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薪资福利 >> 正文 |
|
|||||
用“精神收入”激励职工 | |||||
作者:陈明杰 人气:42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财富分物质和精神两类。对于物质收入,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职工本人都会十分关注,可对于“精神收入”,有时却容易被管理者忽视。 “精神收入”包罗万象。河南郑州市有一家国有中型企业在抓好职工物质分配的同时,十分重视职工的“精神分配”,连续5年在全厂开展月评、季评新闻人物活动,使职工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合理充分的体现,从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主人翁地位,极大地焕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无独有偶。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最近发动职工,结合岗位特点提炼出了200多条岗位职业道德格言,并将格言制成固定标牌,挂在工作现场,以激励本厂职工。例如采矿掘进工的格言是像钻头一样进取;轧钢工的格言是把钢坯送上成材之路;汽车发动机的格言是为公加大油门,防私踩好刹车。这些职业道德格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提高职工的“精神收入”并不亚于提高物质收入。为什么有的企业职工收入并不少,然而还是牢骚满腹,这不能不说与企业管理者不重视职工“精神分配”,对职工精神营养补给不足有很大关系。 在物质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金钱等物质手段的激励作用会越来越弱,而精神激励的作用会越来越强。首先是荣誉激励,如发奖状、证书、记功、通令嘉奖、表扬等。在管理学看来,追求良好声誉是经营者的成就发展需要。对于职工,头衔同样也可以换来他们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干劲。其次是成就激励,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合理晋升。尤其是对于知识型员工,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第三是竞争激励。日本松下公司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各部门经理参加的讨论会,以便了解彼此的经营成果。开会以前,公司把所有部门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从高到低分别划分为A、B、C、D四级。会上,A级部门首先报告,然后依次是B、C、D级部门报告。这种做法充分利用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因为谁也不愿意排在最后。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