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语文版教案 >> 语文版八下 >> 语文版八下二 >> 教案正文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设计3
          ★★★
【字体: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设计3
作者:韦盛海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18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1.熟读诗歌,掌握其主要内容。 2.体味诗歌的内涵以及外国诗歌的语言特色。

B 过程与方法:教师对创作背景稍加介绍,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疏通文意,最后通过讨论,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C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D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让学生朗读作品,体味诗歌意境和语言风格以及诗人的感情。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

难点:与诗人情感达到共鸣,体会作品深意。

E教学突破: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西方诗歌的特点加以介绍,突破东西方诗歌的理解隔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F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对作者的生平及作品背景应有足够的了解。2.查阅资料,了解东西方诗歌的异同点。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字词,标记疑难处。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介绍背景,导入 1.了解东西方诗歌的异同

2.组织朗读 2.朗读诗歌,体会文意

3.深入分析 3.体味诗歌深层含义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 4.完成练习



一、介绍背景,导入

1、师:与前面几篇诗歌不同的是,本文是一篇外国诗歌,大家看标题,《樵夫,别砍那棵树》,这个题目与前四篇诗歌有何不同呢?

这个标题是一句话,且较为直白,一看题目就知道该诗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2.介绍作者生平及诗歌背景,对东西方诗歌的异同要详加介绍。



二、组织朗读,体会文意

1.范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感情。 1.听教师朗读,感受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感情。

2.抽几名学生分段朗读,并加以评析。 2.分段朗读。



三、深入分析

1.师:通过朗读,这首诗的大意同学们应该知道了吧,谁能讲给我们听听?2.师:作者在诗中多次请求樵夫别砍那棵树,作者为什么对这棵树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它对作者来说就那么重要吗?抽多名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1.生: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老树深厚感情,请求樵夫手下留情,不要将它砍掉。2.积极参与讨论,理清诗歌的层次。生:老橡树在诗人笔下成了诗人及其家人的庇护者,是他们欢乐的源泉,是过去美好年华的承载者,怎能忍心让人砍掉。

3.师:这首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3.细读课文,划出拟人语句。



四、完成练习

1.组织讨论:这首诗发表于一百七十多年前,现在有些环保主义者把它当作是宣传环境保护的诗加以宣传。它的主题仅仅是环境保护吗?

点拨;该诗不仅倡导了环境保护,它还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同时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

2.导入课后思考与练习二,指导学生品析重点语句。

3.指导完成随堂练习。



五、本课小结:本课分析了东西方诗的异同,使学生对诗歌的特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本诗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对诗歌蕴含的深意进行了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六、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环保问题已成了当今世界一个共同性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在当今形势下,我们该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七、练习设计

1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遮蔽 参天 心弦 拯救 无所事事 嬉戏

2:诗中的前几段将老树都称为“它”,到了最后一段则改为“你”,这表明了什么?



教学反思

1.诗歌绝大多数都是适合朗诵的,虽然本文是翻译诗,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定的

韵脚,提醒学生朗诵时注意。

2.这是首内涵丰富的诗歌,学生们很难领会其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注意引导。



【作者介绍】乔治·珀金斯·莫里斯(1802—1864)是个记者、诗人和戏剧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是他最著名的还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一首就是《樵夫,别砍那棵树》,;该诗自1830年第一次发表以来一直很流行。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对这首诗十分珍爱,它既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这首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运动之前,把它作为表示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