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正文 |
|
|||||
绩效考核的概念及由来 | |||||
作者:佚名 人气:17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考核,即考查审核。其中"考"含有查核、查考的意思;而"核",表示考察、对照的意思。"考"与"核"结合起来,即表明了仔细查对、核实的意思。鉴定工作人员的技能或其它素质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称为考核,含有查对核实的意思。 绩效考核从字面上理解为对成绩和效果进行查对和核实。显然所谓的绩效考核一定是事后的,因为只有事后才能看到成绩和效果的差异。 成绩和效果不是一回事,比如一个卖书的业务员,辛辛苦苦的说服了全市所有的舞厅去给他卖书,成绩按说不小,但效果能好的了吗?对企业来讲,效果比成绩更重要。 绩效考核起源于西方国家文官(公务员)制度。最早的考核起源于英国,在英国实行文官制度初期,文官晋级主要凭资历,于是造成工作不分优劣,所有的人一起晋级加薪的局面,结果是冗员充斥,效率低下。1854-1870年,英国文官制度改革,注重表现、看才能的考核制度开始建立。根据这种考核制度,文官实行按年度逐人逐项进行考核的方法,根据考核结果的优劣,实施奖励与升降。考核制度的实行,充分地调动了英国文官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增强了政府的廉洁与效能。英国文官考核制度的成功实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榜样。美国于1887年也正式建立了考核制度。强调文官的任用、加薪和晋级,均以工作考核为依据,论功行赏,称为功绩制。此后,其他国家纷纷借鉴与效仿,形成各种各样的文官考核制度。这种制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对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并根据工作实绩的优劣决定公务员的奖惩和晋升。 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实践证明,考核是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中心环节。各级政府机关通过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有利于依法对公务员进行管理,优胜劣汰,有利于人民群众对公务员必要的监督。 文官制度的成功实施,使得有些企业开始借鉴这种做法,在企业内部实行绩效考核,试图通过考核对员工的表现和实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也要了解组织成员的能力和工作适应性等方面的情况,并作为奖惩、培训、辞退、职务任用与升降等实施的基础与依据。 必须指出,文官不同于企业的员工,文官的工作性质与企业的工作性质是有很大差别的,泛泛地说,文官的主要工作属于宏观层面,诸如:国家政策的制定、监督国家政策的执行等,它的工作效果往往不是当时能显现出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得到,当年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的时候不过是一个政策,但在几年之后,我们才看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正由于这种工作效果的滞后性,使用绩效考核制度考核文官是合适的。而企业则完全不同,企业属于具体操作性工作,工作的效果相对是立竿见影,打个比方以交通为例,文官负责制订交通规则、确定公路标准、道桥规划等;而具体驾车则是企业的事,道桥规划、公路标准等合理与否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出来,交通规则制订的是否合理也需要时间检验;而企业在驾车的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车毁人亡。企业毕竟不同于政府机关,用公务员的方式考核企业的员工是不行的,什么原因都不需要,机会不给企业浪费的时间,资金不给企业浪费的空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市场不允许企业犯错误。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