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组织文化 >> 正文 |
|
|||||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 |||||
作者:高育朋 人气:17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在告别了“商品短缺”和“圈钱”时代之后,已经走到了人力资源时代。在这一时期中,人力资源已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很多的企业已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 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来看,我们的企业并不缺乏管理思想,尤其不缺乏“管理人”的科学思想,缺乏的是如何将这些管理思想转化为规范化,操作化的使用人才、培养人才、挖掘人才的方法和体制。因此,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关键是如何建立规范化,操作化的使用人才、培养人才、挖掘人才的方法和体制,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企业氛围。 我个人认为,企业要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有效的招聘体系 人员选聘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新陈代谢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引进外部人才的必经通道。因此,如何成功地开展招聘活动、建立有效的招聘体系也就成为关注点。 建立有效的招聘体系其实质就是要在招聘过程中明确:什么岗位将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要在什么时候招聘,需招聘多少人,怎么样招聘到合适的人。 首先,招聘之前先应进行工作分析,对岗位说明书进行修正确认。岗位说明书的核心内容是岗位职责描述和任职资格要求两部分:岗位职责描述解决的是本岗位人员必须做哪些事情;任职资格要求解决的是从事本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科学的工作分析可以很好的把握公司内部岗位需求动态,为公司及时提供招聘信息。明确、详细的工作说明书是保证公司招聘到最适合人员的基本保证。 同时,工作分析也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公司开展招募、培训以及薪酬管理活动的首要条件,它对公司招聘体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设计规范合理的公司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流程。一般来说,人力资源需求变化的预测是和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的,是对人力资源需求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变化的预测,它主要包括人员流入预测、人员流出预测、人员内部流动预测等。这些预测,是企业制定招聘计划的依据和基础。 要保证招聘计划的科学实用,需要有一个前提,这就是规范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流程,其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化。合理规范的人力资源需求变化预测流程,不但可以提高招聘工作的成功率,降低招聘成本,而且能够帮助公司降低在经营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人力风险,从而提高公司的相关利益。 再次,创造层次丰富的招聘渠道和灵活多变的招聘方法。人员的招聘可以实行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内部现有员工是组织最大的招聘来源,内部招聘有利于提高士气和工作绩效,有利于提升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同时,内部招聘也能很好的激励现有岗位的员工不断进步。 外部招聘可以利用招聘广告、校园招聘和招聘洽谈会等方式挑选合适的人员,其优点是候选人较为广泛。但外部招聘成本较高,容易挫伤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可能还会存在外来员工“水土不服”等现象。 我们人力资源部在招聘过程中一般采用四种方式:一是对一些岗位实行竞聘,符合条件的人员自己申请,单位同意,公开竞聘,择优秀录用;二是人力资源部不定期深入到各基层,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到一线员工中发现人才;三是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内部人才缺口部门的负责人到各高校现场对口选人,以增强人员的适用性;四是出台优惠政策,在社会上招聘已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做到即招即用。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知识快速更新,一个刚入企业的大学生,两三年以后其大学所学的知识将有一半以上已落后应被淘汰。因此,企业中的各种培训,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训并不是简单的对企业员工进行授课,而是一个完善的体系。从培训的内容到培训效果的考核到培训的奖罚,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完善培训体系是一个企业自身不断成长的需要,也是企业拥有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根据目前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了让公司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第一、重新设计培训管理流程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职能,企业培训流程附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是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一部分。很多企业在培训方面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主要因为公司没有一个系统、规范的培训管理流程。 公司在制定培训计划前,要对现有岗位进行素质(文化、能力、专业素质)描述。岗位素质描述应由本岗位人员如实填写。通过岗位描述,掌握企业现有人员的素质现状,同时也可作为如何制定培训计划的详实依据。 第二、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在企业的培训中,培训管理人员和直线经理必须根据需要明确培训需求,找出组织中员工欠缺的知识与技巧或由于知识、技巧不足造成的绩效不佳表现,从而决定进行哪些培训、怎样培训。培训需求的来源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整体。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工作变化、人员变化和缺乏绩效。工作变化可能源于新设备、新方法、新的工作流程、新的管理风格等;人员变化主要是员工主动选择或被动接收的结果;而绩效低下是将绩效的应有状况与现实进行比较,确定需要补充的知识和需要提高的技能和能力。 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培训专员根据培训的紧迫程度、培训难易程度、培训成本高低等因素,分别列出哪些急需培训、哪些可以放缓、哪些需要外聘、哪些可以内训、哪些可以部门自行培训,以及年度培训费用预算等,制定出年度培训计划。 第三、设计培训与开发课程体系 很多企业虽然在员工培训方面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是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而且没有比较完整的培训体系。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岗位系列和岗位层级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体系,管理者需要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员工需要提高岗位业务技能。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客观实际,我们认为应当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体系:新员工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员工发展培训、管理人员培训。 第四、对培训与开发效果进行评估 任何一项制度,离开了评估便行同虚设。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到对其效果的评估,评估结果一定要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与员工的加薪、晋升、淘汰等相结合。
由于培训效果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因此,培训效果的评估十分复杂,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为此,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设计的重点是从过程、方法、行为变化的角度去进行评估。行为变化的评估主要考察受训者在参加培训后的一些关键行为的变化。过程的评估主要对培训过程的评估;方法的评估主要是从评估技术角度考虑,采用面谈和调查问卷形式进行,并且分别对培训项目负责人和受训者进行,体现评估效果的代表性,并且培训效果的评估一定要简洁务实,一针见血。 评估的结果一定要公布给员工本人,对于好的员工要加以鼓励,然而对于没有达到培训效果的员工,可以为其明确制定培训计划,并告之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仍没有达到要求,等待他的将是转岗或下岗。 三、完善薪酬制度 如果说培训能很好地让员工为企业服务的话,那么完善的薪酬体系则能更好的留住人才。可以说,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一方面是员工都希望自己获得企业的认可,得到较高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降低成本,追求最大人力资本回报。如果企业在薪酬制度中能充分体现这两方面的因素,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进入期望—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那么接踵而至的便是员工的心灰意冷。 要做到将“薪”比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有竞争力的薪酬,不仅仅体现在薪酬水平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薪酬结构上。有竞争力的薪酬,最能吸引并且留住人才,尤其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员工,使他们一进门便珍惜这份工作,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本领都使出来。 其次,要做到将“薪”比心,还要重视内在的报酬。内在的报酬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的报酬,如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事实上,对于知识型的员工,内在报酬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有相当大的关系,让员工从工作本身中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样公司就能把员工从主要依赖好的薪酬制度转换出来,而让员工更多地依赖内在报酬。这也使企业从仅靠金钱激励员工,加薪再加薪的循环中摆脱出来。 再次,要做到将“薪”比心,就要增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让员工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公司领导层应该与员工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开放相关的薪酬信息,让员工了解到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得到与付出相应的报酬。让员工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和管理,有助于一个更适合员工的需要和更符合实际的薪酬制度的形成。 在薪酬制度的完善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有一个公平的评估体系。如果没有公平的评估体系,薪酬制度也就成了行同虚设。在公司制定薪酬、报酬时所遵循的原则是“论功定酬”,也就是员工有机会通过不断提高业绩水平及对公司的贡献而获得加薪。在“论功定酬”中,对员工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评核至关重要。同时评估也要因人而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完善的薪酬体制是公司有效的激励途径,它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而且企业也将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个企业只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薪酬制度,这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也许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的工作效率不高。这就需要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最宝贵的资源,它比企业的技术、资金等其它资源更宝贵。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赢利,只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才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中,一定要体验出“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在最合适的时间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人是配置的中心,一切都要围绕人来进行。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要预测企业有多少工作岗位,哪些工作岗位需要填补,该岗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弄清工作岗位的性质很重要,不要盲目的招聘高级人才,否则往往会形成高人才低配置的现象,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对员工和企业都有损失。 其次,考虑企业员工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现实能力是由一个人以前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而成的;而潜在能力则主要依据一个人的兴趣、性格、气质等。对于岗位职责明确的工作,可以侧重于现实能力;对于岗位职责不明确的,则要更多的考虑潜在能力。 通过对岗位和人的双重衡量,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从而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很好的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它比薪酬激励更有效,是人力资源管理比较高的境界;同时对于挽留高级人才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从招聘到培训、薪酬以及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主要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处理好了,企业就出现了一个出人才的平台,形成了一个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你将会发现你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其实就在身边,依靠身边的人才,企业就可以获得高速的发展。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