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薪资福利 >> 正文
有一些制度让我们发笑           ★★★ 【字体:
有一些制度让我们发笑

作者:佚名     人气:19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无论对猴子、对老鼠还是对人,下述论点都是成立的,即大多数生物都会努力弄清什么是能得到鼓励和奖赏的行为,然后试图或至少假装去做这样的事。同时,他们会避免做那些得不到奖励的事。……然而众多的例子表明,某些激励系统收到的却是适得其反的效果。管理者试图消除的行为受到了鼓励,而所期望的行为却根本没有得到奖励。
             (美)S·柯尔《适的其反的激励政策》

  每一个人都是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规章制度下生活和工作,这些制度给我们带来了秩序、效率和安全感。但是在我们身边时常有一些制度,匆匆地来,匆匆地去,留下一些滑稽甚至荒唐的故事成为人们的谈资。

  笔者曾经供职的一家报社,有一段时间由于推行电脑化无纸办公,改变了编、校流程,差错率居高不下,不断收到读者的抗议信,这令报社领导头疼不已。经过研究,出台了一个新的差错惩罚制度,内容非常简单明了:在允许的差错率之外,内文每出现一处差错,当事人(该版编辑或撰稿记者及其部门主任)各罚款5元,标题每处差错罚款30元(当时,这大约相当于一般编辑记者月收入的十几分之一)。为了显示公平,同时特别强调,全社上下人等,概不例外。为了使惩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求受罚者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当即交纳罚款,而不是每月结算后从工资奖金中扣除。统计差错的依据一是读者来信、来电话反映,二是社领导进行随机抽查。

  如此前所未有的惩罚力度,使得编辑记者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对待,差错很快明显地减少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新问题出现了:一是读者的差错举报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不一定让谁赶上,而且往往集中在几个重要的版面,而后面的几个不大被人注意的版即使有差错也很少被提及;二是领导的抽查也非常随意,抽查的频次和对象更是没准儿,因此遭到罚款的当事人都把自己的被罚归结为运气不好,更有几个被罚得心痛的版面编辑干脆拿?quot;证据"找社领导理论:"某某人、某某版的差错远远比我多,为什么反倒是我被罚得更多?"有的则提出调换版位的要求,而此时明知理亏的领导也只好婉言开导,答应以后以某种方式补偿一下。大多数人采取的是消极抵抗的办法一一把心思全都放在少出错上,而在内容上敷衍凑合,甚至故意将版面内容编排得平淡无味以免引人注意,结果,差错是减少了,但报纸的整体编辑质量却迅速下滑。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每个有权随机抽查的社领导都有自己分管的业务部门,所以不自觉地有些偏袒自己的下属,在抽查时更多地"关照"其他部门和版面。很快,部门间的不满和摩擦就上升为原本就不睦的社领导之间公开的争斗,报社上下弥漫着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

  报社一把手看到这种情况,灵机一动,和其他领导一商量,对原先的规定进行了修改:不再仅仅由社领导负责抽查,而是每个人都有检查、举报差错的权力,罚款的政策不变,但罚款所得全部奖励给第一个发现并指出差错的人。这样一来,社里的气氛和缓了下来,因为谁也不愿撕破情面去挣这种烫手的奖励。直到总编室一位以严谨认真著称的老编辑李某有一天突然站了出来,将自己检查版面差错的战果贴上了评报栏。

  报社公开表扬了老李,并按照规定立即兑现了奖惩。从这天起,报社降低差错率的努力就演变成了全社编辑记者与老李一个人之间的战争一一老李自己负责的几块版总是第一个被贴上评报栏,给老李挑错成了每个人的一项自觉的重要工作,人们以能够挣到老李的罚款为一大乐事,有些标点、

词、句式本来谈不上错误的地方也被众口一词地指为差错,而老李给别人找出的问题,只要有一丝强词夺理的余地,大家都一致认为不能算错。面对如此局面,社领导们无奈之中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难每次都给老李一个公道。几轮争斗下来,原本很少出差错的老李获奖受罚竟然勉强大致相当。最后,可怜的老李放弃了对抗,不再出头露面。人们很快也"通情达理"地不再与他为难。风干浪静以后,差错率慢慢恢复了原先的水平,成为一个难以根除的顽症。

  一次可以说是精心设计的制度创新以这样近乎闹剧的形式收场,似乎有些滑稽的味道。事后反思,这一结局倒也在情理之中。简单反思一下,可以归纳出如下结论:

  1.一般说来,奖罚的力度越大,制度执行的效果就越明显,特别是在希望迅速扭转某种不利局面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谓"乱世用重典"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制度的力度大,在执行中所遇到的反弹必然也就更大,制度设计上的某一点缺陷会导致整个制度被迅速全面突破从而失效。

  2."兴一利必出一弊",关键在于在兴利的同时使可能带来的弊端处在管理者可以掌控的程度之内,否则就可能"医得癣疥之疾,却添心头之患"。

  3.制度是用来管人的,所以在制度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研究事,而首先是要研究人(包括制度的执行者和约束的对象),利用人的理性和趋利避害的本能来制约人性中的弱点。很多制度的失效就在于,人性中的某些弱点受到了制约,而人性的另外一些缺陷却在制度的框架内得到了放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4.如果制度的实施使得蒙受损失最大的是那些遵守制度的人,那就是一项糟糕的制度,它所带来的结果肯定与制度所追求的目标正好相反。

  5.在建立规则的问题上,一次失败的尝试将使后来类似的努力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不能凭借一时的灵感而草率行事,必须慎而又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