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16 |
作者:lily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4 14:32:41 文章录入:兰花小馆 责任编辑:蓝星 |
|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自主阅读,区分联想和想象,并学会运用(教学难点) 3.感悟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开创美好未来的决心(教学重点) 课前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画圆,谁能来帮我?推荐一个人吧。 学生上来帮忙 画得真好!有些东西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却最能体现功底。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那你看到的是什么? 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刚刚同学们丰富的幻想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果然是多姿多彩的。知道我想考你们什么吗? 想像力 只是想像吗?刚才你从这个图形想到了( ),是为什么? 有相似之处 这个思维过程被称之为联想 现在能够区分联想和想像吗? 想像是要加工出新事物 2.说到联想和想像,我们语文书上有一首诗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征。有人知道吗? 出示: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3.接触过这位诗人吗? 结合文下注解 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赏析诗歌 (一)朗读体会 1.听读欣赏 播放视频,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诗歌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优美、想像丰富(如果出现在这里就区分联想和想像) 2.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给我们听一听? 其他同学评价,你愿意试试吗? 读得好,那就聘请你做朗读指导老师,大家一起读,你来点评 提出意见或肯定 (二)了解内容 1.看来大家已经进入诗的意境当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街灯、明星、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 [2.这些景象是如何出现在作者笔下的?借助联想和想像(区分)] (三)进入情境 1.多么令人神往的世界,想去看看吗?你们不妨默读课文,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张开想像的翅膀,去那天际遨游一翻。最好,前后几个人一起,这样就可以交流看到的景象了。 同学讨论 2.看同学们如此兴致勃勃,谁来做我们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介绍。 同学发言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 3.可是我所了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是这样的呀 请人回忆神话故事,那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4.可作者塑造的世界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美丽、富裕、自由、幸福 (四)理解主题 1.他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2.很多时候,要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必须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1年,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吗? 那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课前发给大家一篇诗作《死水》,那时与郭沫若同时期的诗人闻一多的作品。他以“死水”比喻当时中国的现状,读一读,体会体会。 同学朗读诗歌 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 黑暗、腐朽、丑恶、令人绝望 那郭沫若描述如此美好的生活是何用意? 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书) 3.体会到了两位诗人寄托在诗中的不同感情吗? 闻:对社会的绝望 郭:充满希望,渴望新生活 诗人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因为我们都正幸福地生活着。 4.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郭沫若,感谢所有中国人那份永不放弃的期待。因为期待,才会努力开创新生活!你们有吗? 5.回到课文中来,在朗读中读出向往、读出坚定的信念。 请人读 突出重音 齐读 三、作业 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切愿望,课后,请张开想象的翅膀,以诗歌的形式写下你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