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流程 、
一、查预习情况。
1、注音:
芦苇(lú)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 2、解释: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二、导入:
1、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2、导语:
我们以营养含量判定食物的优劣;以产品的质量判定一个企业的优劣,那我们用什么去判定一个人的高贵与否呢?健康状况?经济收入?文化水平?还是其他什么标准呢?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 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明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②概括证明论点时所讲的道理及所列举的典型事例。
明确: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和许多青年画家
2、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组织文章的,试理出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各段的大意:
学生讨论归纳: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三、精读课文:
1、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明确: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作家王尔德的例子。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赞颂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
小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深入探究:
1、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 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
讨论: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 有思想 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2、结合生活见闻说说你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理解(概述事例后要有自己的分析,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五、总结全文
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理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提出论点后稍加阐释,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结合实际表达愿望。
六、课后练习
从自己的记忆里,选取一则“会闪放出动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数30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