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招聘培训 >> 正文
国内企业VS跨国公司:对人才希求有三大差别           ★★★ 【字体:
国内企业VS跨国公司:对人才希求有三大差别

作者:佚名     人气:16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一认识得到中外企业认同的前提下,中外企业在用人方面是否一致呢?诸多猎头公司的案例表明,这中间的差异十分大。 有关专家及一些“猎头”指出,国内企业虽然重视了人才的作用,但在选用人才的标准上,却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了巨大差异,这不仅仅体现在人才标准上的差异上,更体现着思想上的滞后。 具体说来,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对人才的希求及选择人才的渠道方面有三个方面的差异:
是“支付”还是“战略投资”? 跨国公司对待人才的态度不是简单的“支付”,而是一种“战略投资”行为,他们更多地利用专业的高水准的猎头公司。资料显示,90%的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利用猎头公司选择人才。这样,一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二可以利用专业的机构,猎取最好的人才,最大限度地保证选择的人才是“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而国内的企业却着重所挑选的人才对眼前这一职位是否是“一比一”的简单对应比较,较少想到企业以后发展了,这一候选人是否会合适?是否可以把企业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另外,相当多的国内企业还是被动地进行着“守株待免”式地坐等人才上门。宁肯自己花费相当大的精力选择人才,也不愿花费较高昂的费用请专业的人才中介机构为自己选择最佳的人才。这样,要么是花费较长的时间才找到合适的人才,要么因为自己能力所限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面前滞后,其结果往往不言而喻。 是注重经验还是看中潜力? 国内的企业注重的是人才的经验和业绩,如果一个和原行业不同的人,不敢用,致使许多优秀的人才擦肩而过;而跨国公司更注重人才的素质和潜力。跨国公司认为一个人才没有从事过本行业,或者原来没有做得那么好,但潜力大,有思想,那么“直接下聘书”。这方面成功的案例随处可见。曾连续十几年担任IBM公司CEO的郭士纳(音译),在未加盟IBM公司前,是一个烟草和食品公司的CEO,郭进入IBM,正是IBM摇摇欲坠的时候,郭大敢改革,最终拯救了这个“蓝色巨人”。 是“讲诚信”还是“会赚钱”? 跨国公司注重人才的个人修养、诚信、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学习能力等“非直接性因素”,在与候选人面谈时,往往问些“有什么宗教信仰”、“做过哪些公益事业”、“家庭是否和睦”等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关的诚信度方面的调查;而国内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而只注重人才的“直接经济利益创造力因素”,注重眼前的现实直接利益,在与候选人面试时只问“如何赚钱”,候选人是否反应机敏、聪明等。实际上,人才的道德素质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才心术不正,那么他越有能力,破坏力就越大,成为企业内部一个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直接危胁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或听到某企业一两个主要负责人带领一批“精兵强将”集体跳槽,使这一企业面临困境的事例。我们不排除有其他的因素,但也不排除有类似缺乏诚信和道德所谓“人才”们所为。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