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正文 |
|
|||||
三层四维战略性绩效评估法(三) | |||||
作者:佚名 人气:19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平衡记分法的企业理念是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组织,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来获取市场竞争力。在当今知识经济环境中,企业要能够在市场上真正获取战略竞争优势,必须进行如圣吉所说的“系统思考”那样高层次的学习型组织修炼,时刻自我检视这样一个战略性激励问题:“我们具有持续创造和不断提高价值的能力吗?”只有明确和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基于内部组织流程和员工人力资源状况,同时兼顾外部顾客的需要和股东的利益,进一步具体回答“我们能够为顾客提供什么价值?”、“我们能够提供什么价值?”以及“我们如何很好地实现股东权益?”等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这是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契约网络必须具有的战略视界,是企业战略管理的精髓思想之所在。 总之,平衡记分法是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可以将个人、团队和整个组织绩效贯通考评和整合管理的有效方法,是现代企业绩效考评和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 操作程序和评分卡设计方法 1996年,普兰和诺顿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将BSC作为公司战略管理基石的四步程序。我们对之稍作修订和调整,提出如下四大操作步骤: 步骤1:阐释远景。最高管理层要将绩效评估与整个企业战略规划相连接,使全体员工就组织使命和战略目标达成共识,并用精练的、不致产生歧解或使所有成员都能够明白其操作性含义的通俗语言或业务术语将之表达和描述出来。 步骤2:沟通联系。通过有效沟通将四维平衡的绩效管理理念贯彻到组织中的各个层次,将公司战略目标按照组织-部门(团队)-个人上下贯通,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目标,并循着创新学习、内部流程、外部顾客和财务收益四个方面设置一一对应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具体操作过程注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可以先自上而下,以既定的公司平衡记分法方案为范例确定各经营单位的平衡记分卡,进而建立个人绩效目标,并与薪酬联系起来建立个人平衡记分卡;而后自下而上进行检核和调整,重新定义远景,取消非战略性的事项,提出变革方向,最终使各层次平衡记分卡相互衔接,形成短期长期、内部外部、财务业务有机统一的绩效考评体系。 步骤3:定期考核。由各高层主管与下属责任单位共同商定各项绩效指标的具体评分标准和操作规则,一般是将各项指标的预算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对应不同变动区间设定相应的评分基准。确定了各经营单位的平衡记分绩效考评方案后,就进入具体的绩效考核程序,一般以月度考核为主,辅之以更注重战略问题的季度和年度考核,以综合评分的形式,定期考核各责任单位在财务收益、外部顾客、内部流程、创新学习等四个方面的目标执行情况。 步骤4:反馈改进。这一程序赋予公司进行战略性激励的组织能力。根据执行结果自下而上及时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公司战略方向,矫正战略管理偏差,进而修正经营单位或个人原定目标和评价指标,以确保公司经营活动在战略上持续稳定地进行。 公司情况千差万别,平衡记分卡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大不同。只要能够体现平衡记分法的战略性激励理念和要求,以及上下贯通、有机整合的战略管理思路和合理便捷的操作原则,能够将组织的高层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以某种方式转化为经营单位、团队和个人的行动目标和具体评价指标,平衡记分卡在设计上可以有很大灵活性。在设计任何绩 考评体系时,必须注意与特定的组织性质和运作特点相适应。对于一个缺乏有效绩效考评体系的公司来说,就如同企图在没有仪表器的情况下架车一样,是盲目而危险的。为支持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而设计的绩效评估体系,其中心目的应该是帮助团队而不是高层管理者评价绩效,高层管理者通过下达战略目标,确保团队很好理解组织战略并知道如何采取与战略相匹配的行动,充分授权团队自主设计绩效考评体系和在实施绩效考评时发挥主导作用。 团队绩效评估体系应以追踪关键的团队目标为核心,设置有变动弹性的少数几个有限指标构成,其形式可考虑采用直观的绩效检测标度盘来加以反映(见图5)。在绩效检测标度盘中,粗虚线指针表示目标绩效,细箭头指针表示目前绩效。通过这种形式,将团队在某时刻工作绩效状态及其与目标绩效的差距,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全体成员眼前,使大家方便地随时把握工作进度和调整协作方向,不断改善团队绩效以最终实现预定绩效目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把公司和经营单位的目标传递给执行这些工作的团队和个人,可以为每个团队或成员设计一种综合平衡记分卡(见表2),将公司、经营单位的目标和评价指标列示在上面,要求每一个个人或团队表达为了实现公司和经营单位目标自己将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评价指标,利用此卡随时检核自己的工作努力程度和绩效状态。 公司的综合平衡记分卡,可以采用矩阵式结构,以四维度评价指标为列,以经营单位绩效平份为行,综合得分一般采用简单加总,也可根据公司决策层战略导向采用加权汇总的办法,下端记录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及原因分析。 三层四维战略性绩效评估法的应用前景 如同其他任何技术和方法一样,KPI和BSC以及由此为基础形成三层四维战略性绩效评估新体系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或“全新”的东西,而是有思想史和方法论继承性的创新。它实际上是借鉴了以往的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全方位、系统整合”思想,以及目标管理操作原理,结合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在绩效评估技术和绩效管理方法上所做的一种创新。 而像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这样一些思想方法,我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探索,可以说较熟悉的,在一些著名企业(如本刊2001年第2期介绍的联想电脑公司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案例)甚至达到了“轻车熟路”、“运用自如”的境界。关于KPI技法及BSC方法的探索应用,国内一些企业如深圳华为集团、许昌继电集团等都以走在了前列。遗憾的是很少有企业能够以目标管理的经典理论框架为基础,同时将KPI技法及BSC方法统一纳入和有机整合为完善的战略性绩效评估体系,来整体运作和彻底改善其绩效评估和管理系统。 联想集团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严格的制度化目标管理体系有效地实施了“战略性”激励和整合,把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与绩效考评及管理过程紧密连接和契合在一起,从而“使个人的追求、目标融入企业的目标里来”,而这正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但是,由于缺乏类似BSC 那样粗线条的清晰的四维综合平衡绩效考评和战略管理框架,联想集团电脑公司的考评体系在显得“完备严密”的同时也有“庞杂麻烦”的局限。像联想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身处高速发展、机遇不断的IT领域,应考虑引入KPI和BSC这样的现代绩效管理新理念新技术,简化和优化其绩效考评和管理体系,从而大幅度缩减绩效管理工作量和实施成本,提 绩效管理应变弹性和灵活性。 因此,我们认为,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将目标管理与KPI技法及BSC方法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完善的三层四维战略性绩效评估体系。其应用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一来我们有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的基础,二来我们有比以往更方便、更宽松的宏观环境和学习条件,三来我们的企业面临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一体化带来的更为复杂和多变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总之,我们有必要、有条件、有能力学习引进BSC这种基于战略性激励的绩效管理新技法。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