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招聘培训 >> 正文
用人:将“橄榄”变成“葫芦”           ★★★ 【字体:
用人:将“橄榄”变成“葫芦”

作者:紫棠     人气:20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公司会议上,我们总能听到领导用清脆的嗓音说道:“作为领导层,我们对员工一定要做到知人善任!”

的确,“知人善任”这四个字非常动听,说出来也并不费事。但是,如果真正能做到是很难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些先人总结出的话语中无一不是在说明着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认清一个人的本质是多么的困难啊!

而类似“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样的话更表明了世间能够识人的人的稀缺。然而,善任是要建立在识人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的,更是难上加难了。

于是,在现代管理学中多了一个 “人力资源”这样一个新的名词,拥有一支庞大的队伍来专门研究这个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难题的难题。

有人非常形象的将一个公司的成员层次描绘成一个“橄榄”。

我们都知道,橄榄的外形类似一个椭圆,两头小,中间鼓。“橄榄”的一头(如图1中的Ⅰ部分)代表高素质,高技能的成员,在公司成员数量分布上是占很小比例;“橄榄”的另一头(如图1中的Ⅲ部分)则代表着低素质低技能的人群,由于他们适应工作的能力较差,所以在公司成员数量分布上也是占很小的比例;而“橄榄”的中间部分代表着大部分员工。




(图1)

现在,我们对这只“橄榄 ”进行一下解剖,拿起刀子将它的一头(图1中的Ⅰ部分)切下来,你能发现什么呢?你将会看到这部分代表的员工有着高学历,多年的工作经验,独特的业务技能和无人替代的领导能力。

当我们拿起放大镜再来看它时候,发现这类为数不多的人群中,有身居显位的,有力攻尖端科技的,有口才极佳的,有运筹帷幄的……

最后,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这部分,看到的是他们较高的素质、思想和技能。一个人的素质是由他们的所学的知识、社会的阅历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来认知的,是区分员工层次的重要依据;思想,是一个人头脑中形成或被激发的一种灵感或认知,可以通过它来看到这个人的内涵;技能则是看懂一个员工最明显也最具有说服力的参考准则。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再来看看这只“橄榄”的另一头(图1中的Ⅲ部分)。

我们看到的是,这部分员工整天无所事事,互相勾心斗角,四处散播谣言,有的身无长处却会溜须拍马,有的不服管理消极怠工,有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识别这部分人的“硬件”就是工作成绩,“真金不怕火炼”,这是铁打的准则。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这只“橄榄”中间最大的部分(图1中的Ⅱ部分)。

这部分员工是公司最庞大的群体,其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然而,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有一颗上进的心,这是管理者

到准确识别此类群体的主要依据。

我们看清楚这只“橄榄”之后,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利用这只“橄榄”为公司创造价值呢?

先打个比方:一个人买了一台崭新的电脑,却整天用它来打游戏。我们都知道,电脑的用途是极其广泛的,如果只用它来打游戏,还不如直接买一台游戏机,成本就可以节约很多。这其中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管理者对员工要做到善任,首先要考虑如何分配成本,其次要做到人尽其用,物尽所能。也就是说要把上面提到的那只 “橄榄”的三个部分的员工分配到合适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

企业管理者做到正确组合人才的同时要对员工们的结构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要把那只橄榄的外形改变一下。

首先,要把我们最先观察的那部分揪长。(如图2)




(图2)

经过刚才的观察,我们了解到,这部分的员工都是些不可多得的人才。重点培养几个更为出众的并充分给他们授权,根据他们各自所长和对公司的重要性加以重用。

然后,挤压中间鼓出的部分。(如图3)




(图3)

大部分员工都是在全心全力地为公司做着自己的贡献,但是,由于自身的技能和条件,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管理者不妨从这些员工中选出一部分有潜力的可造之材,加以重点培养,让他们成为公司的骨干。

换名话说,也就是使他们从“橄榄”的中间部分被挤到开始拉长的部分中去。这样一来,刚才被拉长的部分的下部开始膨胀起来了,同时在这只橄榄的中间部分形成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随着我们的挤压,这条分界线将会越陷越深,直至基本上完全分开了高层员工与普通员工的界线后,我们就不再挤压它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它的外形,最上面是一根“把儿”,“把儿”的下面是一个由细到粗的类似水滴状的物体,然后是凹陷的分界线,由于最后一部分因为挤压后,最鼓的地方下移了。(如图4)




(图4)

最后,我们要毫不犹豫地拿起手中的刀子,在这个已经变形的“橄榄”的最粗处切下去,把切下去的小部分扔进垃圾筒里。(如图5)




(图5)

管理者心里应该清楚,对于那些经过培育仍然无可救药的员工也就无需用药了,要用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他们从公司的团体中剔除掉。

此时,我们再看一下经过改变的“橄榄”变成什么样了?对,是一只“葫芦”。

管理者如果掌握了将“橄榄” 变成“葫芦”的方法,你就向着“知人善任”迈近了一大步了。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要始终保持着这个 “葫芦”的完整性,需要用刀子不断地修剪

,最好不要让它变回“橄榄”,更不能让它变成“芒果”或是其它什么形状。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