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3、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教学难点: 
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多媒体出示一幅有关威尼斯的图片,对蓝蓝的威尼斯产生初步认识,引入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3)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3、感受威尼斯:伴随许志安的《威尼斯》的歌,欣赏水城威尼斯的图片。 
4、思考:作者为什么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 
明确: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而且写出了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蓝色不仅突出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它是和平、宁静、友谊的象征。 
5、分析文章结构: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一(1-3)概括介绍威尼斯的面貌和历史。 
二(4-6)展现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 
三(7)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6、试着找出课文中都用了哪些比喻句。 
例如:(1)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2)18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联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7、如何概括本文 的中心思想?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8、课外拓展:认识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欣赏苏州的有关图片,课外搜集有关资料,比较威尼斯和苏州的异同。 
作者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