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安塞腰鼓》教案设计4 |
作者:秋天的萤火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7 20:23:38 文章录入:chq620 责任编辑:蓝星 |
|
《安塞腰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 2、 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 掌握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调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文字与表演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点击一段安塞腰鼓的音乐) 听,那是什么声音?如此雄伟,如此震撼人心?对,这便是安塞腰鼓,来 自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今天我们将一起踏上那片神奇而又古老的黄土地,去感受一下那雄浑的安塞腰鼓。 (点击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表演的录像) 看到了么,那飞扬的尘土?看到了么,那豪放的舞姿?听到了么,那震耳的呐喊?听到了么,那惊天的鼓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的就是刘成章的著名散文《安塞腰鼓》。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最喜欢的段落 2、让一二位学生讲讲关于安塞腰鼓的历史资料 3、让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自己所喜欢的段落 4、请几位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与大家分享,并说说各自喜欢的缘由 (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朗读作一二点拨,也可让学生点评。此外,对于学生喜欢的理由,教师还可作些引导和挖掘) 5、 三、品味语言,把握修辞 思考:作者是如何让文字与表演浑然一体,读起来如此地激越豪放的? 排比:营造了一种有力的气势,使语言形式与舞蹈内容相统一。 反复:使语言又了一种鼓的韵律,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短句:有力地表现了不可遏制的生命力,读起来铿锵激昂 四、模仿课文,写作练习 1、听一段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以下面任意一个句式为例仿写。 (1)这琴声,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2)每一个音符都……。每一个音符都……。每一个音符都……。每一个音符都……。 2、请几位同学把所写的段落交流一下,教室可请学生点评也可自己作适当点评。 五、小结内容,布置作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