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招聘培训 >> 正文 |
|
|||||
培训是为了提高业绩 | |||||
作者:K.C See 人气:17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有一天,某著名公司的培训经理前来问我“K C,如果你公司的总监对你说他不相信培训。因为雇佣的每个员工都应该了解自己的工作,因此培训没有必要,那么你该怎么回答他呢?”。
这个问题让我很吃惊(如果谈不上震惊的话),但出于礼貌我并没有这么说。因为她可能就是在说自己的公司。我让她去问问那个总监,为他工作的员工中有多少人愿意在下半辈子都做同样的工作。机遇是少之又少的。 如果不需要培训,那么谁来负责提供给员工职业发展的机会?如果公司的职责是提供职业发展,那么如果不通过培训,员工又如何提高技能,增长知识以争取更多更好的职位呢? 如此大的组织的总监的无知是令人遗憾的。更糟糕是,我并不觉得只有他一个人有这种想法。虽然大家都强调投资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可是真正采取实际行动的却很少。许多组织仍裹足不前。 一份卓有成效的杂志“上海商业” 在近期报道了这样的信息: “如果管理层看不到培训后的绩效,那么他们不情愿对培训投资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缺少公司培训被视为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但许多公司老板对于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培训预算仍然十分困惑,他们无法找到利用预算的最佳方式。有时候他们没有具体的培训目标,结果往往是培训毫无成效…不幸的是,90%的培训公司无法更改被培训者的思考方式…” 一些公司花了大量资金做培训,但是由于偶然性与计划不周会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员工的质量和绩效也没有显著变化。然而,这不能完全归咎于管理层。 我认为,出现此差距的根本原因是那些了解培训的人---比如培训经理、培训师和培训顾问---没有对管理层进行充分而专业的沟通、建议、指导、销售或告知的工作。管理层在做出培训投资的决策前往往希望得到一个问题的明确而直接的答案 –“我们如何能通过培训得到绩效?” 重点是商业绩效,而不仅仅是完成“今年的 20 个培训计划”—某培训经理在谈及他本年度的成就时这样回答。结果-而不是活动。这就是为什么如果管理层看不到结果,他们就不愿投资培训。 当培训中传授的技能适用于工作时,就会产生结果,从而改进工作绩效。在确保培训能产出绩效结果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培训活动必须与业务需求相关联,而不仅仅是当前最新最热门的研讨会。我曾经听当地某银行的培训经理向我吹嘘他的组织总是第一个进行来自美国的所有主要的、最新的培训项目。 培训必须源于公司的需求,例如,银行需要通过让柜台职员进行更多的交叉销售来增加其收入,而不仅仅是对断断续续的培训请求进行未彻底分析其原因的回应。 “当培训中传授的技能适用工作时,就会产生结果,从而改进工作绩效。” 例如,诸如“您是否可以为这些接线生安排电话接听技巧课程?”并不是一个需求,而是一个提议的解决方案。公司真正的需求是减少客户对长时间等待接线生接电话的投诉。如果该接线生每天必须接听 2500 个电话,那么问题并不是她缺乏电话接听技巧--- 问题可能是因为超负荷工作,培训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
2、培训必须基于绩效。培训需求一旦确认,下一步就是确认应改善哪些特定的绩效表现,以克服业务难题 – 如太多的客户退货,或抓住业务机会– 如员工能够顺利销售新产品。 正确的培训需求识别(TNI)是为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确保培训能改善绩效。 3、工作环境和学习经验必须互相支持。很多时候,培训后学员回到工作中,而他们刚刚获得的学习经验却不能派上用场。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员工去参加了关于激励的研讨会,培训中她得到了很大的“鼓舞”,但是之后却回到了经常令她垂头丧气的工作环境中。6个月后,她又打回原形了。 一个原因可能是现有的体系和公司文化,或主管不支持员工使用他们新学的技能。在很多情况下,主管缺乏跟进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未进行足够的培训前分析,因而没有针对实际工作情况设计合适的培训计划。 作者简介: K.C See 是 Quest 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与资深咨询师;Quest 集团是国际知名的培训和咨询公司。他还是中智-跨势---与中智集团合资在中国提供公司培训和组织发展咨询的公司的总监。K.C.同时是畅销书《精益求精 – 个人绩效、效率和收益 – 亚洲职业经理人指南》的作者。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