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正文 |
|
|||||
1+1大于2,谁发挥了综效? | |||||
作者:林美姿 人气:22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金控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在综效的发挥。购并能扩大版图,但不保证一定有综效,「大不代表一定赢」,只有在历经企业文化整合、组织调整、人员训练等等努力后,才能见到成果。 台面上,2003年金控公司最热门话题是「购并」,买和卖之间,牵动每个人的神经;台面下,「综效」才是金控公司较劲的重点,大不代表一定赢,能做到1+1>2,金控这条路才不算枉走。 兆丰金控旗下的中国商业银行总经理蔡友才,每天忙着拜访企业客户,小客户也不放过,车子里所有金控旗下的信用卡、贷款、基金、证券开户资料一应俱全,「客户要什么有什么,」他活力充沛地笑说着。富邦金控尾牙颁奖给全金控的「证照王」——富邦人寿廖勇诚,他一个人就拥有十五张证照,还准备继续考试,再创纪录。 上至总经理,下到小职员,为了金控这场战役,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台新金控的员工利用周六、周日上课;玉山金控的员工穿着制服,假日还在大街小巷跑业务。 2003年金融市场的板块位移:富邦金控标得台北银行,世华银行并入国泰金控,中信金控买下万通银行;这些购并只是前哨战,「真正的竞争才开始,金控竞争力的关键,在谁的综效最先发挥出来,」国际投信副总经理杨师铭说。 金控公司成立的原意是希望藉异业结合达到3C的综效,包括交叉销售(cross selling)、降低成本(cost saving)、资本运用效率化(capital efficiency)等。依国外经验,金控合并第一年还处于花钱阶段,第二年成本可降低,三到五年可看到综效显现。 有趣的是,投信、证券研究部门主管普遍认为,已成立两年的国内金控公司在2003年还未明显发挥综效,但几家大型的金控公司,例如国泰、富邦、华南等都能提出综效效益,尤其是各家金控都积极致力于交叉销售,以子公司共同行销的方式,提高产品和通路的附加价值。 尽管各金控统计交叉销售(也称为跨售)的指标不尽相同,但目标一致。只要有发行信用卡的金控,都将冲发卡数或刷卡金额列为首要任务;国泰金控去年到11月,经由跨售增加的信用卡高达四十五万张;中国商银的信用卡去年也欢庆突破百万张。「银行保险」成为热门业务,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个金总处资深副总经理周荣生指出,利用银行通路销售保险不仅有效,还具攻击性。财富管理公认将是今年金控的主战场,富邦、台新和兆丰金控都将大举招兵买马。 银行是最好的综效通路 以保险为主体,集团最早有跨售雏型的富邦金控,经一年的努力,执行副总经理龚天行认为,数字证明银行体系是发挥综效最好的通路。2003年富邦金控旗下,跨售比重银行占六成,证券两成,其它通路合起来两成。即使被法人认为子公司独立性最高的兆丰金控,去年的跨售总收入也占金控总收入的2.5%,副总经理谢剑平预期今年可成长到5%。 综效的多寡最后是回归到ROE(股东权益报酬率)来检视,元大投顾金融研究员杨文靓认为从财务数字上,还未明显看到综效浮现。华南金控市场行销处处长陈信雄说,现在要子公司的盈余回馈给金控母公司,只能说是沧海一粟,远不如母公司集众公司之力,将业绩注入子公司来得直接明显,甚至可一举改变子公司在该产业的排名。 永昌证券在纳入华南金控后,ROE和ROA(资产报酬率)都从十名之外,跃居证券业前五名。华南永昌投信去年8月加入华南金控后,透过各子公司协助募集的基金就有新台币100多亿元,总资产规模一下就突破900亿元,从小型投信跻身到中型投信。在金控的大树庇荫下,小公司的确增强了竞争力。 由于金控的管理刚起步,目前各家对综效的评估标准不一,不断在摸索修正中,在跨售上,主要是依业务或产品项目订定跨售目标。 不少消费者对金控时代最深的感受是,金融机构人员更频繁的商品促销;用行话来说,这是为了「提供客户更完整的金融服务」。富邦金控的统计,目前企业户平均购买二.四二个金控旗下的产品,一般消费者平均购买一.九二个产品,依此平均数,可以分出不同层级的客户,也可了解每年的跨售是否有进展。 麦肯锡顾问公司的一项报告指出,台湾到2010年,个人金融的金额将会增加三倍,其中包括信用卡、无担保放款以及银行保险等。这也是各家金控在消费金融领域上大张旗鼓的原因,尤其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大家更是摩拳擦掌。华南金控董事长林明成表示,今年在消金业务方面将有大动作。中信银计画将目前占全行盈余15.5%的财富管理业务比重在三年后提高至22%。 财富管理业务不仅是新市场,在跨售的综效上更是潜力无穷。台新金控去年前三季管理资产总额成长12%,客户群成长10%,员工平均生产力成长三倍,整体财富管理对2003年的营运贡献度达15%到16%,无惧于同业的威胁,副总经理兼财务长赖昭吟指出,预计2004年贡献度将倍数成长,推升到25%以上。 银行保险业务在金控成型后突飞猛进。去年前十一个月,国泰金控透过银行通路跨售的寿险初保费达45亿元,成长达92%,产险也有40亿元。龚天行分析富邦金控2003年意义重大的综效产品包括产、寿险以及消费性贷款的成长,去年前三季,跨售占产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从2002年的12.2%提高到20.02%,寿险由30%提高到54.3%,成长突出。 这些综效并非扩大版图就可自然产生,「合并只是手段,卓越经营才是目的,」国泰金控总经理董成城表示。金控公司必须建立新轨道,才能闯出和传统银行不同的新天地。包括组织重整、奖励制度、销售文化和教育训练等都是关键。 组织重整,让大象跳舞 金控的理论之一是「大者恒大」,要让大象还能跳舞,组织改造不能避免,首当其冲的,是要打破子公司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色彩。 台新金控为打破子公司之间的藩篱,率先改采「事业群」的组织架构。 在麦肯锡顾问公司的建议下,内部经讨论调整,以服务客户为导向,将金控分为三大事业群:法人金融、个人金融和财富管理事业群;各设一位总经理,这种功能型的组织,台新金控证明运作顺畅后,多家金控纷纷跟进。 中信银个人金融总管理处去年盈余破100亿元,欢欣鼓舞之际,也同时宣布将把现行产品导向的管理型态,更改为顾客管理、市场区隔导向的新组织,企图再刷新获利纪录。「组织模式对业绩有很大的影响,」周荣生强调。 跨售需要产品和通路部门的协调,富邦金控每年度会召开产销会议,召集这两大部门的 管讨论跨售目标,「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理性地讨价还价,订出彼此可接受的目标和奖金标准,」龚天行说。 有子公司人员都可销售的,例如机车强制责任险、信用卡、投资型保单等;协卖产品如房贷,其它部门的人只做引介,最后结案由房贷业务人员负责;专卖产品象是企业火险,专业度高,由原单位的人销售。目前约有二十多项被归为通卖产品。 对员工来说,跨售加重了工作负担,工作意愿的最大诱因还是奖金。富邦金控的跨售奖励分为,公司的「大功」和个人的「小功」,大功的绩效奖金依事业处发放,例如白金理财专员和证券业务员同属财富管理总处,这样彼此可避免恶性抢客户。 「金融业是服务业,也就是靠人的行业,」林明成强调。金控公司的综效深深系于人员素质和销售文化的优劣。 台新金控的销售文化在金融业名列前茅。合并大安银行后,台新金控改造大安的传统分行,花了近半年训练只注重存放款的员工,六个月后,台南府城分行业绩成长300%,台北市忠孝旗舰店的手续费也较上年同期成长132%。 台北银行在加入富邦团队后,去年主推利率变动型年金,前九个月寿险的跨售表现比富邦银行更佳,龚天行指出,这是第一步,今年预计北银将可在产险上进一步发挥。 为了争取客户和业绩,金控公司重金投资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上,也投资在员工身上。富邦金控透过e-learning,将产品知识透过「富邦e讲堂」的网络快速传播。员工可在网络上进修证照考试的相关资料,也可查询最新的个人业绩和跨售奖金。 杨师铭分析,证券和投信业经过十六年来的开放竞争,在大量快速的淘汰下,员工竞争力相对较强。传统银行业员工,尤其是具官股文化的从业人员还有待提升。 总结2003年的金控表现,杨师铭指出,综效最主要是反应在手续费及保险佣金的成长,但绝大多数金控公司在这方面都仅个位数成长,去年财务表现佳的金控很多是靠证券、票券买卖利益或损失准备回冲的挹注。「可能是许多金控还忙于企业文化整合阶段,竞争力的提升还不明显,」他说。 金控两年来的发展,创造了六家跻身兆元俱乐部的金控公司,但这只是国内争霸的第一战,并非定局,排名随时可能改变。「2004年金控的竞争焦点在跨售能力的提高,」龚天行指出。「开战了,」在金融业奋战二十多年的林明成雄心勃勃地说。硬战才刚刚开始,江山鹿死谁手?英雄谁能胜出?只有时间能解答。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