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招聘培训 >> 正文 |
|
|||||
跳出伯乐相马的误区 | |||||
作者:吴永丽 人气:20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有这样一副讽刺对联:世有叶公龙反假,今无伯乐马偏多。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企业中无论是在内部选拔中高层领导,还是外聘职业经理人,似乎都绕不开"伯乐相马"的情结,因此往往出现一种人才选拔的主观意识和标准的混乱。组织的发展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容易引起无休止争论的问题。 跳出"伯乐相马"的误区 嘉宾: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湘丽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 高宝君 e龙公司培训部经理 杨小麟 案例:尚海是一家专营PC机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销售网点遍及广州、上海、武汉等地,每年的销售业务以35%以上的速度递增。 就在前几天出了一件让他非常棘手的问题,市场部经理卞亚由于个人原因向公司提交了辞呈,虽经公司多次挽留,仍然没有改变他的决定。现在,公司急需任命一位市场部经理来代替卞亚。但是尚海和公司其他部门的几位负责人讨论了几天,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尚海认为现任市场部副经理韩少不错,可以接替卞亚的职位。但这个想法却遭到其他人的强烈反对,人事部经理刘杰首当其冲:"韩少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在环境变化能很快适应,但我认为他太强势,甚至有点刚愎自用,很少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由他当市场部经理,下面会怨声载道;而且,他只有高中的文化程度,下面的人多数都是大学毕业生,让一个没有什么学历的人来担任经理他们会服气吗?" 销售部负责人也插言:"韩少干得的确不错,但是过分的热心和乐观令人感到有点不安,这有可能导致他无法进行正确而实际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工作。" 尚海又想到了市场部另一位副经理肖凌。和韩少不同,肖凌做事不侍张扬,为人非常随和,最擅于团结下属,手下人会很好地跟他结合在一起,办起事来也很有韧劲,在工作上肖凌的表现总是很出色。但尚海还是犹豫不定。因为,肖凌有时心太软,在他手下,有几位表现很差的销售员,按理说应该辞掉,可肖凌却不忍心这样做。 这两天,有人又透露给尚海一个消息: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汶最近与老板闹翻了,正要辞职不干。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把她挖过来呢? 她的能力我们都清楚,绝对没有问题。尚海听后,觉得也是一个办法。但考虑后,又觉得不太妥当。李汶虽然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但她能否很快熟悉本公司的业务,理顺各种关系,有效地开展工作呢? 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就会念经。再说,这样做很可能会挫伤本公司市场部门人员的积极性。 面对这些候选人,尚海陷入了沉思:到底该选谁担此重任? 刘湘丽:决策机制缺陷首先此公司在人事决定的方法上有问题。该公司是一个拥有二级管理层的组织,即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总经理尚海应该拥有人事决定权,他有绝对的权力来决定由谁来担任市场部经理,没有必要与下面的部门经理商量。部门经理更是没有权力来决定与他同级别的部门 理的人选。当然,人事经理有责任向总经理推荐候选人,总经理也可以听取下属的建议,但是,下属的建议不应该成为影响总经理决策的障碍。一旦总经理作出决定,下面的部门经理只能服从。 其次,该公司没有建立选拔管理干部的制度,直到市场部经理突然走了以后才匆忙召集各部门经理来决定人选。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又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找到的是最佳人选。 第三,尚海的用人标准很不清晰,对于三个人选的分析中都是在有优点之外又有欠缺,这也反映了总经理尚海对于这个职位的人选的标准是不明确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用什么标准来选人。其实,对于一个中层干部来说,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工作能力和经验。要看候选人有没有能力提高组织的效率,其他因素则并不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工作能力强的部门经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赢得下属的尊重。 一个高科技企业的部门经理的衡量标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考察:1.足智多谋。能够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采取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够与高层管理者进行有效配合。2.有毅力和恒心。3.快速学习能力。4.果断。5.能与方方面面建立和改善关系。6.能够公平对待下属。 要指出的是,对群众关系好的人要重新认识、慎重对待,要看这种关系的好能否带来组织效率的提高,如果群众关系好只是和稀泥,当老好人,只会助长落后风气。比如案例中的第二个人选,群众关系确实很好,但他对手下不合格的员工心慈手软,该辞的不辞,其实是助长了落后,不利于提高组织效率。只能在组织效率好的基础上建立个人的感情,不能以牺牲组织效率而建立群众关系。 对于应该从内部提拔干部还是从外部引进干部,关键着眼点并不是案例中提到的,怕外部候选人不熟悉本公司的业务环境,难以处理人事关系等等原因,如果是一个优秀的经理,他同样会很快熟悉业务,融入新的环境。所以,对于外部引进的重点,应该放在该候选人的工作能力全面了解上。 最后,在总经理作出人事决定以后,必须说服所有的人来支持新的领导,从而为他发挥工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很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在下属多数不认同此人选的时候,会处处与新的领导作对。所以,总经理一定要说服下属服从、信任新领导,最大限度的为他树立起威信。这样,新上任的管理人才会全力投入,顺利的开展工作。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倾向于选择韩少担任市场部经理。 高宝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缺乏有效的人才标准,是导致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案例中尚海所遇到的难题是企业人才选拔中面临的典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专业的人才测评,它将帮助企业更好地识才、用才;被测评者亦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规划职业生涯。比如施乐公司曾对500名销售人员和经理进行测试,花费了34万美元,但实际增加的经济效益却达到490万美元。 在本案例中,用人才测评来解决尚海的难题无疑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有效方法。 其一是利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 首先,它具有公平性,让候选人参加人才测评,可以解决由于学历、阅历、人缘等造成的机遇不等的问题。其 它具有公开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谁优谁劣,自有公论。第三它具有公正性,可以避免伯乐单独相马偶有失偏的问题。另外,它还具有激励性,公平选优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并使多数成员时刻处在跃跃欲试的备赛状态,可以解决伯乐相马一眼定终身而导致群马不求上进的问题。案例中韩少、肖凌各有特色,可以通过这个方法一争高下。 需要说明的是,李汶的聘用是要三思而后行的。因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如果在企业高速增长的成长期,由于内部供给不足,需要外聘的规模会比较大;如果在保持期,则需要充分考虑内部资源。因为内部员工认同企业的组织文化,在人际关系上又处于优势。如果在衰退期,则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从本案例来看,企业处于保持期,所以我的意见还是应优先考虑内部人选。 其二是可以同时为被测评者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只是协助个人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并且进一步详估内外环境的优势、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以为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但许多错误的生涯抉择却往往发生在对自己认识不清的判断之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到底是什么?自己的专长是什么?有哪些工作机会可供选择?充分的生涯设计,可以使当事人在设定生涯目标前,先分析自身的优势、弱点以及机会、威胁是什么,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生涯,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醉如痴。 但是在人才测评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首先,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的人才测评工具和方法。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具体需求。其次,测评系统要适合岗位需要。测评具体内容的界定,与组织所追求的目标直接相关。目标不同,内容也将改变。如果以做皇帝为目标衡量,就会发现,虽然项羽具备明星人物的特质,但却没有做皇帝的胜任素质。比如,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却也是匹夫之勇,而刘邦文武功夫很一般,却有"君子之勇";项羽是名门之后,楚国贵族,而刘却是无赖出身;项羽不能容人,而且性格刚烈,容不得委屈;刘邦却能做到大肚容人,而且该缩头时缩头,可谓有着政治智慧;项常常施惠于己,刘却施惠于人;项有着妇人之仁,刘却有王者之残忍;而项作为性情中人、本色英雄,成为"明星"理所当然,不过结局却是,实用主义让刘邦成了汉朝开国皇帝,项羽却在乌江自刎。 杨小麟:内部选拔最忌讳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化的问题,首先应该看此公司人力资源体系的架构是否完善。很明显,此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是不成熟的,因为他们没有事先的人才储备,也没有人才继位计划或者干部培养的计划。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失职。 如果由我来处理这件事情,我会先与要离职的市场部经理卞亚来沟通。因为尚海提出的前两个候选人都是他的副手,所以,卞亚一定了解他们更真实、更深度的一些情况。由于卞亚的离职是出于个人原因,在这时候他会说一些相对客观的话。 通常在考察管理人员的时候会从两方面去看:业绩和管理人的能力。而在管理人的能力上,最终表现出来的还是看业绩能否提高,所以还是业绩的能力。对于以销售为主的公司来说,业绩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拔 素。因此,在权衡三个人选的时候我更多的会考虑工作效果。肖凌很突出的优点是擅长与下属团结,但是管理上表现的比较软。虽然人际关系好有益于他的领导,但要看他是在一个怎样的部门。 既摆在我们面前的并没有一个很理想的人选,所以只能有侧重的选择。现在要找的是市场部经理,所以更应该注重人选对事物判断、预测的能力、规划的能力、创造性。所以,我会选韩少。对于他的强势作风,如果是理想状态,在前期的考核中早就应该有所改善,但已经到了这一步,对工作业绩就应该考虑的多一些。选择韩少的话,可能会带来负面反应,比如下属员工的离职等等情况,但对此后果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做好准备。当公司强推韩少上去以后,就一定要全力支持他,即使会导致员工的离职。 从外部引进人才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之所以尚海考虑到要空降,就是因为他不能确定前两个人选中之一,觉得不完美。其实他不知不觉已经陷入了误区,试图寻找更加完美的人选。尽管了解到李汶的能力很强,但她仍然会面临引进后的人际问题。她跟前老板吵翻了,到底又是因为什么?从目前来看李汶的引进也很难弥补前两个人选所欠缺的地方。 人才储备是此公司的一个大问题。相对而言,内部人才储备要优于外部人才储备。我比较倾向于内外结合侧重内部的人才选拔方式。选拔标准应该明确,特别是针对内部提拔,有时候会被感情的色彩遮蔽,觉得这个人在这个岗位做了好几年了,人也不错,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这会造成企业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差,特别是对于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如果愿意给自己员工机会,基础工作就应该预先做到位,比如,给员工提供培训、提供岗位轮换的机会等等,而不要等到了缺人的时候,才在现有的人员里看看,感觉谁不错就强推谁,这是内部提拔最忌讳的。 外部人才储备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是从内部选拔的人才,企业可能会容忍现阶段他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足;而如果是从外部选拔的人才,企业则会克制不住那种一心想找到十全十美的人才的冲动,而且对于中高层的人才来讲,他们并不看重企业能提供他们多少薪水,或者职位头衔,会更多考虑他的职位的发展空间,企业的文化等。如果企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人才,企业自己先要具备这些条件。即使是从外部选拔,也应该更注重能力素质,他在前一家公司做的很好,也许只能说明他非常适应那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到了你的企业以后,如果不适应,他不会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那样忍耐,而是很快离开。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