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测评分析 >> 正文
论诚信危机及其救治之道           ★★★ 【字体:
论诚信危机及其救治之道

作者:佚名     人气:16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陈启智

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本,今天能够引起了社会的重新重视,这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必然的结果。单向度和急功近利的经济追求及其运作机制,遭遇空前的诚信危机而形成瓶颈,严重地扼制了我们的经济命脉,到了非打破不可的地步。欺诈行为,信任危机并不始于商界,然而却借助经济大潮,迅速地弥漫于整个社会,毒化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信任危机造成,固然多系小人的欺诈行为所致,然而任其蔓延无以遏制君子与有责焉。为了从根本上整肃世风,重建诚信,本着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的原则,谨从义与利两个方面来阐述诚信重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故首先引用西方社会资本的学说以为借鉴。“社会资本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信任关系可以减少社会行动的交易成本,并能够使经济生活的高效率成为可能,而且还能够造就大型的企业集团,从而增强经济的竞争实力”。社会资本的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信任和社会网络。“这两种基本形式是相互依存的:信任在社会网络中产生,又是社会网络的“软件”;社会网络是信任生成并发挥作用的基础,可以说是“硬件”的支撑。”按照这一恰切的比喻,中国传统的“五伦”,其实即是所谓的“社会网络”,而说明这五种人伦恒常道理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无一不是“社会网络”赖以正常运行的软件。对国外学者判定中国社会属于“低信任”社会的观点和误解,进行了分疏和批驳。也以其理论为借镜,发现我们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以现代西方理论为参照系,对包括诚信在内的传统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和分疏。儒家十分重视诚信品德。但诚信不是中国唯一的和最高的价值取向,在中国还有比诚信更高的价值原则,那就是仁义,信守承诺,必须以是否符合仁义作为标准。不独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信、义是应该贯穿交互于五伦的每一伦之中的。五常之中的仁义礼智信,五者也都应该是以仁德为统领而又必须互包互融的。不然就会事与愿违,走向事物的反面。进而分析了在仁德准则下,守信与违约的法理性依据。

诚信危机的救治之道:1、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要求就是诚信。为在市场经济求生存并进而求发展,就必须遵守这一竞争的规则;同时这也是符合价值规律的行为。2、以五伦为基本构架的社会网络,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增加“第六伦”,即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群我伦理”。“群我伦理”是由李国鼎先生首先提出的。本文则进而论证了其可行性。3、推行伦理教育和健全法律的同时,强调恢复道德评价系统的必要性;以及加强与之配套的制度性建设,以强化社会“惩恶扬善”的自净化功能。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