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爱莲说》教学设计2 |
作者:周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9 20:00:2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 导入 图片结合诗:杨万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些是关于荷花外形美的,引出荷花的品质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二、 关于文体“说”和周敦颐的简介。(课件显示) 插入《爱莲说》的来历。 三、 解决生字词,然后朗读课文。(课件显示) 四、 听配乐朗诵范读。 要求:注意字音,停顿,抑扬顿挫。 五、 学生翻译课文,教师补充、修正,指出文中的重难点。 六、 整体框架 菊 隐士 惋惜 正 衬 生长环境 莲 君子 赞美 体态香气 托物 反 衬 风度气质 言志 牡丹 富贵者 讽刺 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1、 莲——作者把莲比喻象征什么?作者对莲的态度?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2、 除了莲以外,作者还写了什么?它们象征什么?作者的态度? 插入菊花、牡丹的品质(课件显示) 3、 课文是关于《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插入衬托的写作手法(课件显示) 4、 作者是单纯写莲花吗? 引出“托物言志”。 5、 作者“言”的什么“志”? (课件显示)莲花 对应 人的品质 七、 探讨: 文章一开头就说“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可爱者甚蕃”,为什么单单用菊花、牡丹作为莲的衬托呢? 明确:花的象征意义,抓住典型。 八、 探讨·延伸 单纯的就花而言——喜欢哪一种? 现实生活中哪一种花 结合花的象征意义——又喜欢哪一种? 更能适应社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