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招聘培训 >> 正文
如何有效解决招聘成效不高?           ★★★ 【字体:
如何有效解决招聘成效不高?

作者:刘辉     人气:13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单一问题与单一答案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单一原因可以造成多种问题;单一现象也有可能是多种原因相互影响造成的。追其根本,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是“人”,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因此对于相同的事件会因自身价值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评价,如果将公司所有员工对于同一事件的反应综合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以上的说法了。这里有一个案例可以提供作为参考。

  我们的项目客户X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近期因招聘工作的不顺利而头痛不已。起初将原因归结为招聘渠道使用的力度不够,因此采取措施增加预算、拓宽渠道,但成效仍不显著。随着项目的进展,项目组成员发现:X客户的原因分析走了“见树不见林”的片面性道路。

  首先我们对其招聘各个流程的成效一一进行了量化分析:应征数量,面谈率、录取率、报到率。结果发现:应征数量、面谈率与录取率的数据显示是十分可喜的,表明即使X公司采用的是单一招聘渠道,还是可以确保足够的应征人数,且应征者中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可以纳入面谈候选者范围的大有人在。由此看来,X公司将原因归结为招聘渠道单一的说法不攻自破。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最后环节上的报到率低下?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的管理咨询顾问对从X公司收集的其它内部资料及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层次、广范围的诊断,发现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存在着以下现象:

  一、员工离职率同期相比明显提高;

  二、年资三年以内员工的平均薪资低于新进员工的平均核定薪资;

  三、离职的员工以优秀人才为主;

  四、员工整体工作士气低落。

  综合考虑这四大问题与以上提到的招聘困惑,我们发现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恶性循环:X公司薪资水平偏低,在市场上缺乏对外竞争力,导致员工选择离职,从而产生了对外招聘的需求;但招聘的成效却又一直无法提升,进而造成现有员工工作负担加重而工资依旧,造成士气低落,离职情况更加严重。如果离职员工又大多为优秀人才,只能是雪上加霜。

  应聘人员在最后关头放弃报到,以及优秀老员工离职率高,都反应了X公司整体薪资水准落后市场的事实;加上为了招聘新人,公司在核定新进员工的薪资时都以高标准认定,因此造成老员工平均薪资低于新员工,更是印证了这样的推测。

  因此,我们认为,要想解决招聘成效不彰的问题,X公司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增加招聘预算或拓宽招聘渠道,而是应该从检讨本身薪资水准的对外竞争力与对内公平性上下手。首先,有必要进行外部薪资的调查,以了解本身薪资在市场中的现况;再综合考虑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与支付能力,订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薪资政策”。在此基础上,应对内部现有员工的薪资进行调整,同时适度调整新进员工核定薪资的标准。只有当X公司的薪资兼具外部竞争力与内部公平性时,X公司在招聘工作上的成效才会获得明显的改善,内部员工的稳定性也会有相应的改进。

/>   
  通过大量的项目实务操作,我们发现,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时,存在着很多类似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作为专业的管理咨询顾问,我们建议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应该渐渐学会站在战略的、统筹的高度来思考、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学会多方思考,找出现象间的彼此连接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否则找错方向、用错方法,除了无法确实解决问题外,更消耗了无谓的资源。至于怎么样可以有效地真正找出问题原因,我想“经验”就是最重要的基础了。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