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峡》教学设计9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26 9:44:57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总体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2、 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 3、 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4、 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二、 教学重点: 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 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 教学手段: 图片投影。 五、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我们中国河山壮丽,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你都对哪些景观有了解呢? (由全国各地的自然风貌引入对三峡的了解、向往) 出示三峡投影片。 二、 整体感知。 1、 请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作者,读谁字音。 2、 请学生介绍作者、作品。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 出示生字投影片,让学生注音。 quē zhãng xī xiāng sù yǎn zhǔ 阙 嶂 曦 襄 溯 属引 4、 学生练习自读,并进行指导,达至熟练。 三、 文意理解。 1、 小组共同解释文意,教师答疑。 2、 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释重点。 <1>词语: 自;阙;嶂;曦;至于;襄;沿;溯;或;虽;以;疾;湍; 漱;良;肃;属引; <2>句子 ①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熟练解释词,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指名四位学生各背一段课文,然后齐背。 二、 分析课文。 1、 讨论: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并板书: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 夏:急 水 春冬:清荣峻茂 秋:哀婉凄异。 2、 体会本文语言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1)动静结合。 (2)有张有弛。 3、 再次齐读课文,读出韵味。 三、 作业:搜集描述三峡的其它文学作品,小组交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