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招聘培训 >> 正文
SARS:拯救中国网络招聘           ★★★ 【字体:
SARS:拯救中国网络招聘

作者:佚名     人气:16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两个月前,很少有人会相信SARS的威力会如此巨大。在各地人才交流中心门口,空荡荡的,卖报纸的小贩无聊地抽着烟。玻璃门上,贴着一张白底红字的纸,纸上写着“近期市场招聘会暂停”的大字。环顾四周,我们发现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生活在了“非典时代”。虽然没有了人才市场熙熙攘攘的场面,但“非典时代的职场”依然有着不同寻常的脉搏:SARS拯救了网络招聘,网络招聘拯救了职业人。

全景扫描 非典时期,网络招聘成为新新宠

非典使本来就很不乐观的就业形势又添上了一层阴云。先撇去每星期“热火朝天”的招聘会暂停不说,很多企业都削减了他们的用人需求。能不进人的就暂时不进,外地的尽量不要等。但从企业来说,业务仍在努力开展,招聘工作不仅需要继续落实,而且还有待加强以支持业务。因此,在对员工和自身安全实施有效防护措施之下,如何改进工作方法、流程和提高效率成为关键。由此,人才招聘转向了网络,以取代无法举办的招聘会,面试也改为了视频面试和电话面试等。

在非典时期,网络招聘成为了招聘市场的新新宠。在非典时期,网站的访问量剧增,招聘单位比前一个月都增加了50%以上。

分析 网络招聘特点之一:跨越时空

虹软(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上都通过网络招收人才,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罗鸣认为,网络招聘的最大优势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公司需要的人才一般都能在网上找到,除非个别高级人才,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去挖掘。其次,网络招聘对公司来说,投入的资金成本比较低。企业参加一次招聘会就要两三千元,而这个钱就可以把招聘信息在网上挂个一年。在人才交流会上,就一个摊位,它带有随机性,可能你需要的人才他刚巧没经过你这个摊位。现场招聘会的成功率不高,参加一次能招到一个就不错了。去现场招聘会主要是为公司形象考虑。

网络招聘还有针对性,能明显提高供需双方的效率。在互联网上招聘,用人单位只要通过筛选软件设定学历、外语、工作经验等选项后,立刻就可以从数千份电子简历中提出合格人选;或者设定符合某岗位的“关键条件搜索”,就可以通过软件挑选符合该条件的应聘者。这可以节省考官60%的时间。网络招聘特点之二:让工作找上你51job网站高级经理吴锐说,网络招聘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工作找上你。现在很多人还局限在“找”工作的“找”字上,最好的方式并不是没有了工作后再去找工作,而是让工作随时找上你。网络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有很多“被动”求职者不会去人才市场,不会去招聘会,但是有了很好的机会也愿意尝试。他就可以把自己加入网络人才库中,设定好条件,比如工作地在上海、行业媒体、薪金在5000以上等,如果网站中有客户需要这个人,网站就会马上通知他。对个人而言,网络招聘还有个好处是成本更低,撒网面更大。在网上求职,不用打印简历,所有简历都电子化、很容易分类和格式化,还会有一些简历模板,使用很方便。可以广撒网,广播种,总会有收获。

思考 SARS给求职者的启示

日前求职者总体上分两种态度:对于现在骑马找马的人来说,并没有需要工作的迫切性,此时的他们更愿意“放长线钓大鱼”。而对现在没有工作,想找份工作以谋得生存的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来说,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真有一份好的工作放在眼前,很

求职者表示还是愿意去面试,当然会做一些自我保护措施。

职场专业人士认为,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考验我们每个人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免疫力,更是个人应对危机事件所需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存状况,在危机到来之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对求职者而言,“把握良机”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也许你不愿去参加的这个面试,正是你发展的大好机遇。当然,前提是,你要做好充分防护,比如: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选择在通风环境良好的场所交谈,等等。

这是一个警示,SARS让原本一直被忽视的东西,突然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像洗手这样的小事已然与保护生命划上了等号,它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沉溺于得过且过之中。职场拼搏亦是如此,良好的职业习惯远比职位本身重要,事业成功往往来源于一些好习惯的坚持。而只有在一帆风顺时,能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面临危机时,又能坦然从容,理性应对,才能使自己立于职场不败之地。

风向标 网络职场老大:IT、经营管理类、销售类人才

想上网当一回“人才”,先要看看网络招聘是不是欢迎自己。来自浙江人才网的信息显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营管理类和IT的人才最受欢迎。位于前十位的岗位分别是经营管理类、计算机类、销售业务类等。

网站专业人士预测,接下来几周里IT类职位虽不会再有太大的上升行情,但其他类职位应该能慢慢摆脱影响,恢复原本应有的增长,杭州的职场行情应有小幅度的上升。

SARS:拯救中国网络招聘 从接线员到督导———网络改变人生 个案

个人档案:姓名:小欧(化名)年龄:23岁性别:女学历:大专籍贯:金华

小欧今年23岁,毕业于金华的一个旅游学校。2000年毕业后,因为实习出色就留在了实习的单位———杭州湾大酒店做前厅接待员,后来又做话务员。在当话务员的半年里,小欧感到很无聊,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辞了职。工作很难找,因为她的学历并不高。她先是在同学的介绍下去“花样年华”夜总会应聘,在那里当接待员和预订员。小欧说,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每天半夜才下班,工资也不高。最痛苦的是对生活的迷茫。

一个建议改变了小欧一生。有个朋友对小欧说,网上找工作很方便的,你试试。在此之前,小欧上网基本上都是聊天、玩游戏。她听了,决定试试。一开始,她还不是特别相信,网络是虚幻的,怎么能找到好的工作呢?后来的经历使她越来越喜欢上了网络招聘。

她说,网络招聘最好的地方在于它让我感觉到是单位需要我,而不是我需要工作。我把简历投向中意的单位,过一天或两天,单位就会打电话给我,让我感觉是他们需要我,这个感觉很好。而报纸上的招聘信息,打电话过去,或者去面试,常常是白打,或者白跑一趟,招聘单位的态度也不是特别好,反馈的信息也很慢。

她说,我每天都要投出去几份简历,最多时要投十几份,过个一两天,电话就很多。我现在的工作是男朋友帮我投的简历,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我做的是督导,就是完成一些培训员工的项目,接下去我要提升自己,去读个本科,做好我的职业生涯设计。

招数对对碰 FOR:

业要挖空心思找人才

互联网已经成了找工作的一个新天地。从清洁工到CEO,从卡车司机到飞机驾驶员,就没有什么是互联网上没有的。一位公司的人事经理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我们可以从网上招前台接待员,但事实上我们找到了。”

人力资源专家指出,那些忽视互联网招聘优势的企业则有可能在这一场人才战争中落后于竞争对手。但要找到好的人才,对企业来说,也是一门学问。

企业最常用的渠道是注册成为人才网站的会员,在人才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收集求职者信息资料,查询合适人才信息。这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网上招聘的方式。由于人才网站上资料库大,日访问量高,所以企业往往能较快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同时,由于人才网站收费较低,很多公司往往会同时在几家网站注册会员,这样可以收到众多求职者的资料,可挑选的余地更大。但要选择合适的网站。

专家给出的建议是,要找出最好用的网站,最好的办法是去问问你的职员,尤其是那些新来的,因为他们有着最为直接的体验。

对于企业来说,一旦选定了你所中意的网站,那么就以一个求职者的身份上站,进行一次求职演习,你可以搜索与自己发布的工作相类似的,然后就可以看到有多少家企业在这个网站上发布职位,那么在正式的人才战争中,就会明白有多少个同行业对手在和你竞争,然后你可以用什么样的策略来留住你需要的人才。

企业还可以在自己公司的主页或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以吸引来访问的人员加入。或在某些专业的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由于专业网站往往能聚集某一行业的精英,在这样的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往往效果更好。在一些浏览量很大的网站做招聘广告效果也不错。

如果要寻找高级人才,可以通过网络猎头公司,专业的网络猎头公司利用INTER-NET将其触角伸得更深更远,再高的职位他们都会猎寻得到。

在BBS、聊天室里和个人主页里都可以发现和挖掘到出色人才。拥有个人主页的人普遍呈现出一种特性,就是他们对于技术的追求和先知先觉,个人主页上对于个人的特点和工作理念一般都有着阐述,所以一些企业很注重对于拥有个人主页的人才的挖掘。

一些组织、会议的网页也是一个好的来源。有的专家顾问就会从这些与会者名单中发现人才,因为众所周知的是,能够获得邀请参加某一个专题会议或者社会组织的人,往往是行业内的精英。

不管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手段,网络确实是一个寻找人才的绝佳途径。

FOR:求职者非典时期玩转网上求职

非典时期,外出少了,可以在家多上上网,去网吧也不错的。要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要有耐心和恒心,在网上找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要掌握一些技巧的。记者采访了一些招聘单位和成功求职者,拿到了一些秘诀。仔细看看,认真学学吧!

1.注重搜寻网站各地的劳动、人事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还有不少专业的人才网站,每天都会提供很多应聘机会。平时应注重搜寻这类网站,选择其中合适的存入“收藏夹”,以便日后查询时随时调用。随时关注网站首页和重要栏目。一般的网站,凡是有“最新消息”,必先放在首页上,这些“最新消息”里最可能包含新的招聘信息、政策信息、进展情况

。此外,大多数网站往往设置了“求职”、“人才”、“信息”等栏目,千万不要忘了去点击。养成随时下载的习惯。网站招聘页上的内容一般都比较多,为了节省时间(尤其是对于没条件用宽带,只用拨号上网的用户)、防止遗漏,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时下载,将自认为有用的信息或网页下载到自己的“求职”专门文件夹中,等脱机以后再仔细研究、推敲。还可以订阅专门邮件。现在有很多网站都开展了“上门信息”服务,求职者可以有针对性地订阅求职信息邮件。这样,你只需在家里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就可以得到最新最快最全面的求职招聘信息。

2.“精心”介绍自己据统计,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每周要接收500份至1000份电子简历,其中的80%在管理者浏览不到30秒钟后就被删除了。一个网站的信息员说:“要让别人在半分钟内通过一份E-mail对你产生兴趣,其难度与跟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相比难得多,差不多八成的网上求职者都经历过失败。”

如果你看中了某一个岗位,可不要随意把你的简历就发了出去。针对不同公司,要做出不同的简历。当然,学历可要一致呀。不同之处在于,你要对你所中意的公司有所了解,对你寻求的岗位要了解,要针对这个岗位做一些调整,突出自己的优点,比如“5年出色的销售经验,业绩过千万”等等,在工作经验中提炼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重点叙述这些共性的东西。还可以在相关的人才网站上发帖子,展现你的才华,一家国内知名网站的地区经理就是这样无意中在网上与网站老板聊天,而被老板相中的。还能引起招聘单位注意的就是在网上建立个人主页。这种方法便于展示你的特长和才华,求职的成功率非常高。虹软(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罗鸣说,在选择面试对象时,求职者的自我介绍非常重要。一份好的简历,工作经验是核心。

许多外资、合资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提供英文简历,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注重应聘者的外语能力。如果你有意于外资、合资企业的职位,请不要忘了同时将你的英文简历填写完整。这能使你的简历更具专业性和竞争力。

简历写完了并不能就算了,还要经常上网更新呀,因为最新最完整的简历是人事经理较为关注的。还要多留下几种联系方式,以便招聘单位在第一时间内能与你取得联系;而且一旦你的联系方式有变化,记得立即上网更新!

3.及时联系反馈有些网站信息更新周期较长,发布的信息难免有“过期”之嫌。因此,一旦发现合适的招聘信息,应及时用电话、函件、电子邮件等与招聘单位联系,这一方面可以避免紧抱过时信息白做无用功;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时间上抢先一步,防止新公布的岗位被别人捷足先登。

4.选择规模大、知名度高的网站发布信息一些小型人才网站信息量不足,许多招聘信息还是从其他网站上下载的,有的已经过时、无效,一些招聘信息没有公布招聘单位的地址、电话、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求职信不能寄到招聘单位。而且目前人才网站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有媒体报道,一位女大学生按照网络上一家招聘公司的要求寄去了个人资料,对方答复说她条件适合,要求她购买公司的教材进行职业培训,女大学生寄去几十元钱后,就失去了联系。女大学生想投诉这家网络公司,但没看到过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不知公司名、不识招聘人,投诉无门,只得不了了之。现阶段的网络求职,应在依靠网络的同时利用电话、信件等传统媒介加强交流,尽快进入正面接触阶段,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另外,在玩转网上招聘的同时,也不能完全依赖网络

职,因为目前还有很多公司仍以传统方式招聘为主,要多方出击,才不容易错过机会。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