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招聘培训 >> 正文
IC企业试解设计人才难题           ★★★ 【字体:
IC企业试解设计人才难题

作者:佚名     人气:20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杨延辉最近为了给新项目找一个合适的项目经理而大伤脑筋,记者采访的另外几家IC设计企业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高级IC人才紧缺。

  对于处在发展时期的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业来说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当一些舆论还聚焦在我国的技术如何不如人时,更多的集成电路企业在成长中却体会到,带出一支自己的有经验能创新的人才队伍是目前这个阶段最紧迫的问题。人才队伍的成长成为观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有效的视角。

  什么是高级IC人才?

  集成电路产品并非最终面向用户的产品是这个产业的一个特点,而要在市场中生存就不得不把握最细微的市场需求信息。杨延辉说他们很怕自己的技术人员只做技术,鼓励他们多与整机厂商交流,而且要关注用户的用户,技术只有在整机和系统中才能体现出价值。

  威盛电子孙伟博士对未来急需的高级IC人才的素质做了总结:第一,就是丰富的设计经验。第二,是对应用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在我国IC设计业起步较晚的情况下,需要那种具备敏锐的市场需求洞察力及相关的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来选准突破口,创造出自有特色,这也是企业生存和继续扩张的前提条件。第三,成熟的项目管理人员是IC设计企业发展的保障。任何一个成功的IC设计都必须由逻辑、版图、建库等多个设计阶段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IC设计的项目管理异常重要。此外,IC设计与集成电路的上下游产业关系密切,测试、流片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专门的技术和技能。目前,缺少技术全面且成熟的项目管理人员已经成为国内IC设计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第四,规模化的IC设计企业需要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目前,我国的IC设计企业大多是十几个,甚至几个设计人员的小企业,然而随着IC产业的不断发展,实现规模经营、规模生产,才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方向,设计企业也必将向大型化发展,因此IC设计企业急需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技术型人才两头缺

  随着产业的发展,IC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多的体现在人才结构上。

  杨延辉总结了近十年来技术型IC人才的一种变化趋势——由原来的金字塔型逐渐向哑铃型变化。上世纪90 年代之前我国并没有独立的IC设计业,所谓的IC设计人员都是附于半导体厂的偏重工艺设计的人才,他们多具有很强的微电子专业背景,但却鲜有能与整机设计接口的前端人才。最近十年,随着IC设计业自成一体,EDA自动设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对系统级芯片(SoC)的大量需求,具备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的人才成为我国最缺的人力资源。而如今定位于工艺和品质管理的半导体厂对于具有扎实半导体理论的人才仍有大量需求。

  据威盛的孙伟博士介绍,我国现有人才多数是在前端设计的基础上,使用EDA工具完成整个IC设计的后端人才,这种人才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较快地获得,而前端人才的培养就困难得多,这种高级人才通常不是高校或其他专业培训机构能够提供的,通常需要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加快IC设计人才经验的积累是尽快发展我国IC产业的必要途径。但由于经验的积累通常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通过与国际先进的IC设计公司合作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设计经验应该是个捷径。

  好环境才出好人才


  在采访中企业普遍反映,目前我国微电子领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非单纯技术的差距,而是包括资金、市场、体制、政策等各环节在内的系统性的差距,在这种环境下培养人才锻炼队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孙伟博士认为我国IC设计产业发展最主要的瓶颈,在于只有极少数的大学提供设计课程,每年具有IC设计教育背景投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只有一千人左右。而在大学教育中,教授薪水通常只有产业界的五分之一,因此也吸引不到年轻、有经验的年轻教员,因此需要更为创新的培训方法,来提升我国

  IC设计业界的水准。

  杨延辉还谈到,我们的社会缺乏集成电路全民教育的风气和再培养的氛围。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这个产业,要有相应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培养导向,而在内地了解微电子的人太少了,以至于出现在去年一个特殊教育基地项目中,软件与微电子学的招生比例竟然是9:1。他介绍说台湾省国科会,下面办了好多的社会性机构,符合条件的个人 也可以得到项目,既锻炼了人才,又相当于一个孵化器。台湾省在教育上也有导向,对报考微电子专业的学生有较高的奖学金,以至于全台湾省的人都知道电机系好。

  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IC设计人才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应采用各种手段大力鼓励不同途径的IC设计教育和培训,除高等院校的正规教育外,国家应尤其鼓励工业界和科研界联合运作教育和培训项目。借助政府、高校、EDA 厂商、IC设计企业以及整机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合作、交流、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我国IC设计业培养不同层次的 IC人才,是集成电路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智力资源保障。

  值得欣慰的是,面对现实,众多的IC设计企业也学会了在成长中带队伍。

  中星微电子公司郭小川先生的话颇具概括性,就是“实战出精品”。 “我们的做法是让IC设计工程师尽早介入

  IC前端设计,要在项目合作中了解整机厂商的需求,训练设计队伍;另一方面,设计团队建设非常重要,我们强调‘有经验的人带有基础的人’,形成人才梯队,共同进步。”

  可以看出,“加强与整机的联系,立足实际项目的开发”已成为我国IC设计企业高级设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