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综合性学习 >> 教案正文
《地方小吃调查》活动方案
        ★★★
【字体:
《地方小吃调查》活动方案
作者:陈建平 伍军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6

一、活动目的:

       通过对地方小吃调查的活动,使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对中华文明古国发展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地域差别等事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帮助。有助于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国粹精华,使世界各族人民对中国这个世界文明古国为什么有浓厚的兴趣作正确的回答。

二、活动形式:

       由资料收集转向教学主题班会形式。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模式,充分突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言,事事了解,颇有收获。    

三、活动器具:

       由学生自备一至二种地方小吃样品,或由学生自制一至二种地方小吃样品,还可以自己从网上查阅打印的资料或图片。室内投影仪,实物电视探头。    

四、活动时间:45钟~60分钟。

五、活动过程:

老师:通过前面阶段的布置,同学们明确了这次活动的主题,带来了许多样品和图片,表现了同学们对《地方小吃调查》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这也是本次活动良好的开端。现在我宣布本活动开始。

同学A:小吃是指餐饮业厨房里现做现卖的、以米面类原料为主的、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一大类食品。

老师:回答得很正确。现在请同学们列举这类小吃的例子来详细展开讨论。

同学B:我对小吃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市场上作为早点的点心大都是小吃。如无锡有名的小笼馒头、三鲜馄饨、龙凤大包。还有街头流行的兰州拉面、烤羊肉串、油炸薯片等都是小吃,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小吃。

老师:刚才的同学列举的例子很形象、很生动。下面再请同学来谈一下:你最喜欢的小吃是什么?为什么?

同学C:我最喜欢吃兰州拉面、烤羊肉串。因为我爸爸是北方人,在家经常弄这种小吃慰劳我,长期以来,我也喜欢上了这类小吃。

同学D:我最喜欢吃鲜肉粽子、四色汤团。因为我姥姥是苏州人,特别喜欢制作这类小吃。小时候我常住在姥姥家,经常吃这些点心,成了瘾,现在再也无法把它忘却。

同学E:我最喜欢吃小笼馒头、三鲜馄饨。因为我从小住在崇安寺附近。小时候爷爷在星期天经常带我去百年老店“王兴记”吃这类小吃,使我对它有了兴趣和爱好。至今一想它,仿佛那种香、鲜的味道已经进入我的味觉、嗅觉。感觉不要太好哦?……

老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对以上问题作了很充实的解释。在发言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他们对地方小吃的爱好都是从小就被感染的,并且都是受家庭、亲人的影响形成了这种爱好。下面请大家是否可从刚才同学发言中联想出地方小吃与历史、地理、自然环境有什么关联?

同学F:刚才几位同学回答他们爱吃的地方小吃,基本原料及烹制方式有所不同。并且流行地域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兰州拉面,从字面上看就是西北地区的著名地方小吃。它代表了当地的物产、农作物的种类。地方小吃的品种也说明了地方小吃与地域、自然环境、民族风俗有关。

同学G:同学F说得很好。我居住在江南水乡,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为祖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人以汉族为主,主食为大米及大米制品。所以像粽子、团子这类小吃便成为江南水乡人民的主要风味小吃。无锡的丰收糕团店、穆桂英点心店就是这类小吃的主要制作名店。每逢端午节、冬至节,店门口常常排起长队,说明了这类小吃已成为江南水乡子民喜爱的食品。

同学H:我也补充几句:地方小吃还与当地从事的职业有关联。如西北内陆地区,雨水稀少,地表以草地为主,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劳动形式以流动性为主,常制作一些耐饥的食品及以牛羊肉为主的风味小吃作为自己的主食,长久以来,在地域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同学I: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分布着56个民族。各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由于从事职业的因素,养成了喜爱某种小吃的习惯。经过了一个漫长历史过程,就形成了以民族、地域为主的风味小吃群体。这也和我国烹饪上的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一样,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所以,地方小吃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以至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根本原因。

老师:刚才大家讨论很热烈,涉及内容出于我意料之外,说明同学们在活动前有着充分的准备。希望能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在学习中也能坚持这种学习习惯,定能使我们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在世界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中国文化的组成中有一个极重要的部分就是——饮食文化。地方小吃也是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牡丹,既有浓厚的文化滋味,又有子民的亲切依赖,有史以来,便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各个地方,各有特色小吃。它们的区别,有着多种原因。既有地理环境的因素,又有民族风格的因素,既有劳作的因素,又有自然条件的因素。充分反映了一个泱泱大国地大物博的特色。从地方小吃中,我们了解了民族特色,了解了地理、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涉及了历史、地理、生物、民间传说等多学科的内容,对同学们知识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大帮助。

     让我们从小就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吧,在我们今后工作的各自岗位及地理环境中,努力呵护、努力培养中国的地方小吃这株奇葩,让它在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茁壮成长,越开越鲜艳。

现在我宣布:活动到此结束,同学们互相品尝各自带来的小吃,享受一下活动后的喜悦,保持各自的好心情,在学习上再立新功。

六、活动效果评估:

     由于活动的题材源于生活,且每个学生每天几乎均与之有缘,所以活动气氛热烈、活跃,参与率几乎为100%。并且由于准备时间长、信息充足、资料准备量多,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图文、实物并茂的素材,使一些平时对地方小吃不甚了解的学生开了眼界。同时,采用发散性思维方式,联系地方小吃形成的历史原因及进程,重温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辉煌阶段,对各种各类地方小吃赋予了历史、地理、自然条件及居住地风俗的活力,使地方小吃的讨论由浅入深,不断向纵深发展。本来对东、南、西、北、中部地区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不甚了解的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联想丰富。并由此进一步对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的了解起了无形的加深作用。对各族人民由饮食文化、风俗习惯而潜移默化形成的民族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拥有56个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为世人所共识。

     初一的学生,处于对知识强烈探索的阶段,经常搞这些活动,对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既然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既然是能使学生知识的视野拓宽的活动,我们应该经常进行。并在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事事处处为学生的知识拓宽和技能的提高着想,真正做到寓乐于活动之中,寓教于活动之中,寓收获于活动之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自发地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自豪。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教案
    没有相关教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