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薪资福利 >> 正文 |
|
|||||
企业年金:值得期待的“一亩三分地” | |||||
作者:佚名 人气:15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7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企业年金入市8月启动;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选秀基本结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会同银、证、保三大监管部门对从134个申请人中筛选出来的40家机构的年金管理资格作最后确认,获得年金管理资格证书的机构即可根据各自的资格定位,开拓企业年金市场;已有10家中央企业提出年金计划。 7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企业年金入市8月启动;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选秀基本结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会同银、证、保三大监管部门对从134个申请人中筛选出来的40家机构的年金管理资格作最后确认,获得年金管理资格证书的机构即可根据各自的资格定位,开拓企业年金市场;已有10家中央企业提出年金计划。 什么是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简言之,就是补充养老保险。它与作为国家养老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基金以及未来将要建立的区域养老金一起,共同构成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作为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一般由有能力的企业自愿建立,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进入职工个人年金账户,由职工在退休后领取。宏观上,它是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微观上,它是市场体制下企业薪酬福利结构的一部分。参加企业年金缴费的企业职工,退休后将在依法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之外,又能一次或定期领取到一笔属于补充养老保险金性质的收入。因此,企业年金是企业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 设立企业年金的背景 古语说:养儿防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以来,成功地遏制了人口的快速膨胀,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不可回避、值得注意的现象:以后一个孩子有几个老人需要赡养,养老金需求压力骤然加大。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突破16%,对养老金的需求是目前的10倍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临近退休的职工“贬值”危机陡增,已经退休的职工面对退休前后收入的巨大落差深感无耐。 除基本养老保险金外,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增加退休收入?一些国家找到了一条“绿色通道”,这就是企业年金。这些国家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发展企业年金市场,成功地实现了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增加,化解了老龄化带来的危机。 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设立企业年金的方案,并起草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以及配套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专家评审规则》等四个文件。2005年2月5日,在经历了7个月的“潜水”后,四个文件终于出台,这为一直徘徊在资本市场门外的企业年金打开了入市大门。2005年5月1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开始施行。自此,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计划在内的三大支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年金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而企业年金的建立则是有条 的。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企业已经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能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二是企业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三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实际上,一些有实力的中央企业早就建立了企业年金,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了资金管理运作。杨子石化从1994年起就设立了企业年金,规模大约为7亿~8亿元,平均年收益率为10%;国家电网公司从2003年起,将企业年金分别交给银行、保险公司和券商入市;中国电信2003年将8亿元企业年金分别交给中国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来运作。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企业年金共持有25只股票,持股市值达到6亿元。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存量规模近1000亿元。每年新增资金将在800亿元到1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企业年金的市场规模应超过5000亿元,10年后将达到10000亿元。虽然企业年金不可能全部入市,但估计入市比例在20%左右,这样,短期内企业年金将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每年供给股票市场资金约200亿元。 虽然这个数字较目前市场1万多亿元的市值而言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由于企业年金具备了证券市场中最长期的稳定增量资金的属性,企业年金入市今年8月正式启动后,其不断注入市场并且累积沉淀下来的力量将是十分惊人的。 企业年金的八大好处 企业年金是一种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受益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主要有四大好处:一是实现了长短期激励相结合的制度,还可以与员工和高管持股计划相结合;二是有效地实现税收规避;三是企业可以不必马上向员工支付现金,避免了现金分红产生的流动资金压力;四是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作用。 对于个人而言,也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规避部分个人所得税;二是可以对长期看好的企业进行中长期投资,获得稳定收益;三是比普通股权或债权投资更具有安全保障,即使企业发生破产,企业年金计划也不会被列入清算范围;四是收益更高,把大家的钱聚成年金去投资运营,比个人单独存入银行的储蓄存款利息要高得多。 企业年金的规避作用。一是规避政治风险。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59岁现象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一个顽疾。产生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忍受退休后的巨大收入落差。我国国有企业传统的薪酬制度,高层管理者只要在位就可以享受丰厚的在职消费。但退休后不再享受在职消费,只可以获得退休金维持普通的生活水平,这种退休前后巨大的收入落差促使他们在退休前心里产生恐惧。不少人只好借助职位之便在退休前的最后时刻狠捞一笔,于是晚节不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成为千古遗恨。如果从提高高层管理者的退休收入、降低他们退休前后的收入落差角度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年金无疑是最好的方法。首先,企业年金可以把高层管理者的一部分当期收入递延到其退休后支付,从而补充了高层管理者的基本养老保险,增加了他们的退休收入,缩小了收入落差;其次,为高层管理者提供的延期支付与其业绩和绩效挂钩,促使高层管理者从长期角度考虑企业的经营,从而避免了他们的短期行为。二是规避税收。为了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年金,国家在税收政策上予以引导,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这个比例还可能增大)以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中税前列支。这就等于把职工的当期工资扣除一部分延期支付,而延期支付的这一部分就 免除了个人所得税。 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企业年金实际上就是把员工本应当期支付的一部分收入递延到员工退休后支付。根据不同的企业年金制度,员工在退休后可获得的延期收入与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年限有关,工作年限越长领取到的退休收入越多,而且员工未来获得的退休收入总和有可能高于员工支付的缴费总额,因此员工要想获得企业年金的参与权就必须在企业中工作一定的年限,如果他们提前离开企业则会损失一部分收入。这就像给员工带上了“金手镯”一样,起到了稳定企业员工队伍的作用。企业年金是一种长期的激励措施。对于企业希望长期挽留的业务骨干,企业可以设立较高比例的年金,并约定在达到若干年份后可以提取。甚至可以约定年金的期权比例,即若干年份后可以以某个确定的价格购买企业的股权,这就使得员工的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必然起到留住人才的目的。激励的效果关键在于年金方案如何设立。年金作为企业薪酬体系的一部分,它把本来属于当期的收入延期到未来支付,这就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短期效益的薪酬体系,满足了员工的工作安全感的要求,从而增强了企业薪酬体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年金的增值作用。“替代率”是指退休金价值占退休前平均工资的比例,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是58.5%。按照这个比例,如果职工基本工资是1000元,那么,退休后能拿到的基本养老金就是585元。但是,如果企业能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积累的时间比较长,退休职工每月就可以在基本养老金之外多得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如果企业年金建立比较早,比如说储蓄到30年的,员工退休时领到的企业年金的收益,可能是基本养老金的两倍。随着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如果委托的年金管理公司运作得好,员工所领到的企业年金收益比存入银行的储蓄存款利息要高得多,“人退休收入不减”就可能成为现实。 企业年金的运作 前面说过,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职工。 年金缴费:国家规定,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的列支渠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个人缴费可以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年金领取: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职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出境定居人员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职工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可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年金运作:《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目前企业年金运作流程为:员工作为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可以是企业成立的专门的理事会,也可以是法人受托机构;然后,由受托人选择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进行资金运作。对于企业年金的非上市部分,如果要规避风险,受托人可以买低风险产品,如买国债、定期 款、央行票据等。对于企业年金的上市部分,受托人一定要选择好投资管理人进行资金运作。这样,职工的远期消费就可以通过高效率的资本市场配置到高利润、高效率的生产领域。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