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招聘培训 >> 正文 |
|
|||||
宝安创造教师培训新模式 | |||||
作者:佚名 人气:27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教师培训是最近几年教育界最为流行的“充电”方式之一。如何寻求一种高效、实用的教师培训模式,是许多地区师资培训机构关注的焦点。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起点高、定位准、内容新、方法活、师资强,走出了一条成熟而富有实效的教师培训之路,创造出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 窗外,艳阳高照热浪袭人;教室内,一颗颗渴求知识心灵的聚集也使学习的气氛不断升温。今年暑假,西南大学教育硕士班在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开班,49名宝安的教师冒着酷暑坚持来参加学习。来自华茂实验学校的教师乔晓说,现在有一些教师参加工作后就停止学习了。而她认为,学习的路永远没有止境。有意思的是,乔晓的丈夫也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夫妻俩正在学习的道路上开展着比赛。像乔晓这样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参加培训的教师,只是宝安区教育系统众多教师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培训观念,以教师为主体,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精心构筑教育人才高地,建立起具有宝安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开放而灵活的教师外引与内培的新体系,为优秀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整合资源 “研·训·教”一体化的培训机构 宝安区是深圳市的经济大区,人口大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基础教育规模教大。现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432所,在校学生31.3万人。 2003年7月,宝安区创建了广东省第一个“镇镇为教育强镇”的教育强区。最近,又荣膺广东省惟一受表彰的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示范区。宝安区之所以能够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而教育相对滞后的地区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整合资源,务实创新,努力培训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成立“研·训·教”一体化的培训机构——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充分发挥“三地一站”的作用,全方位组织和大规模实施培训工程,不断创新培训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校长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宝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矗 “三地一站” 创造教师培训新模式 为了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建立了“三地一站”培训基地,在北京、上海、境外(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建立宝安区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同时在宝安区建立教育专家工作站。一方面“走出去”,把一批校长和骨干教师送往三个培训基地接受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则“请进来”,聘请国内专家学者对本区校长和教师进行科研指导。这种运作模式体现了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跳出教育看教育——前瞻性的培训理念 在北京、上海、境外三地培训过程中,宝安区始终突出一个培训理念:“跳出教育看教育”。培训人员不仅有教育专家,而且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培训授课内容除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等,还开设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行动策划等现代管理课程。 专家与一线教师直接对话——独具特色的培训方法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聆听教育专家讲学,更难以直接参与前沿研究。把教育名家请进来,与学校老师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沟通,是宝安区教育局实施教师培训的新途径。宝安区教育专家工作站的建立,为实现一流专家与一线教师的直接对话铺平了道路。 以骨干培训拉动校本培训——富有拓展性的培训模式 2000年以来,宝安区先后选送了250多名校长和骨干教师送往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学习研修,60多位中小学校长到香港挂职研修,1000多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北京和上海进行培训。大批校长和骨干教师不仅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更成为各学校独立进行校本培训的骨干从而实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培训效果。 追求卓越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必须把校长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校长从合格型、经验型、苦干型向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转变。 ——从香港到走出国门,拓宽校长的国际视野 从2000年开始,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先后组织6批次60多名中小学校长到英国、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两个月至三个月的国外培训。23位中学校长到香港的拔萃男书院等5所香港一流名校挂职学习考察一周。230位小学校长到香港的培正小学、培侨小学、油麻地天主教小学(海泓道)、吕明才小学等6所学校研修学习,并听取了四位香港教育专家的报告,使宝安区的中小学校长更有效地借鉴国外发展基础教育和管理学校的成功经验办学。 ——到名校挂职学习,丰富校长的办学理念 国内名校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文化底蕴积淀深厚。从2003年起,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每年选派20名校长到上海名校挂职学习一个学期。许多校长培训回来后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经验和做法,促进了本校办学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到高校短期研修,提高校长的理论素养 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的培训资源,组织了全体中小学校长分别到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短期的系列专题培训,聘请国内著名专家上课,提高了校长的理论素养。 ——建立“学习日”制度,提高校长的管理素质 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建立了“校、园长学习日制度”。每个月组织全体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集中学习一天,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课,并严格考勤。通过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校长们了解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设立“校长论坛”,提升校长的办学思想 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通过设立“校长 Channel_KeyLink' href='http://forum.fortunespace.net/'>论坛”,让校长们在论坛上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求教同行,同时让论坛成为校长们展示自己办学思想与成就的舞台。2004年,宝安区教育局举办了“中英校长论坛”,邀请了英国伦敦克洛顿市的30位中小学校长到宝安进行教育考察;2004年11月,组织了“首届宝安教育现代化校长论坛”;2005年元月,在石岩公学举行了“宝安区小学优质教育工程论坛”。 务实创新 培训工作突出三大特色 在培训中,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从校长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和水平出发,遵循培训工作的自身规律,妥善处理好培训的五个要素:即培训谁、培训到什么程度、培训什么、谁来培训、怎样培训之间的关系,尤其重点解决好培训什么和谁来培训这两大关键性问题。 ——研训一体,管训结合 “研·训·教”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决定了培训机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一体化,为宝安区有效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形成了全员化、规模化、制度化的大培训、大教研体系,构建了继续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将科研、培训、教研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力求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 ——统筹基地,送“培”下乡 针对宝安区面积大,学校分布广的现状,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统筹安排培训基地,并送“培”下乡,在全区10个街道设立培训点。培训教师下到各街道培训点上课,让教师就近培训,避免舟车劳顿,提高了学校设备资源的实际使用率,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和广大教师的欢迎。 ——分类培训,重点突出 针对培训对象多层次和分散性的特点,结合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采取分类分层次培训,包括校长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新教师适应培训、贫困地区教师援助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培训等。 决策视角 宝安区副区长陈广源: 教育的现代化,决不能停留在“物化”的肤浅层面上。只有“人脑”的现代化,才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面对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教师培养模式要创新,教育 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要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教育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矗宝安区教育局局长郑映通: 新时期现代教育发展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要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必须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管理模式、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宝安区教师培训的做法,旨在以教师发展为本,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