![]()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组织文化 >> 正文 |
|
|||||
我们需要“思考伙伴”? | |||||
作者:王毅 人气:20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爱赶潮流的商业领袖可谓应有尽有:最新管理技术、最敬业的员工、最快捷的电脑、最睿智的顾问,还有最敏锐的高层主管教练(executive coach),于是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大可尽享成功而不会遭受失败。但这些商业领袖应该再想想: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思考伙伴”。 在《第三种选择》(The Third Option)一书中,沙伊-妮科尔•约尼(Saj-nicole Joni)指出:高层主管业绩出众有多种原因,他们所获指导的质量是其中之一,但人们常常忽视这一点。当面临棘手的决策难题时,他们必须能够有忠实于己的亲信圈子,以助其对一些微妙问题进行考量。 她说:“美国现在活跃着一群退休的高层主管和专业顾问,提供这种亲信关系,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思考伙伴’这一称呼。” 当然,高层主管可能是世界上得到建议最为泛滥的人群。难道他们就不能凭现有的谄媚者、同僚和配偶网络进行思考吗? 约尼女士说,他们可以、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寻找思考伙伴这一圈内关系的理由是:领导层所得到的意见大多有失偏颇,而且目的是不让他们听到自己可能不愿听到的意见。 听取领导人所在机构内部人士的意见。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下属可能会粉饰不中听的意见。对于不同主管,员工可能会各有所忠,并且互相排斥,而且从机构组织角度看来,员工的忠诚度常常也有限。此外,让小组成员从各自手头的紧迫任务中分心,去考虑长期事宜,这可能也并非领导人所愿。 约尼指出,依赖内部信息有可能会造成“隔绝”问题。“显而易见,许多主管总是被隔绝于原始数据之外。”她说:“他们需要不搀水的详尽信息,但得到的信息却经过过滤。圈内人士可以提供某种庇护所,使其不必受内部压力的困扰。” 此外,主管也不应该仅仅依赖主管教练的意见,这些人无所不在,堪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公司摆设。 约尼认为,主管教练自有其作用,但也有缺点。“教练从文化和行为角度看待一切问题。如果你始终注重这两点,你很可能会忽视一些战略问题。” 不错,教练是一种类型的思考伙伴。思考伙伴带来很可能彼此矛盾的、外部的多重视角,但关键在于:他们的唯一目的是帮助主管完善其决策,并且改进一些明显的个人品质:正直诚实、洞察复杂问题方方面面的能力,而不至于匆忙采纳建议。最好的思考伙伴拥有相关经验,无论此经验来自于技术、地缘政治、经济或业务领域。 然而,在聘用思考伙伴时,主管必须考虑组织一个适用于不同目的之网络,而不是仅仅有一两位人选。有些人可能收取聘金,另一些人可能会提供互惠关系。 根据《第三种选择》的观点,圈内人士谈话可分为四类。第一是预见类:想象各种可能的未来图景,用一些洞见来解决当前困境。 第二是独立观点类:检验战略性思维需要一个独立观点。第三是宏观类:对选定道路进行验证,以确定是否能承受其它错综复杂的压力。最后是专家类:通过广泛思索,领导人要能够尽快掌握某一课题。 “思考伙伴关系时起时落,这很自然。”约尼说:“一旦成为习惯,这种关系的用处可能就不大了—人们需要一点不协和的声音。我有过一些客户,一旦过于熟稔,我会退出一段时间,但几年之后,遇到危机时,他们还会打电话找我。” 缺陷何在?首先,有一定的麻烦。组织思考伙伴网络可能会使高层主管的生活更为复杂,约尼所提供的概念工具对此进行了补充说明:领导艺术的三种习惯、三种习惯的三个方面、思考的三种类型、级数思考的六个步骤等等。
这一指责不太可能经得起推敲。与大多数人相同,大多数高层主管无疑希望能有人可以让其试探各种观点,而又不至于担心此人会出卖自己。 此外,人们可能还会指责《第三种选择》是在变相招揽生意。约尼的咨询公司剑桥国际集团(Cambridge International Group)所提供的服务与思考伙伴的职责不尽相似。这一点也站不住脚。大多数商业书籍都是在招揽生意。 最有效的质疑也许是最简单的:约尼的思考伙伴不就是我们曾称为朋友的人吗?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