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正文
绩效考核九大误区           ★★★ 【字体:
绩效考核九大误区

作者:佚名     人气:15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用友集团人力资源高级顾问 叶曙光 青岛啤酒集团办公室主任 季 岩

  纵观国内企业绩效管理,存在如下几个误区: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

  目前大多数企业绩效管理还停留在事后考核的阶段,绩效考核仅限于“秋后算帐”,即当员工完成工作以后,再来就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和衡量,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和惩罚。这就违背了绩效管理的初衷,使员工谈考核而色变。

  二、绩效考核的贯彻力度

  由于绩效考核是等员工完成工作以后再来进行评判,无法从根本上及时发现员工绩效的差距,并根据其差距提供有针对性的绩效辅导和绩效改进计划,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同程度很低,绩效考核的贯彻力度相当弱。因为这种考核不能让员工看到其对自身素质或能力发展所能提供的帮助,自然就失去了实施的群众基础。

  三、绩效管理导向的合理选择

  在选择不同的绩效管理导向时,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管理风格、业务特性、组织要求等合理选择,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想当然。目标导向、能力导向、属性导向的绩效考核,对企业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企业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甄别,贸然使用其中的一种导向,即使企业其他方面做得很好,绩效考核的结果最终还是会不尽如人意。

  四、关键业绩指标的空泛化

  很多企业提取关键业绩指标过于空泛化,只是根据现成的指标库或模板生搬硬造,而没有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行业特性、发展阶段、组织特性、员工特性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进行考核的关键业绩指标具有普遍性,却不具有适合企业特征的针对性。由此必然导致考核结果的失真,并且很难获得员工的认同。

  五、考核工具选择的随意化

  考核工具有多种选择,必须根据企业特性、职位特性等进行合理的衡量和选择,不同的职位或不同的工作要求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考核工具。很多企业还不善于根据职位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由此导致考核结果的不准确性或不合理性。

  六、对国际新理念盲目跟从

  很多企业热衷于追捧国际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而不考虑该理论和方法与企业的适用性。比如360度考核,要求企业对客户资源控制力度高,能及时采集客户的信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采用客户评价的360度考核就只是浮于纸上,强制推行也只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实在得不偿失。平衡计分卡也存在同样的毛病。再比如EVA,一个企业连财务管理都没规范化就贸然实行EVA,最终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

  七、考核角度的片面性

  很多企业推行绩效考核时,只关注单个员工的业绩好坏,而忽视了对团队的考核,这是不科学的,从管理角度看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恶果。首先它会错误地引导员工培养“独狼意识”,并不惜牺牲同事的利益,破坏组织内部的协调关系;其次,它会产生“木桶效应”,由于业绩上存在一个“短木板”,而降低整个“业绩桶”的承重能力或使用寿命。因此,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同时兼顾企业、团队、个人三个层面的考核,并通过一定的权利分配来准确衡量

个人的价值和业绩。

  八、考核结果应用的局限性

  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性很差,有的企业考核结果与其他体系毫无关联,使考核流于形式。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员工对考核的不信任和冷淡,使考核仅仅成为书面化的“走过场”,有的企业则矫枉过正,将考核结果滥加应用,使员工对考核心存恐惧,最终导致员工的业绩不升反降。

  九、绩效考核体系的片面性

  很多企业片面强调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体系。比如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素质测评等。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建立在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之上。如果其他体系没有完善,是不可能做出一套满意的绩效管理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有一个比较著名的“3P模式”,就很好地揭示了“职位-绩效-薪资”之间的内在关联。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