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薪资福利 >> 正文
让业绩决定经营者薪酬——国有企业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 【字体:
让业绩决定经营者薪酬——国有企业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作者:佚名     人气:24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报记者 卞思杰 祝蕾

  7月13日,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刚等14位国企负责人,从市国资委主任魏篁手中拿到了2005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他们的年薪将据此与业绩考核的结果挂钩。要达到考核的目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国资委在考核指标的选择上,除突出了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等基本指标外,还充分考虑了外部竞争环境和加强企业内部






管理等因素。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考核更加侧重中长期目标的激励与约束,年度绩效评价与3年绩效平均值挂钩。出资人考核经营者业绩,决定经营者的薪酬,这一做法的直接效果是扭转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自定薪酬的局面。

  “实践证明,企业发展靠两个轮子,一是体制,二是管理。体制是基础,管理是根本。深化企业改革的目的和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行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探索出资人和市场选择经营管理者的路子,加快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否则,再好的体制没有好的经营团队,没有科学管理,不转换经营机制,企业不但不能获得发展,最终还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国资委主任魏篁深有感触地说,“结合国家国资委、省国资委的做法,进一步搞好年薪制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谁都明白,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与企业的经营者有直接关系。“我们有些企业为什么搞不好?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技术,也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缺少一个真正有能力的经营者。”济南管理科学院研究员马黎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汽、山水等企业从负债累累到利税大户,他们的崛起关键就在于选准了一个好的经营者。济南市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相当重,建立一个完善的选拔、激励、约束经营者的机制是当务之急,这是把我们的企业做强做大的根本。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在这方面一定要给政策、建机制。”

  一些业内人士也同样认为,我市有些国有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境或效率低下,并非只是出于体制性原因,通过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许多企业不仅可以“起死回生”,而且会因激活原有的优势而变得更有竞争力。但达到这一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于我市经营者的市场化配置尚未实现,选拔任用企业负责人的方式和渠道还比较单一,因此要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管理办法,完善选拔评价企业负责人的方法和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有关专家建议,当前我市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在选拔和任命企业负责人及派出董事、监事等重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把党组织考察、推荐和出资人依法选择产权代表,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结合起来,实行组织配置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做到人尽其才。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企业负责人考核不同于党政干部,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指标主要综合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产保值增值率;二是净资产收益率;三是职工年收入增长率;四是产值利税增长率;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情况。

  记者了解

,国资委目前实行的国企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通过相对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国企负责人收入中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为便于操作和增加透明度,做到尽量使用数学公式运算,并将计算公式、相关因素全部公开,便于企业自我测算和对国资委薪酬管理工作的监督。这种考核分配办法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本收益最大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既激发了经营者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对无所作为、业绩平庸的经营者加强了约束。可以说,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为我市搞活国有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