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正文 |
|
|||||
从历史原因分析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 |||||
作者:苏一泓 人气:17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电信行业改革之前,我们这个企业至少有三大特点:垄断、人多、高薪。冗员和普遍高收入的存在,正是由于垄断能够提供物质支持。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后,对于成本控制越来越重视,其中包括人力成本。而竞争的出现,也使企业的工作内容中多出了营销的任务。 高薪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电信员工的收入较社会平均为高,二是部分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如果招聘非正式的人员来做,人力成本会低很多。 而人多导致减员增效。在实际的操作中,一方面是鼓励提前退休,另一方面是根据编制来减员。记得最多的时候这个企业有三种编制:大集体、小集体和全民编制,大集体是一刀切,剩下的小集体和全民编制的员工就是末位淘汰而已。减员过后,人还是多,确切地说,应该是正式员工多。员工没有犯错误就不能让下岗,就要安排岗位。并不是从企业的战略需求,而是在绝大多数员工都必须安排岗位的前提下来进行职位设计。 在一些发达国家,裁员和跳槽是比较常见的,通常人们也能理解。但是在中国,在这样一个小地方,工作就是饭碗,裁员就是夺人饭碗,操作起来难度很大。都知道电信人太多,但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作为管理者,为公家的裁员可能招致私人的怨恨。在一般情况下,除非是上级严令,管理者不太可能去主动招揽这种事情。 记得辞退一批征地工的时候,一群人在电信门口闹事。当时我们的局长是在保卫人员的陪同下,从计费中心穿过程控机房匆匆而去。在府前邮电大楼上,被人挂上了横幅标语,两扇玻璃门被铁链锁上。当时邮电已分营,听说一部分员工是走邮政秘密通道,而另一部分则是推开露出一条门缝、像鱼一样钻进钻出。从国外引进的洋理论并没有告诉我们大门被锁时应该怎样做,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还是要用现实的方法来解决。 既不能充分裁员,又不能降薪,正值营效渠道的建立,问题于是迎刃而解。营销岗位就像蓄水池一样,可以解决所有分流员工的就业问题。如果都能完成营销任务,那么工资总额就可以按照固定比例随着业务收入水涨船高。如果不能完成任务,那么员工就拿不全或者拿不到绩效工资,工资总额的分配压力就会减小许多。如果一些人熬不住了主动辞职,这些营销的任务就会请社会代理来做,或许还能降低销售成本。从企业的角度,觉得已经非常为员工着想了。原本可以裁员但是没有,将本可以外包的工作都揽下来,以尽可能使所有的员工都有岗位和工作。从员工的角度,有的人则会认为我原先在学校里学的是某某专业,让我出来搞营销还不如卖茶叶蛋的老太太。尽管有难处,最终还是默认了,这是企业和员工互相委曲求全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绩效管理,就出现了阶段性的问题:员工愿望和企业的安排并未达成一致。部分员工被安排到新岗位上,多年所学专业几无用处,企业的目标经过层层分解,分解到手中的,却是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情。沟通与反馈的无效性。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比如营销,如果家庭中又无广泛的社会关系,那么即使每天沟通与反馈一次,销售成绩可能依然上不去。员工绩效与组织绩效并未能实现双赢。一些员工的销售业绩并不是太好,只能尽力而为,然后消极地等着被考核扣钱。部分员工绩效上不去,组织绩效也受影响。当然,这只是营销方面,是局部问题。 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好象让千里马去拉盐车,然后对它进行绩效考核。每月底要制定下月的工作计划,月初要自我评价,复核、沟通、反馈、考 结果的应用,整个绩效管理的体系本身或许没有问题。千里马却依旧是食不饱力不足、瘦骨嶙峋。为什么让千里马去拉盐车?形势使然。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的前提条件,引入绩效管理,应首先认清我们这个企业的历史和现状,有些方面是可以通过绩效管理来改进的,而有些方面是绩效管理必须适应现实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许多人在电信工作已有一些年头,是对电信事业作出了贡献的,应努力避免大比例裁员的悲剧。现在这形势,就是要求千里马做好拉盐车的工作,要一专多能。与其抱怨,不如面对现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克服困难。而在绩效管理体系中,除了绩效考核,还有更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绩效以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除了沟通、反馈和辅导,还必须有培训,实质、持续、有效的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以看到,对员工的在岗培训,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