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正文
激励手段与过犹不及定律           ★★★ 【字体:
激励手段与过犹不及定律

作者:佚名     人气:14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对组织来说,“激励”是维持其生命所必需的养份,如同水、空气、阳光和食品一样重要。没有“它”,组织活不下去;有太多的“它”,组织也会受不了!  
   
有人以为,为强化组织的体质,激励越多越好。组织在充分的激励之下,必将成长得更健康!其实不尽然。任何一样东西,“过”都是不好的。这激励,自然也不例外。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圣诞节前夕,老板突然心血来潮,他指示总务部的小王,替每一位公司同仁准备一只烤火鸡,并送到同仁家中,让大家都能过一个愉快的节日。心想:“今年公司经营得不错。圣诞节嘛,大家要吃烤火鸡,今年由公司请客啦!”  
    
第二天早上,老板发现他办公室的门口摔着两只烤火鸡。他既诧异又迷惑,便问小王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王回答说:“他们俩嫌自己的火鸡比别人的小,很生气,于是就……”小王忿忿不平地接着说:“其实火鸡分什么大小?实在是太过分了——”  
    
激励,简单的定义是:老板给员工奖赏和实惠,让员工觉得满意而更努力工作;员工因工作努力而得到奖励——如此促成良性循环。  
    
老板有时不这么想。他认为:今天我心情不错,我来请客,每人一只烤火鸡。反正是激励么,就是给员工一些好处,今天给大家一只烤火鸡,不是很好吗?——好是好,只是明天有人会把烤火鸡摔在你办公室门口!  
    
有时,老板的想法太注重他自己这一方了。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所谓激励就是我给员工什么。而员工想要什么,他就不管了。在这一点上,做老板的人若不能彻底醒悟,激励这项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  
    
激励为什么要让员工满意呢?道理很简单,激励的“受者”是员工。对于“施者”赠送的东西,员工或认为不是他想要的,或比他想要的少,员工自然就不领情了。老板此时还自以为激励已经完成了呢!  

酸萝卜问题  
    
激励一位员工,是简单的事。要同时激励两位或两位以上员工,问题就复杂了。同时激励两位员工,他们一定会比较,比来比去,两个桃子可以杀掉三位将军(二桃杀三士),一个女人可以丢掉大片江山(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身为老板,岂可随随便便掉以轻心?  
    
员工在做比较的时候,他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当他发现自己的奖金比别人少时,第一反应是老板偏心。为了证明他的假设是对的,便会干方百计寻找线索。不论是他以前曾听人说过的,或是他自己的联想,他会很容易地找到许多蛛丝马迹,来证明“老板偏心”。最后在组织内造成的影响,已不只是这一次激励是否公平的问题了。所有人际关系的负面因素都全面爆发了:造谣、欺骗、背信、负义、济私……,如洪水猛兽莫之能御。  
    
有一次,某研究机构发放激励奖金,最后决定每人增发一个月薪水,但技术人员另外加发20%,于是行政人员大哗。他们认为:公司之所以赚钱是全体同仁之功。既然是发奖金,就应该一视同仁,不应厚此薄彼。技术人员另外加发20%是不合理的,于是便派代表去质问主管。主管以技术人员对组织的贡献较大为说词,又强调这一决定是经理大会的共识,但不被行政员工代表接受。于是,那位主管十分无奈:“有很多的事情,早在大专联考放榜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为什么到现在还在吵?”(台湾大专联考的制度,理工科的分数比文法商科的分数,平均略高20%左右。)  

    
激励众多员工的方法,在实务上一般都趋向于平均分配制。所谓发放奖金,大家平分一下就得了。千万不要在分发奖金的时候,再来评考绩、分优劣的,这容易造成纠纷和争执。发放奖金的一番美意,演变成员工分赃不均的内讧,这自然不是组织、老板及员工三者所愿意的。  
    
过犹不及  
    
发奖金的时候,对一两个特别优秀的员工,你如果真想给予重赏,最好在私下进行,给他们大红包,或悄悄耳语给他一些升迁的承诺。此时你要再三地叮咛他,这件事不可外传。此人受宠若惊,日后自当加倍卖力。这种方法,做老板的人常常采用。  
    
激励本是有风险的,不当的激励给组织及员工所带来的伤害,往往大于无任何激励。但若无任何激励,员工又会抱怨,认为没有激励的工作,做起来会令人“不爽快”!激励是基于组织、老板及员工三方面的需要,不可草率行之或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临时决定。笔者不是反对激励,只是希望任何的激励行为,务必经过深思熟虑。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