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薪资福利 >> 正文
[图文]高管薪酬激励和公司治理           ★★★ 【字体:
高管薪酬激励和公司治理

作者:柴敏刚     人气:17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中国,投资者、媒体和公众开始关注高管薪激制度,最近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浮动薪金,长期激励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与美国2002年安然等公司丑闻所曝露的约束机制问题不同的是,中国的高管薪酬与激励的主要问题则是建立合理的体系。某种意义上,期权所代表的是一种长期激励。但大部分还是值得借鉴的,要建立更适合我们的激励机制。



  长期激励VS短期激励

  在中国,与绩效相联系的可变薪酬在高管薪酬的组成中占的比例很小,CEO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很低,调查显示,中国66%的CEO们并未拥有自己公司的股票,在他们所研究的国有控股的30家公司中,只有一家公司在高管薪酬中引入了长期激励。而美国的高管基本薪酬占其薪酬总额的32%,短期的激励(红利)占17%,长期的激励(期权)占总额的51%;在香港,高管的基本薪酬占总额的52%,短期激励占总额的21%;长期激励部分占总额的27%;在新加坡高管的基本薪酬占总额的53%,短期激励占14%,长期激励占总额的33%;而在国内,高管的基本薪酬达到了其薪酬总额的85%,短期激励的为15%,长期激励几乎为零。这是个很不合理的结构,缺乏对公司高管的合理激励。

  选择合适的激励工具

  选择总体业绩指标至关重要,但受行业限制。许多公司在激励体系中越来越多的采用基于价值的指标,这样不能把个人业绩与公司连接,就很可能减弱激励。

  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公司在创业期,可以以市场份额为工具;公司在发展期和衰退期,可用现金流为工具。而原来用会计衡量是有缺陷的,必须停止,应该采用基于财务预算的激励机制。但人们往往认为财务预算可指出正确的方向,其实是僵硬不灵活,追求自我利益、危险、费时费力。

  应该从多角度考虑。如从股东业绩期望,可用一个公司的分支来评估股东对公司的财务业绩期望;同行公司之间可进行比较;在企业中要注重与已往业绩的比较。

  有效的高管薪酬治理

  在中国,有关薪酬激励的法规已定,但具体执行做的不好。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薄弱。主要表现在: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监管薄弱、缺乏高管激励的专业知识、缺乏透明度。目前大部分公司,大概87%的公司的激励制度都是建立在主观上,因此建议公司要从客观基础上建立薪酬激励制度。薪酬激励机制可以减少管理层对薪金的主观判断和影响。因此中国应该建立有效高管薪酬治理体系,与国际企业看齐,不能只看国内,制定合适的业绩指标。实际上,中国的法规和西方不差上下,但实践方面缺乏,高管们的薪酬水平偏低并且其薪酬与绩效之间关联度不高。

  总之,应该将公司业务战略、价值指标、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不同的评估机制,完善治理机制,加强透明度。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