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7 9:27:31  文章录入:hanson_cg  责任编辑:蓝星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 本单元的主题为“人物风采”。所选文章涉及古今中外五位名人。《贝多芬传》(节选)向我们介绍了悲苦中“讴歌快乐”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面》记录了一名普通工人与文学大师鲁迅的一面之缘;《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介绍了为世界建筑史做出卓越贡献的美籍华人贝聿铭;《赵普》一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介绍中国古代一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宰相赵普;“诵读欣赏”选编了诗人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表达了亿万人民群众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对他的无比思念。本单元所选文章,感人肺腑,荡气回肠,颇具艺术感染力。

五篇记录优秀人物的文章,立足于表现人物的风采,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杰出人物的思想、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学习时多诵读,读出感情,有些精彩的片断要能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多体会平易的叙述中蕴含着的深刻内涵。走近这些人物,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生动、形象、细腻的语言,学习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手法。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与阅读教学的内容恰好吻合。建议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会贯通,有机结合。阅读为写作做必要的准备,写作进一步提升阅读水平。“口语交际”的内容为“做一回小记者”。建议此次活动打通课内外界限,可以在校内进行,还可以走出课堂,选择最佳采访对象,明确采访主题。

 

贝多芬传(节选)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翻译作品,大多数学生对文中人物贝多芬了解不多,给理解课文带来一定的难度。建议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仔细揣摩感悟文中深刻的思想内容,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导语设计: 

1从课下搜集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入手,导入课文。 

2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或《英雄》或《命运》的选段,师生交流感受后引入课文。 

3网上搜集维也纳音乐会上演奏《第九交响曲》的盛况,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画外音:古之成大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贝多芬在“悲苦”中制造的快乐的人生。 

二、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感知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准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品味出作品的妙处。要求能读中悟,悟后读,把感悟、理解、欣赏统一起来。 

1借助工具书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全文,师生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并提出问题。 

2师生共同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可采用范读的形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文中强烈的抒情色彩——歌颂贝多芬为追求崇高理想与命运抗争的气概及其高尚的道德情怀。 

思考: 

3师生讨论、解疑。 

三、师生共同研读精彩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57两段明确: 

这两段文字分别写《第九交响曲》主题的深刻,乐曲表现形式的丰富以及这部巨作的巨大的影响力及感染力。作者的笔法细腻而传神,叙述、抒情、描写及议论浑然一体,层次清晰,气势磅礴。引导学生在独立品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合作,挖掘这两段文字的深刻含义和精妙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可逐字逐句地赏读、感悟。 

四、再读全文,第二次播放《第九交响曲》,体会交响曲中蕴含的作者追求欢乐的情感,并感受贝多芬的伟大人格及与命运的不屈抗争。 

[教学设计B

采用比较阅读法与音乐欣赏法相结合。 

创意说明:通过对两篇同写贝多芬文章的品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加深对这位音乐巨人的伟大人格的认识与了解,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陶冶性情都有益处。另外还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更直观地体会伟人的情感,更全面地了解作品。 

1导语可同上。 

2认真品读两文,说说两篇文章写作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体会两文中作者蕴含的情感。 

3学习两文调动各感官描写音乐的方法,听一段乐曲,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写一篇小文章。字数可不限。 

4推荐比较阅读篇目:罗曼·罗兰的《不朽的贝多芬》。 

 

不朽的贝多芬

    他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1927326日)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仿佛在他和大自然不息地沟通之下,他竟感染了自然底深邃的力。葛里巴扎对贝多芬是钦佩之中含有惧意的,在提及他时说:“他所到达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犷野与古怪的原子混合为一。”舒芒提到《第五交响乐》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他的密友兴特勒说:他抓住了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目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二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学生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那帕脱的哪一场战争,奥斯丹列兹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都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教学设计C]专题讨论法 

创意说明:此设计意在培养学生以教材为立足点,利用广阔的语文资源,加深对作品主旨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更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是对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资源的一次锻炼。 

1导语设计:  

贝多芬1824年在音乐之都的首演盛况已经过去近两百年了,但是《第九交响曲》却已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在这两百年中,几乎所有的音乐家、作曲家都被这部宏伟的作品所倾倒;更有无数的听众被这部作品带来的音乐哲理及非凡的音乐气度所感染!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欢乐颂》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 

2师生共同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包括音像资料),谈体会,交流感受。 

3认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贝多芬的品格。 

4梳理自己对音乐大师的认识,提炼观点,以“走近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为题,写一篇讲演稿。课上汇报表演。 

5以贝多芬为主题,编辑一份手抄报,班内展览。

[资料整合平台]

音乐家对贝多芬及其作品的赞美。 

“我从来没有像对这首交响曲那样入了迷。”——舒曼 

“贝多芬最伟大的创造是什么?不就是《第九交响曲》吗?这是一幅世界历史的图画。”——斯塔索夫 

“贝多芬完成了这部作品,就可以死而无憾。”——柏辽兹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登峰造极的作品,我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贝多芬之后在交响乐领域是不可能有任何什么新的和重要的作为了。”——瓦格纳 

 

一面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课内容比较浅显、直白,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巨人的仰慕和钦佩之情,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仔细地阅读,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领会描写人物时不同距离的观察角度的写法。《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导语设计: 

11935年,中国文坛上一颗巨星殒落了,山河动容,举国悲恸,在悼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一位电车工人回忆了四年前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带着缅怀的心情走近鲁迅的世界,感受他的伟大人格魅力。 

2从学生学过的小说《社戏》入手,导入课文。 

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启发学生在深入阅读思考的基础上,了解文章标题“一面"的作用,揣摩文章的思路。

三、重点研读“我”与鲁迅先生见面的部分,明确作者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准确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以刻画鲁迅的外貌为重点,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明确: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清晰起来。(学习时重点引导,把阅读欣赏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四、注意重点词语、句子的揣摩和把握,体会词语强烈的感情色彩。用批注法,在一些关键处作提示。教学时,宜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体会加点字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也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此环节可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三”进行。 

[教学设计B

可采用比较阅读法。 

创意说明:本文内容容易理解,情节比较生动,教学中不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感悟为主。由于写鲁迅的作品相对较多,可课下广泛搜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阅读,可与本文做比较欣赏,同学间还可相互交流阅读材料,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导语设计可同上。 

二、反复诵读全文,体会作品写人的特点及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情。(此环节可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三、比较阅读。

例文一: 

这年(1932年)初夏的一天……北四川路上虽然还到处残留着"一·二八"的痕迹,但是来往的行人却已经并不寥落,电车的三等车厢里挤得满满的,几乎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车停在老靶子路的时候,夹在一群人当中,挤上一个矮矮的老头子来,褪色了的灰布长衫裹着瘦小的身子,蓬乱的短发里夹带着不少的白丝,腮很削,颧骨显得有点高耸,一横浓密的黑须遮住暗红的上唇。他挤进了三等车厢,就屹然地站立在人群当中,虽然矮小,却显得倔强;明锐的眼光时时扫视在同车的人们的身上,时时又定定地瞪视着远方。 

这平凡又异样的形象姿态,总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似的,而且很熟悉;但是究竟是谁呢?

…… 

直到我下了电车,走进内山书店杂志部,才猛然想起:“这是鲁迅先生!”

例文二:见“资料整合平台”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明确:三段写鲁迅的文字,侧重各有不同。 

《一面》通过鲁迅“瘦”的外貌,逐层深入地揭示鲁迅的战斗精神。 

例文一把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与对鲁迅的人物评价放在一起。写出了先生的“屹然”“倔强”“明锐”“平凡而又异样”。 

例文二通过日常琐事来反映鲁迅性格。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鲁迅的仰慕与崇拜之情。比较三则短文,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比较分析,感悟。培养学生自行领悟作品的能力。 

[教学设计C]专题讨论法 

创意说明:通过搜集、阅读与鲁迅有关的资料,对鲁迅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做一期题为“我心目中的鲁迅”的专题课。这一设计适合阅读水平及写作水平较高的班级。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导语设计。

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品读,你对鲁迅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现在,亮出你的观点,再次感受鲁迅。 

二、抽签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提出要求:每人3分钟之内,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达,力求准确传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自然流畅地说话,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三、选出五名学生为表现最佳奖。评选以步骤二的要求为准。

[资料整合平台]

(1)推荐鲁迅的作品: 

《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南腔北调集》《二心集》《坟》《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 

(2)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鲁迅先生是陪客人到夜深,必同客人一道吃些点心,那饼干就是从铺子里买来的,装在饼干盒子里,到夜深许先生拿着碟子取出来,摆在鲁迅先生的书桌上,吃完了,许先生打开立柜再取一碟,还有向日葵子差不多每来客人必不可少。鲁迅先生一边抽着烟,一边剥着瓜子吃,吃完了一碟,鲁迅先生必请许先生再拿一碟来。 

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种是白听子的,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白烟听放在鲁迅先生书桌的抽屉里。 

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照样放在抽屉里。而绿听子的永远放在书桌上,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着的。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稍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来管理家务)。 

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课的训练要点定为:(一)速读练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二)复述训练,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件,分别按课文安排的顺序或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复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速读的要求,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阅读较长篇幅的文章,尤其是内容浅易的记叙文,可从训练默读入手,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标》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把握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也有一定的要求。复述训练则重在考查学生能否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导语设计。

1网上搜集贝聿铭在世界各地设计的优秀的建筑作品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然后,师生共同以尊敬的心情,走近世界建筑大师,了解他不平凡的一生。 

2在北京长安街,有一座雄伟的建筑引来了无数人的目光,它显示出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令世人瞠目不已,这建筑便是出自贝聿铭之手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建筑大师在设计方面还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被抒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中,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1985年,他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这样一位集无数荣誉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却有着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的伟大人格。(三个导语的设计侧重点不同:第一个是从感官的刺激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个和第三个导语都是以先“声”夺人的方法,引发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本文。) 

二、速读全文,归纳出各小标题的主要内容。 

做快速阅读的指导,即:不指读,不出声,不回视,眼光沿书的中轴线左右移动,视幅要宽…… 

三、速读全文后,复述每个小标题的主要内容,提出复述课文的要求。可以大胆地剪裁,复述不是概括大意,也不是背诵课文,是把原有的材料取舍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出来。这也是对学生重新组织构建语言模式、处理阅读信息能力的一次锻炼。 

四、体会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综合运用。 

五、课文的标题是“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如果只看标题会以为写的是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但课文记叙的却是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藉华人贝聿铭的事迹。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明明是写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物,为什么说“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呢?此问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探究贝聿铭的思想根源——爱国。 

[教学设计B

采用比较阅读法 

创意说明:本文篇幅虽长,但叙述事迹平白如话,容易理解,建议使用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写法上的特点(如:记叙、议论、描写、说明相结合的写法),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 

比较步骤:①出示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②认真读两篇文章,找出两文写人叙事的异同点,字斟句酌体会两文不同的写作风格。 

[教学设计C

扩展联想阅读法 

创意说明:本单元前面三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外名人三人,了解了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及他们的伟大人格,课下可以借助网络或其他渠道阅读记录名人事迹的文章,增加阅读量,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以期受到更多的教育熏陶和感染。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尤其强调和提倡的。 

在认真研习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更广阔的阅读。教师推荐阅读篇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及兴趣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必要的指导,不可放任自流,走马观花,又不可约束过多,畏首畏尾,导致收获甚微。如:做摘抄,写札记,写读后感想等。[资料整合平台]

1推荐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

2推荐阅读书目:《地质之光》《名人传记》《拿破仑传》《名人传》或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赵普

 [教学设计ABC

创意说明:本文选自《宋史》,是一篇文笔凝练、较易理解的文言文,建议学生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大意,领会文章的主旨,在了解名人事迹的过程中受到人格的熏陶,促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要求。 

一、导语设计:由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读懂课文,用发现问题法进一步探究,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体会赵普这位一代名相的品格。 

三、推敲文中词语的使用,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说说赵普的性格。如“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竟日”“复奏”“又以其人奏”“普颜色不变”“复奏如初”等言辞恳切的语句,揣摩赵普的“勤学善思”“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品格。另外可以通过字斟句酌,感受史实类作品准确、精练的语言。 

四、可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做比较阅读。 

[资料整合平台]

赵普简介 

赵普(922-992年),北宋大臣。字则平。祖为幽州蓟(今北京西南)人,迁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再迁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密使,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起任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选拔各地精兵充禁军,削弱地方武力;实行更戍法,经常变换军队防地,使兵将分离等。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992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诵读欣赏

 教学建议: 

1本文是一首现代抒情诗,内容浅显,但感情炽热浓烈,语言琅琅上口,极富感染力,引导学生采用诵读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本文。教师引导、点拨,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技巧,更好地体会作品中深深的思念之情。读是基础,赏是感情的提升,读读赏赏,赏读结合,既不能只读不赏,又不能只赏不读。争取当堂熟读成诵。 

2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缅怀总理的诗作。进一步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增加积累,扩大阅读,提高自己的读赏能力。 

3如果课堂欣赏的气氛比较浓烈,可以布置课下形成一篇鉴赏性的文字,积累自己的感悟。 

4可在课前导入上下些功夫,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 

例如:A用多媒体展示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记录片,把学生带入对总理的缅怀之中。 

B197618日,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亿万人民无限爱戴的周恩来总理离我们而去。联合国破例地为他降了半旗,这是其成立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周总理的伟大人格为世界人民所仰慕。今天我们带着一颗缅怀之心来欣赏一篇纪念他的文章《周总理,你在哪里》。 

 

口语交际

 [中心]做一回小记者 

[情境]围绕社会、学校、家庭的热点问题,自选题目。 

例如:①初中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②娱乐活动与学习的关系;③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给你的启示;④你认为最好的老师应是什么样的;⑤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偶像;⑥如何增强中学生的抗挫能力;⑦你心目中的家长形象。此设计是针对“课标”提出的“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实践]

1确定采访主题(这里指的是为什么进行采访) 

2确定采访对象(根据主题来确定采访对象) 

3确定采访内容(采访时要提出的问题) 

4态度要认真、诚恳、谦虚,尊重对方,相信对方。让被采访人做到畅所欲言。 

5作好采访记录(采访记录是写采访报告的依据)。

 

写作

 [中心]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方法]

一、细致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 

人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有别于其他人的地方。着力地渲染与刻画,便会塑造出一位颇具个性的人物。

二、确定观察的角度,按一定顺序描写。 

观察人物时,要确定好观察的位置与角度,可从不同的角度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进行描写,逐层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而写出人物的个性。 

三、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通过记叙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是写人的基本方法。人物的思想境界和优良品质,往往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反映出来。记叙的事例愈具体生动,就愈能突出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①以事写人,要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②以事写人,要力求把事例写得生动形象,清楚而又具体。 

[题目]

我记忆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本单元四篇课文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画面,让人们体味了童年生活的酸甜苦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示了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三颗枸杞豆》教育青少年要以现在为起点,抓紧时间,勤奋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写出了孩子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柳叶儿》回忆了童年时代抢、吃柳叶儿的无穷乐趣,让人品味出其中“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学习本单元,应该重视朗读,在朗读中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从而引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理清写人记事的线索;扩展课外阅读,写出自己童年生活的趣事。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劝告”。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让大家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所学到的劝告方法,达到培养、提高劝告能力的目的。

  【阅读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景色描写形象细腻,事情记叙完整生动,人物描摹惟妙惟肖。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些特点,学习本文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组织学生听课文朗读磁带,并讨论下列问题:

  1.从课文标题和文章看,全文写了哪两个地方?作者对这两个地方各是什么感情?

  2.文章的过渡段是哪一段?全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2)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

  (3)“雪地捕鸟”这一情节,哪些动词运用得准确、生动?

  (4)“美女蛇”故事的插叙有什么作用?

  (5)离开百草园,作者的心情怎样?这一小节(第9小节)的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文章第一部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方方面面。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1011小节,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我”对先生的敬重之情,并找出相关的词语进行分析。

  2.学习课文第12节至文章最后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写了几件事情?

  (2)写大家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去自寻乐趣,除了表现孩子们的天性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

  (3)哪些内容的描写表现了封建教育的陈腐与失败?

  四、课后练习。

  1.认真朗读并背诵课文第2小节,体会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

  2.通读全文,请说出你所认为的作者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说明理由,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趣事,将自己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进行了比较。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理解课文,找出作者童年时代的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教学步骤: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使用对比手法的内容。

  1.两种不同生活环境的对比,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一个是“乐园”,一个是“最严厉的书塾”。

  2.三味书屋和书屋后面的小园的对比,小园虽小,却是一个自由的天地。

  3.先生入神读书和儿童们偷偷游戏的对比,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

  二、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手法的作用,分析“我”的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1.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2.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乏味吗?“我们”在三味书屋也能够寻找到哪些快乐?如果你是鲁迅先生的同学,你的乐趣是什么?

  3.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为了表现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4.综合全文来看,“我”的乐趣表现为对自然奥秘的探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三、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童年时代的乐趣是什么。

  四、课后练习。

  以“我和鲁迅先生比童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集,学习本文时,可以将《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文章引入课堂,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白作者童年时代对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对旧式教育的厌弃。

  教学步骤:

  一、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l.作者童年时代的追求是什么?他的兴趣爱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童年时代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

  二、组织学生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文章,分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是什么事情让“我”对阿长“发生新的敬意”的?由此可见,“我”的兴趣表现在什么方面?

  2.在《五猖会》中,“我”在看戏前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什么事情让“我”对看戏失去了兴趣?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心情的语句。

  三、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同样是写读书生活,为什么人物的兴趣和心情有巨大的差别?主要是因为读的书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不能适应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资料整合平台】

 

三味书屋的先生

   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年),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他20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192973080高龄去世,整整教了60年学。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以免外国人骗钱。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先生的家属保持联系。课文中,鲁迅刻画、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感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决非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

  课文扩读材料:

 

思,在百草园

 刘绍棠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熙熙攘攘,脚步早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百草园的草呵,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使用建议:

  本文没有过多地去写百草园里有无限趣味的景和物,而是着力于从瞻仰鲁迅故居和探访百草园中,理解岁月,品味生活。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捕捉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感受,然后展开想象,把情景、哲理、虚实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三颗枸杞豆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一篇文质优美的好文章,应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美感;琐碎地讲解字词句的含义,会破坏文章的整体美。本教学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讨论的学习方法,体会文章写景的方法和作用,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学会描写景物,感悟景物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能留意文章中景物描写的语句。

  二、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

  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1.再次朗读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

  2.“我”的成长与生活的环境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3.体会景物描写融注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

  (l)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载体体现景物的特征。

  (2)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

  (3)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融注人物情感。

  四、通过投影仪、视频展台等电教仪器,展示画面,让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的训练,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力求语言的生动、优美,在景物描写中注入人物情感,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活动,具体了解人物形象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益。

  教学步骤:

  一、学生通读课文。

  二、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三、进行课堂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主持人、三叔、“我”,进行现场采访。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三叔年轻时的理想是什么?

  2.三叔的理想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3.三叔对自己的一生是如何评价的?

  4.三叔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5.“我”童年时代的爱好是什么?

  6.是什么事情让“我”幡然醒悟,从此刻苦努力的?

  7.三叔的哪些话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让学生回忆搜集有关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莫等闲,空白了少年头。

  ……

  五、布置作业:以“珍惜青春”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文的语言含义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有深刻含义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刻内涵,明确本文所要表达的“珍惜时间”的主题;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努力成才。

  教学步骤:

  一、泛读课文,了解“我”童年时代的淘气的种种表现。

  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写到太阳的几句话,并考虑下列问题:

  1.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

  2.“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住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你“想到”过要捉住太阳吗?

  3.“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

  4.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

  三、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三个“O”的含义,以及这三个“O”对“我”的影响。

  四、引导学生赏析朱自清的《匆匆》片段,体会这篇散文所表达的思想主题。

  五、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看看自己有没有浪费了青春年华。

  【资料整合平台】

  关于“夸父”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课文扩读材料:

 

匆 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时候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中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使用建议: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主题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三颗枸杞豆》中的三叔和《匆匆》中的“我”都流露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劝勉人们珍惜时间。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风格的不同,体会修辞手法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生动、风趣的散文,作者用五个片段记叙了一个“小男子汉”成长的经历。本教学设计的目的着眼于阅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泛读和精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人物性格,使学生对“男子汉”性格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步骤:

  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可以设计下列问题:

  1.文章由几个部分构成?

  (开头语、主体部分、结束语)

  2.主体部分的五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都是用“他”开头,强调了“小男子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再读课文,体会文章主体部分前四段所写内容。

  (一、二两段通过吃食物、去少林寺、对爸爸的崇拜和思念等事情,表现了一个男孩子的个性特点;第三部分通过写不让人搀手和要自己买东西的事,表现了“他”对独立的要求,一个要求独立的男人的性格已初现端倪;第四部分分两层写“他”流泪的情况,表现了“他”的刚强,“一条男子汉”的形象已经显现。)

  三、精读课文主体部分第五段内容,可以设计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件事情?

  (上托儿所和回安徽两件事)

  2.这一部分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勇敢、沉着、刚强、成熟)

  3.这一部分和前面四部分有着怎样的联系?

  (这一部分是前面四部分的延续,也是对“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男子汉”气概的高度概括,在这里“一条男子汉”的形象更加鲜明)

  四、课堂讨论。以“我心目中的男子汉”为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请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五、布置作业。

  回家请爸爸妈妈讲述你小时候的故事,把它记下来,复述给大家听。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文的语言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欣赏和积累,达到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教学的目的。

  教学步骤:

  一、通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二、词语积累。

  螺旋 恍惚 嗫嚅 倔强 风靡 胆怯 嘱咐 沮丧 脸颊 妨碍 陌生 济济 轮廓 潦草

  三、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进行语言积累。

  1.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风趣幽默的语言。

  (1)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个小笼包子。

  (2)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十分逗人。

  (3)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4)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5)当别的孩子们哭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哭。哭声嘹亮,并无伤感,似乎只为了参加一个仪式。

  ……

  2.找出文中语意含蓄的语言。

  (1)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

  (2)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

  (3)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地成长吧!

  ……

  3.体会上述语言的生动。

  四、复述课文。指名复述课文部分章节内容,要求语言风趣生动。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男子汉”气概的孩子,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篇教学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导入:上学期我们学过了《伟人细胞》《皇帝的新装》等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们面前的呢?原来,作者是通过生动的故事,从不同方面详细地描写人物形象,让我们如见真人。今天,我们学习的王安忆的这篇《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非常生动的文章,我们来看看,女性作家王安忆是如何细腻地描写人物的。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你觉得本文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简要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3.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会如此丰满?

  二、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描写人物常用的手法。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2.本文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三、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文中对“男子汉”进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要求:

  1.为每一种描写找出l2个例句。

  2.简要说说这些例句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亲戚家的孩子或门口邻居的孩子,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资料整合平台】

 

女作家王安忆

   王安忆,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后调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等长篇小说。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1998年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课文扩读材料:

 

妈妈,我不让你死

艾伦·兰金

  1980年6月10号的早上,美国得克萨斯州潘翰德尔农场的主人把10岁的儿子洛迪叫到眼前,抚弄着他的头发说:“洛迪,我要出门办事去了,你现在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照顾好妈妈。”

  洛迪点点头。每逢爸爸不在家,洛迪就俨然是个撑门户的男子汉,帮帮妈妈照顾农场和小牛。妈妈海伦不久前做过一次大手术,身体刚复原,不能太劳累。

  下午天气变坏了,海伦开车到学校来接洛迪。回去的路上雨越下越大,当车拐上通往家中的柏油路时,时间已是晚上1035分。这时夹着冰雹的雨猛泻下来,两三米以外便是一片朦胧,当车开到一条小河边时,因河水泛滥,他们怎么也找不到路。海伦将车速放得很慢。突然,车陷进一个坑里,发动机哼了几声便熄火了。洛迪蜷缩在汽车后座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

  借着闪电,海伦看见小河变成了近二百米宽的一片洪水。不一会,水漫上了座位,他们的身体开始感到麻木。不能坐在汽车里等死。母子二人费了好大的力,打开车门下了车,手搀着手想从桥上涉水过河。可是刚一迈步,激流便把他俩抛起来,卷进了洪水,抛过同桥一样高的河堤。

  在黑暗的激流中,海伦紧抱着洛迪的腰不放。他们幸运地抓住了一道栅栏,虽然铁棍的断头将海伦左臂上的一片肉戳了下来,而且露出了骨头,可她死也不松手。时间慢慢过去了,冷水泡得他们浑身麻木,不久,他们抱着的柱子也快被水淹没了,只好转移。洛迪又抱住了一根电线杆,而海伦却被激流卷走了。

  洛迪惊恐地看着妈妈消失在黑暗中。这时他想起了爸爸的话,便放开电线杆去追妈妈。洛迪还不太会游泳,只会“狗爬式”,但他要救妈妈,不能让妈妈死!洛迪游进旋涡,将手伸到正在旋涡里无力打转的妈妈的脖子上,托起她的头,喘着气说:“妈妈,不要紧,有我在呢。”

  就在这一刹那,海伦和洛迪又被卷进激流,洛迪的一只手拉着挂在妈妈脖子上的提包带子,双腿不停地蹬水,空着的一只手不顾一切地划水。几分钟后,他手脚发软了,游不动了,可他想起爸爸的话,便一次次鼓起劲头,坚持游下去。有好几次,他都哭着想:“游不动了,再也游不动了……”可小洛迪并没有沉下去,他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钟头!

  凌晨,洪水将海伦母子冲到了浅水中,他俩没有力气站起身来,只好在黑暗中爬行。海伦无力地对洛迪说:“你一个人往前去吧!找到人再来救我。”可小洛迪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他知道,他一旦离开,妈妈肯定会被淹死。他要守在妈妈身边,他不能让妈妈死。

  天快亮时,洛迪发现了一间无人的空房子,他帮着妈妈爬过去,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差不多不省人事的妈妈拖进屋里,再把地上的一堆草分出一半作“床”,让妈妈躺上去,将另一半盖在妈妈身上,然后,坐在一旁守护着。

  雨停了,洪水开始往下退。天越来越亮,洛迪看见妈妈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左臂骨头露了出来,伤处肿得可怕,满身是血,脸色惨白。妈妈非上医院不可,洛迪叫醒妈妈,搀着她出了屋子,来到了大路上。

  早晨六点半,警察发现了他们,用救护车将他们送到附近的医院。洛迪直到确信妈妈的情况尚好时,才放心地躺上床沉睡了过去。

  198126日,在得克萨斯阿马利洛,美国童子军授予洛迪最高英雄奖——十字荣誉勋章。然而有一份荣誉,外人是不知道的:当爸爸不在家时,洛迪的确够得上“男子汉”这一称号。爸爸,你尽可以放心外出办事,我能很好地照顾妈妈!

  爸爸在笑,妈妈在笑。洛迪呢,也会心地笑了。

  使用建议:

  这篇文章也描写了一位“小男子汉”的故事。可以将这篇文章和《我们家的男子汉》进行比较,在人物描写方面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写了两个不同年龄的孩子,但他们的“男子汉”气概,是不是有些相同呢?

 

柳叶儿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篇教学设计主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这篇叙事散文同样回忆了怎样的童年趣事。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的深刻主题,学习本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配乐朗读,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分段朗读,课文赏析。

  1.朗读文章的第12两小节,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明确本文的线索:“我”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阅读文章第314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几件事情?

  (抢柳叶儿 吃柳叶儿)

  (2)文章第8小节写“我”童年时代的淘气,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爬高摘柳叶儿作铺垫)

  (3)说说文章第10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诗情画意)

  (4)“我”把太阳看成一个鲜红鲜红的大樱桃,这样的联想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的“我”非常饥饿)

  (5)“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吃柳叶儿是“我”童年的乐趣;“我”吃得很多;“我”非常饥饿、瘦削)

  3.阅读课文第15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一节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

  (2)这一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再次抒发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三、仿照课文第10小节,写一段话,描写家乡清晨的美景。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童年之“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步骤:

  一、引导学生泛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10~14小节,了解这部分内容所写的两件事情。

  三、用视频展台、投影仪将张洁的《挖荠菜》的第1013小节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考虑:

  (1)这部分内容与课文的10~14小节的内容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写到了采摘的过程和吃的过程)

  (2)这两部分内容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柳叶儿》主要告诉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挖荠菜》告诉人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还提出了子女教育的问题)

  (3)体会两段文字中景色描写的作用。

  (《柳叶儿》写出了乡间景色的优美,当时的“我”丝毫不觉得生活的苦涩,而读者却体会到“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挖荠菜》写出了“我”自由快乐的心情)

  四、讨论总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践的结论,有目的地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围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向他们了解当年他们的乐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度过艰难岁月的,做好记录。

  二、课堂交流:

  1.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2.分组交流自己课前采访的内容。

  3.每组指派一名代表发言。

  4.引发学生思考:

  (1)当年,老一辈生活艰苦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今天的生活乐趣与他们当年的有什么不同?

  (3)我们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课后作业: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资料整合平台】

  1.张洁的《挖荠菜》。

  2.刘绍棠的《榆钱饭》。

  使用建设:

  引导学生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启发学生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清新纯朴、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风格。

  【口语交际】

  1.了解“劝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3.课堂活动:

  (1)创设情境

  (2)分组练习

  (3)班级交流

  (4)教师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概说】

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建筑,包括碑、陵、宫、楼、园等多种样式。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体会建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教学说明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认识生动说明的作用,分析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有序地说明事物的要求。

 【阅读教学设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入手,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体特征,通过课文的阅读,了解文章的思路、文章说明的重点及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从而突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加深对课文要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1.导入:①请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印象。②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请学生说说观感。

  2.播放教参配套光盘中的朗诵视频,要求学生注意找出文中所说的总体特征,思考文中详细说明了纪念碑的哪一部分(总体特征:巍峨、雄伟、庄严;详细说明了大碑座四周的十幅大浮雕)

  3.理清作者的思路:点题总领全文—介绍碑身、浮雕—抒写瞻仰感受。

  4.研读2—3段,①文章怎样具体说明总体特征的?(用比喻:“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举数字、作比较:“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比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②理清作者的行踪:由远到近。

  5.研读45段,梳理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6.研读610段,①探究:A.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说明十幅大浮雕?(方位顺序和十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B.在文中找出反映历史事件意义的句子。C.比较:介绍十幅浮雕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②学生填表。

 

事件            时间             意义                方位

销毁鸦片烟    18396     表现……决心            东之北

……      

       

  7.略读11段,内容和作用:抒写瞻仰后的感受,呼应标题和开头。

  8.全文回顾:①作者在文中几次写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②反复写的作用是什么?(三次;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突出了纪念碑的主题,表达对人民英雄的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指导学生仔细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民族风格。

  教学步骤:

  1.导入:①引导学生回忆第一单元《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中介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特点。(善于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②讨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有哪些?……

  2.学生阅读课文,同桌合作探究:纪念碑的设计者是怎样体现纪念碑的民族风格的?(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碑座是……整个纪念碑使人感到……)

  3.研读全文,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重点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②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③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撕碎了的清朝龙旗被践踏在地上。④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⑤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⑥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⑦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

  4.讨论小结:①全文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纪念碑?②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③作者用哪些词语表达了瞻仰时的心情?④说明文体的特点。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这篇设计利用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把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瞻仰本地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祠等,提醒学生仔细观察,了解特点,做好记录。

  1.导入,比较正题和副题,理解“永垂不朽”的含义。

  2.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要求:①说出纪念碑的主体特征及文章重点说明的内容。②纪念碑的用料和装饰性图案的象征意义。③注意使用说明方法。师生共同评点。

  3.阅读碑文,说说“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的时间含义,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几个历史时期的英雄?

  4.讨论:①本地的英雄纪念碑主体特征可用哪些词语概括?②纪念碑有没有装饰性图案?这些图案的含义是什么?③纪念碑的碑文、题字由谁书写?内容是什么?④纪念碑纪念了哪些英雄?他们的事迹有哪些?

  5.口语训练:把上述内容综合,仿课文的写法,简要介绍自己瞻仰的纪念碑。(要求:①有合理的顺序、合适的说明方法。②注意用词准确,表达出自己瞻仰的心情。)师生共同评价。

  6.课后写作: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本地的英雄纪念碑或其他建筑物。

  【资料整合平台】

  梁思成 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19014月生于日本东京,19721月卒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年至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年到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家研究世界建筑史。1940年至1947年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他从1949年起先后任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又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设计的领导人之一。1963年为纪念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1200周年,他作了扬州鉴真纪念堂方案设计。他还写有各种专著,出版有《梁思成文集》四卷本。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半成品

  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小组成员的解长贺先生近日透露,纪念碑造型仅仅是个半成品。他介绍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施工过程中,碑顶的设计工作曾一度成了难题,焦点主要集中在碑顶的形式上。按当时提出的构想,有人主张在碑顶上设置中国古式宝顶,有人主张设置雕像,也有人主张设置红宝石五角星……意见不统一。为了早日确定碑顶的形式,北京市委的领导邀请了历史学家范文澜和其他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座谈之后,周总理作出决定,既然碑顶的形式不好统一,就不要宝顶了。孙中山先生不是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吗,那就让后世子孙去完成碑顶的造型吧!这样,纪念碑的碑顶就留下了一个约两米见方的平台。可以说纪念碑的造型是个未完成的杰作。另外,按照中国的传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即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原设计在南面。在建设过程中有人提出,人们从东西长安街进入广场应面对纪念碑正面,建议正面应朝北。周总理经过认真思索后决定,北面为纪念碑正面。

  使用建议:指导学生阅读,了解纪念碑兴建的幕后故事。也可结合课堂学习,组织学生讨论:纪念碑是否需要建造宝顶?建什么样的宝顶?……

 

巍巍中山陵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文以说明为主,同时不少段落运用了描写。这篇设计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要点时,加强诵读的训练,使学生在诵读中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1.导入,介绍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所作的贡献,突出民主革命的先驱、革命的先行者。

  2.请去过中山陵的学生介绍中山陵。

  3.诵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字音:巉岩chán灵柩jiù坡陀tuó龟趺fū参错cēncuò纤细xiān等。

  4.结合探究二,了解中山陵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以及说明的顺序。①学生填图,教师解说“钟”形。②归纳说明顺序:按空间顺序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由南而北、由下而上)

  5.研读第2段,①学生诵读,体味优美的语言。②探究:为什么这一段用较多文字描写钟山地理形势、优美景色?(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景色优美,孙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这也是钟山南麓被选做中山陵墓址的原因。)

  6.研读第9段,①反复诵读,欣赏优美的景物描写佳句。②随文学习所用的修辞手法。③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和说明相结合,使客观事物得到准确贴切的表现,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7.回顾小结:中山陵的主要特征,“巍巍”的含义(①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②它在广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文中包含不少历史、文化知识,这篇设计重点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积累知识,掌握阅读的方法。

  教学步骤:

  1.导入,出示相关图片,展示孙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大字。①请学生解释意思,说明出处。②教者归纳:“天下为公”源于《礼记·大同》,是孙中山先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他为此奋斗了一生。这也是人民爱戴孙中山先生的原因。③解说课题“巍巍”的含义。

  2.学生默读课文,同桌合作探究,小结应积累的知识,制作资料卡片。

  3.请几对同桌示范探究过程,检查知识积累,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就下列话题展开讨论:①哪10个朝代、政权先后在南京建都?②“先驱”的含义。③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入选的原因有哪些?④文章按怎样的顺序说明中山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⑤设计者怎样体现陵园的庄严肃穆和孙中山先生精神的不朽?

  4.知识积累小结,投影显示:卡片一:南京是10朝古都,先后有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建都。卡片二:中山陵兴建于钟山风景区,于19261月动工,193110月竣工。是辛亥革命以后,我国为革命领导人兴建的一座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陵墓。卡片三:中山陵的设计者是吕彦直,中山陵的钟形图案有“示警”和“自由”的涵义,它象征着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革命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陵墓所在地的钟山相吻合。卡片四:工笔画——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意细部的描绘;泼墨画——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蘸墨汁大片地洒在纸上,画出物体形象,像把墨汁泼上去一样;写意画——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卡片五: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驱,他领导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于19253月病逝于北京,19296月安葬于南京中山陵。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中山陵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安息之地,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钟山风景区的一部分。这篇设计把读写说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1.导入,简介孙中山和中山陵。

  2.学生阅读课文,理清下列问题:①中山陵的主体特征和组成部分。②文章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说明?③找出文中生动说明的段落并诵读。

  3.组织讨论:把本文提供的材料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游览区简介,应怎样取舍?(要突出钟山风景区的景色优美;突出介绍中山陵的规模和建筑特点;略写孙中山先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中山陵的兴建过程;补写去中山陵的交通路线和周边景点等。)

  4.学生写作后进行交流、点评。

  5.口语训练:假若你是一名导游,正带领一批游客乘车行驶在从中山门开始的宽阔的陵园大道上,你现在开始向游客介绍中山陵……(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按游览顺序,把握每一景点的要点,模拟导游。)

  【资料整合平台】

  孙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1866.11.12)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三月十二日逝世于北京。幼名帝象;稍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1886年改名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因名孙中山。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兴起反帝反封建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剧变时代,孙中山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建立了丰功伟绩,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吕彦直 中国近代建筑师。字仲直。生于天津,九岁随姊侨居法国巴黎。回国后在北京读书,191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进美国康奈尔大学,攻建筑学。毕业后回国工作,曾参加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和北京燕京大学校舍的设计,首次提出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中国民族形式的建筑。他在中山陵设计竞赛中获第一名,后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设计竞赛中获第一名,享有盛名。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杰作。

  中山陵 位于南京东郊钟山第二峰茅山南麓,平面布局呈铎形,含有“木铎警世”之意。陵墓建筑以古代传统形式为主。陵坐北朝南,依山建造,从牌坊前的平台至墓室,水平距离约700米,上下高差70余米。建造面积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依次有牌坊、墓道、陵门、牌亭、祭堂、墓室等,还有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集资兴建的建筑分布在陵墓四周,如音乐台、行健亭、革命历史图书馆、光华亭、仰止亭、藏经楼等。陵墓前面为广场,与陵园大道相接。广场南面设八角形三层石台,上置紫铜宝鼎一尊。广场北面为石阶和两层平台。正中是一座三间三楼式花岗石牌坊,顶盖蓝色琉璃瓦,正中石匾上刻孙中山手书“博爱”两字。墓道长约435米,宽约39米,分成3道,道旁植松柏和银杏。陵门通面阔约24米,高16米,花岗石砌造,重檐九脊上盖蓝色琉璃瓦。下部3个拱形门洞,正面石额上镌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4字。碑亭面阔约12米,高约17米,重檐歇山琉璃瓦顶。亭中立墓碑,高约8.1米,上刻“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碑亭至祭堂的正道,全部用苏州金山石砌成,共有石阶290级,分8段,每段设一平台,最上3段两旁建石栏。石阶两侧植草坪和树木。祭堂前面两侧立石华表一对。祭堂通面阔约27米,通进深约22.2米,高约2.8米,重檐九脊蓝色琉璃瓦顶,檐下有石制斗拱和铜质椽子,正面上下檐之间,嵌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4字直额。堂前有廊庑,正面3个石拱门,安装镂空紫铜扇门,门楣上分刻“民族”“民权”“民生”篆字。堂内大理石铺地,前后排列着青岛花岗石柱12根,顶部为“覆斗”形天花。四壁下部嵌黑色大理石,东西两边分刻孙中山遗著《建国大纲》全文。堂正中为孙中山石雕坐像,高约4.6米,像座四周刻有反映孙中山革命历程的浮雕6块。墓室位于祭堂之后,呈半球形,直径16.2米,高约9.9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用香港大理石铺砌。内部券顶饰“马赛克”,四壁镶米色人造大理石。正中为圆形大理石圹,直径约3.9米,上围石栏。圹中央是长方形石墓穴,上置孙中山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遗体安葬在卧像石座下5米处。墓室与祭堂通连处有2道门,内门楣上刻“孙中山先生之墓”7字,外门额上刻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4字。

  使用建议:配合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注意分辨和课文的不同说法,增加学生模拟导游的资料。

 

凡尔赛宫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文章重点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征来说明。这篇设计以诵读为手段,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这一特点的了解。

  教学步骤:

  1.导入,播放教参配套光盘中的相关图片并作简要介绍。

  2.诵读:教者范读,学生诵读。

  3.讨论:①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教者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句:A.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总体风貌)B.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形优美,栩栩如生。(雕像的艺术价值)C.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外部特征和内部陈设、装潢总特点)D.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种别具匠心……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花园的艺术特色)②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介绍凡尔赛宫?(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凡尔赛宫由宫殿和园林两大部分组成;用举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凡尔赛宫占地面积大等;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某些特征作具体说明;此外用比喻、描写等手法说明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高等。)

  4.学生诵读2—4段,回味上述特点。

  5.探究:①插入历史轶事有什么作用?②为什么文章还要介绍凡尔赛宫今昔的重要地位?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这篇设计注重让学生理解描写说明相结合的特点,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学习生动说明的写法。

  教学步骤:

  1.导入,复习《巍巍中山陵》,请学生诵读文中生动说明的段落,解说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例句。

  2.学生细读课文,要求:画出描写的语句,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3.指导学生重点赏析24段:①学习下列句子的生动描写,讨论生动说明的好处。A.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造型优美,栩栩如生。B.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C.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D.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②体味语言的准确性:A.举确凿的数字。B.使用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4.诵读课文,情感体验:作者在介绍说明中渗透的思想感情。(赞美)

  5.写作训练: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说明学校一座有特色的建筑物或景点,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师生共同点评。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历史上,无论哪国的封建统治者,为了显示皇权的威严,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欲望,都要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这篇设计将《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教学,既比较两座宫殿的异同,又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文章的要点。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自学《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一文见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读本)

  1.导入,检查自学效果,请学生说说对两座宫殿的总体印象。

  2.探究比较一:两座宫殿建筑上有哪些异同?(同:两座宫殿都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富丽豪华,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异:凡尔赛宫由宫殿和园林两大部分组成,园林面积很大。故宫由“前朝”和内廷组成,御花园面积所占比例不大;凡尔赛宫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体现欧洲风貌。故宫装饰以雕龙刻凤为主,装饰贴金彩画、凤凰牡丹图案等,展示中华文化;凡尔赛宫建在城郊,故宫是城中之城。)

  3.探究比较二:①两篇文章介绍说明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凡尔赛宫》重点介绍宫殿的内外装饰及镜廊等,突出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故宫博物院》重点介绍故宫的三大殿等建筑,突出皇权的威严。)②两篇文章写法上有什么异同?(同:都以说明为主,同时运用描写,富有文采。异:《凡尔赛宫》用分类别的方法,先介绍宫殿,后说明园林;《故宫博物院》按参观顺序由南而北说明。《凡尔赛宫》插入历史轶事,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故宫博物院》插入少量议论,对封建统治者进行揭露和批判。)

  4.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概括小结。

  【资料整合平台】

 

镜子在法国

   凡尔赛宫最具有特色的是一条长72米的镜廊,镜廊宽10米,高13米,一面是17扇朝向花园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是镶着与拱形窗门相对的17面镜子。蔚蓝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入镜中,宫内宫外融为一体,极为优美。然而,就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决心建造这座华丽的王宫时,法国人还不会制造镜子。最早研制出背面涂上水银的玻璃镜子的是威尼斯人。他们知道这项工艺的巨大价值,制定了严密的保密措施。法律规定:把制造镜子的工艺秘密泄漏给外国人的,处以死刑……法国人为了得到制造镜子的工艺秘密,煞费了一番苦心。法国驻威尼斯的大使经过多方策划,收买了四名威尼斯工匠,将他们秘密送往法国。等威尼斯知道有工匠逃走时,他们已经在法国制造出第一批镜子。威尼斯政府立刻指示新驻法国大使,让他尽快找到那些工匠,并说服他们回国。然而法国人知道了这一情况,马上又用重金收买这几个工匠,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愿望,并帮助他们的家属逃出威尼斯。威尼斯政府无奈,只好采取暗杀的手段,以求保住制造镜子的工艺秘密,一个手艺最好的工匠被毒死了,其他的工匠也都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是已经晚了,法国人掌握了制造镜子的全部工艺,一面面镜子开始镶嵌在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处,为高雅华丽的宫殿再添胜景。

  使用建议:此篇故事可和文中的轶事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等。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两篇介绍古代建筑、园林的短文,初一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文中一些句子学生也较难理解。这篇设计以扶读为主,着重让学生读懂。

  教学步骤:

  1.导入,学生背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者简介江南三大名楼及成名的原因。

  2.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同桌质疑讨论。教者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下列语句:A.遂以名楼。B.上倚河汉,下临江流。C.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3.诵读小结。①以“仙”字贯穿全文。②短篇幅中包含丰富的内容。③句式多变,多用对偶。④总体特征:巍峨高大。

  4.转入《于园》,介绍瓜州古渡。①古交通要冲,商贾云集,富人居所。②相关传说故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5.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同桌质疑讨论。教者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下列语句:A.富人于五所园也。B.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C.主人处处款之。D.以幽阴深邃奇。E.坐其中,颓然碧窈。F.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

  6.诵读小结:①按空间顺序介绍于园。②雅语、俗语兼用。③总体特征:奇在磊石。

  7.检查阅读效果,讨论探究题。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进行口语、写作训练。

  教学步骤:

  1.导入,解说和黄鹤楼相关的故事传说:①黄鹤楼的得名。②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指导学生阅读《黄鹤楼》,疏通句子,对不易理解的句子,教者重点解说。

  3.讨论:①这篇短文和崔颢《黄鹤楼》诗在内容上有哪些异同?(同:都写到和黄鹤楼相关的传说,都写到登楼所见、所感。异:本篇重在介绍说明,崔诗重在抒情;本篇表达热爱山川和仰慕仙人的思想,崔诗抒发思乡之情。)②短文用哪些修辞手法突出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对偶、夸张)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描述你登高的所见所感。

  4.阅读《于园》,讨论:①于园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以磊石奇)②文章按什么顺序介绍于园?(空间顺序,由前而后)③举例说明文中用比喻说明的好处。(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形象地写出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④你到过的园林有什么特点?说给同学听听。

  5.写作交流。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游览的园林景点,要写出它的特点和游览时的感受。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以学生自学为主,指导学生结合过去所学,归纳文言词汇,在反复诵读中鉴赏。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学生上网查阅黄鹤楼的资料。

  1.导入,学生交流所查资料。

  2.短文诵读:范读、集体读、指名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对照注释,两人一组合作解释句子。

  4.练习一:解释下列句中的“于、以、其”,归纳用法。①于:于土墙凹凸处。尝驾黄鹤反憩于此。娠于磊石之手。②以:遂以名楼。以实奇。不以疾也。可以为师矣。跪而拾之以归。③其:观其耸构巍峨。坐其中。常蹲其身。其虫旧曾有之。

  5.练习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归纳语言现象。遂以名楼。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主人处处款之。缘坡植牡丹、芍药。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

  6.鉴赏。《黄鹤楼》:首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命名的由来,接着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最后从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和价值。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巍峨高大,神游的感受是如临仙境。《于园》:首先介绍于园所在地及主人,交代自己得以游园的缘由,接着重点写游于园的所见所感。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以磊石奇,神游的感受是使人有置身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感。

  7.诵读、比较:两篇短文写法上的特点。

  【资料整合平台】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见苏教版《语文读本》七年级下册)

  使用建议: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传统,增强艺术欣赏能力。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动物是我们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的伙伴,本单元运用了通俗浅显、生动传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仪表堂堂而富有音乐天赋的松树金龟子,憨态可掬而有“国宝”之称的大熊猫,以及那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黔之驴”。

  学习这个单元,应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动物的特点。通过自己的感受,充分认识到:准确生动的介绍来自于平时细心的观察。

  在写作单元里,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从书本走进自然,亲身体会到: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从而促使他们关注自然,关心动物,自觉地投入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阅读教学设计】

 

松 鼠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结构比较简单,说明对象特点突出。它充分地体现了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描绘,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体会其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教学目的:

  1.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2.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师生交流有关作者的信息,从认识作者引入新课。(可事先布置学生从网上搜集有关布丰的资料)

  教师归纳:

  布丰(17071788年)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躯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指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词:驯(xùn)良  矫(jiǎo)健  蛰(zhé)伏  苔藓(táixiǎn)  缨(yīng

  2.教师范读课文,思考:

  (1)作者写出了松鼠的哪些突出的特点?

  (2)松鼠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松鼠总的特点: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还要安排好顺序。课文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概括各部分具体内容,设计精练的板书。

  2.各小组展示各自的板书,并说明设计理由。(此部分其实是交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培养其归纳能力,教师适时点评,不必过细分析)参考板书:

  四、品读课文,体味语言

  作者在非常细致地观察研究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语句,谈谈你的体会。

  例如:

  描写它的漂亮:“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 

  形容它的性格:“驯良”“乖巧”“机警”“警觉”

  描写它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躲”

  描述它的精明能干:“搬”“放”“编扎”“挤”“踏”

  它的生活和居住情况:“又干净又暖和”“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它的心理和语言:“不敢下水”“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五、作业

  选取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完成一幅画,要体现松鼠的特点。(或漂亮、或驯良、或乖巧)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文章紧紧围绕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来进行说明。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内容,来领会作者是如何安排写作顺序,选取典型的材料体现事物特征的。

  教学步骤:

  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2.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用“漂亮”“驯良”“乖巧”来形容松鼠,能否将这几个词语的顺序打乱?为什么?

  3.熟读课文。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此部分侧重于讲清楚如何安排说明顺序:总括特点—具体介绍—补充说明)

  4.每位同学从松鼠三个特点中任选其一,用第一人称来介绍松鼠。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上台表演,可适当配合动作,力求体现松鼠的特点。

  5.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认为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可结合平时你所接触到的科普知识来谈。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平时学生写有关动物的说明文时,总是容易写成记叙文,往往只写出了他们所接触到的小猫、小狗之类的个性,而未能体现其共性。而《松鼠》是一篇很好的范文,通过学习课文可借此帮助学生写好此类说明文。

  教学步骤:

  1.找一篇写小动物的作文(文中以记叙为主,通过描写有关小动物的一件或几件事,来突出所写动物的特点,类似于写“我们家的小花猫”等),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2.读完两篇文章以后,你感觉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3.小组讨论归纳两篇文章的异同。可分别从文体、写作手法、选材、文章结构安排、写作顺序等方面进行比较,尝试设计一个阅读比较图表。

  4.学生展示各组设计的比较图表,相互评价,互相补充。

  5.通过比较阅读,你觉得要写好有关动物的说明文应当注意些什么?

  6.仿照课文《松鼠》完成一篇写动物的说明文。

  【资料整合平台】

 

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儿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的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一九八四年一月 天津

   (冯骥才文 选自1984214日《人民日报》)

  与《松鼠》一文相比较,两篇文章都是写动物,都能让人体会到作者对所写对象所寄予的感情,但从写作手法、文体等方面来看,却存在着差异。尝试比较阅读,分析、体会其不同之处。

 

松树金龟子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它科学、详尽地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本文,可以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对昆虫的探究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昆虫。

  教学目的:

  1.把握课文内容,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学会关注自然,细心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

  教学步骤:

  1.检查预习,扫除阅读障碍。(可由学生自主提问,如读不准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等,然后由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2.本文详尽地介绍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初读课文,我们可能会感觉到内容繁杂,有点摸不着头绪。我们不妨根据课文内容的安排顺序,给课文画一个结构示意图,借此理清文章思路。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整理结构示意图如下:

4.从文中选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读一读。你觉得作者在介绍金龟子时,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5.作者为什么能如此详尽、科学地说明松树金龟子?这都缘于什么?

  6.达尔文曾经赞扬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通过阅读本文,你能从作者身上学到些什么?或者说,作者观察、研究昆虫的举动给了你什么启示?

  7.作业: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或者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或动作。(提示:描写动物,除了应该捕捉其形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之外,还可以描写动物的静态和动态所反映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动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松树金龟子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昆虫,而平时学生可能只是“玩玩而已”,却从未对它们进行过研究。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动物观察入手,学会探究,培养他们从小就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步骤:

  1.预习课文,查阅工具书。

  2.自主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勾画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3.提出自己对课文感兴趣的问题,互相交流,有疑问的课后查找资料。

  4.查找有关法布尔的生平以及金龟子的资料,有条件的可去郊外捕捉金龟子。

  5.小组交流资料:比如金龟子的种类、危害、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等。

  6.补充自己收集的有关金龟子的材料,并整理成册。

  7.对于交流中遇到的新问题,鼓励课后继续探究,不妨和学科老师联系,组成专门的课题小组进行专题探究。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这篇课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观察报告。作者介绍的情况和结论都来自观察。对观察的结果,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介绍。而这恰好是我们在写作、研究中值得学习的。

  教学步骤:

  1.作为一名法国昆虫学家,当法布尔遇到困难时,或者说遇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采取了一种怎样的态度?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2.从作者研究松树金龟子这件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指研究问题方面)

  3.摘录并背诵自己比较喜欢的一段课文。

  4.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松树金龟子的知识。

  5.观察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也可适当查阅资料。

  【资料整合平台】

  萤火虫是怎样出生的,据古书说它是野草所化成的。去年那号称中国第一家的老牌杂志,竟发表过罗广庭的生物化生说,所以腐草化萤,大概是可靠的。大罗博士经广东方面几位大学教授要求严密实验以后,一直到现在还未曾有过下文,至少那家老牌杂志,没有再把他的实验发表过,大抵罗博士已被他们戳穿西洋镜了;那么腐草为萤的传说也就有重新估定价值的必要。

  原来萤有许多种数,全世界所产能够发光的萤有2000种,形态相像而不能发光的也有2000种。我们这里最常见的一种是身体黄色,而翅膀的尖端有些黑色的。它们也有雌雄,结婚以后,雄的以为责任已尽,随即死去;雌萤在水边的杂草根际产生微细的球形黄白色卵三四百粒,也随即死去。这卵也能发一些微光,经过二十七八天,就孵化为幼虫,幼虫的身体有13个环节,长纺锤形,略扁平;头和尾是黑色的,体节的两旁也有黑点。尾端有一个能够吸附他物的附属器,可代足用。尾端稍前方的身体两侧还有一个特殊的发光器官,也能放青色的光。日中隐伏在泥土下,夜间出来觅食。它能吃一种做人类肺蛭中间宿主的螺类,所以有相当的益处。下一年的春天,长大成熟,在地下掘一个小洞,脱了皮化蛹。蛹淡黄色,夜间也能发光。到夏天就化作能够飞行的成虫。看了这一个简单的生活史,腐草为萤的传说,可以不攻自破了。

 

(节选自贾祖璋《萤火虫——生物素描之一》)

  本文与《松树金龟子》同属科学小品文,因此它们都具备此类文章最突出的特点——集科学性与文艺性于一体,它们介绍事物时是以科学资料为依据,知识准确;它们的文艺性主要表现在其趣味性上。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借助文学的语言,将枯燥的科学原理阐述得生动有趣,写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A

 创意说明: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专题研究,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目的: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步骤:

  一、从标题入手,初步了解文章所写中心。引导学生看课文标题,引发学生思考:本文用“国宝——大熊猫”作为标题,你觉得有什么含义?其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

  二、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xī)戏 憨(hān)态可掬(jū) 濒(bīn)危 璀璨(cuǐcàn)

  邛崃(qiónglái) 浩瀚(hàn) 栖(qī)息 孤僻(pì)

  分娩(miǎn) 翌(yì)日 繁衍(yǎn)

  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熟读课文之后,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可鼓励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上台介绍大熊猫)

  明确: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2.作者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出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其中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根据学情,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诠释等,以及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不必过细分析。)

  3.小组讨论: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

  明确:

  4.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展开专题研究。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

  3.分工合作,拟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4.交流、汇报。

  (不断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部分可在课余完成,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及参考有关资料,写一篇保护大熊猫的倡议书。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现在虽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当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教学步骤:

  1.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2.熟读课文,自主设计表格、提纲等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3.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4.课后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5.为保护大熊猫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开展一次“救救大熊猫”的主题策划活动。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借助辩论这种形式,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思辩能力,激发他们关注大熊猫的命运,关注大自然,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步骤:

  1.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拯救它们呢?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类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中国是否还能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对此,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呢?(鼓励学生质疑,多角度思考问题)

  2.根据以上所提问题(既可以是老师提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的问题),确定一个辩题。

  3.自主选择正反方,分工合作收集资料,为辩论充分准备。

  4.开展辩论。

  5.写一篇辩后感,谈谈自己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6.课后可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资料整合平台】

 

草原上的逻辑

   非洲盖蒂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味道甘冽的草。这种甜草至今没有绝迹,不是气候挽救了它们,也不是缺羊少牛。草原东部生活着四十多万只高大的牛头羚,一种集羊的善啃和牛的海量为一体的食草动物。按食量计算,这四十万只牛头羚足以在一个月内将塞伦盖蒂东部、西部或任何一部分草原啃秃。不用担心的是牛头羚们从来就没停下脚步仔细品尝过草的味道,它们只是匆匆地将草的枝叶捞上几大口就仓惶而过,因为他们身后追赶着猎豹、狮子、老虎和土狼。

  牛头羚个头庞大,力量惊人,行动迅捷。但它们却时刻遭受着其他食肉者的威胁。猛兽袭击时它们从不团结起来抵御,它们只会惊惶奔逃,将弱小者甩在队伍的尾部。当弱小的同类被捕后,所有的牛头羚都会驻下脚步,长喘一口气,就在猛兽的旁边啃起草来,因为它们知道一只同类被杀,就会换来片刻的安宁,而猛兽也似乎与它们达成了这种默契,有一只供食了,就不再惊扰其他。面对险境,即使母牛头羚也不会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亲生骨肉。

  猛兽捕食的都是弱小的牛头羚,弱小者遭淘汰,会不会使牛头羚进化成一种过于强大的动物呢?而事实上强大者暴亡。强大者担当着对未知环境不断探索的重任,始终奔跑在队伍的前列,还要为争夺配偶权而决斗,体力消耗大,面对更多的是挑战和危险。牛头羚中寿命最长的是中等强壮者,牛头羚始终没有进化成草原之王。

  按照人类直线进化的逻辑,力量最大、速度最快、能力最强者占尽先机,应显王者气象。塞伦盖蒂草原上力量最大的属狮,速度最快的属豹,捕杀能力最强的属虎。按说狮应当是当之无愧的百兽之王,但狮跑不过猎豹;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却时常遭受虎的袭击;虎的速度比狮快,力量比豹大,但在塞伦盖蒂,虎已基本绝迹。

  不单虎,豹和狮都濒临灭绝。这些傲视异类堪称王者的猛兽是如何从草原上减少的呢?人们不断变换角度猜测:虎能力太强,它们无需团结与合作,连恋爱、交配的机会都省略了,性欲和生殖能力严重退化。猎豹跑得太快,为了卫冕陆上速度冠军的称号,保持流线的体型和过于轻巧的体态,它必须少吃多餐,这样就得不断地捕食,连续三次捕食无获就难免饿死之虞,五次捕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雄狮时常杀死自己的子女,它太要强了,容不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当然,这些还远不是问题的全部和最终的答案。

  无论是猎豹、狮还是虎,它们的口中之食常被一种叫非洲土狼的犬科动物生生抢去。非洲土狼个头不大,形态猥琐,面貌丑陋,体型距流线理论相去甚远;口太小了,这使它的咬合面积和力量又受到较大限制;爪子适应于刨土,但不大适应于格斗和攀爬。无论从哪个角度比较,土狼都远不是猎豹、狮、虎的对手,但在塞伦盖蒂草原上,土狼的确能够从它们口中夺食,而且时常以猎豹天敌的身份出现。土狼与猎豹争战,往往是挑起者。土狼滋扰猎豹,猎豹奋起追讨,土狼拔腿就逃;猎豹停下歇息,土狼再行滋扰,如此你追我扰,你追我逃,个把钟头后,猎豹就累得大气长喘。这时,两只前后夹击的土狼就能置猎豹于死地。

  土狼们更多地依赖其他猛兽坐享其成,还偏嗜腐食,它没有进化到超群出众规模生存的地步;它们常“兄弟反目”,自相残杀。草原上的土狼是打洞穴居的,而塞伦盖蒂的雨是突然来临的,洪水通常瞬间暴涨,每个雨季的到来,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土狼会因为来不及钻出洞穴而淹死。这种死亡解释偶然得令人起疑,但千万年来土狼的确一直这样死着。土狼到底没有成为塞伦盖蒂草原上最庞大的动物群体。

  草原上有王吗?我只看见那些实际生存过、生存着的动物、植物和一切生命。

 

(《散文》2002年第1期)(有删改)

  阅读思考:

  1.文章写了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的自身原因,称“这些还远不是问题的全部和最终的答案”,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2.根据文章有关内容,概括说出土狼没有成为草原之王的原因。

  3.读了文章以后,你觉得谁应该是草原之王?塞伦盖蒂草原是否一定有必要出现草原之王?请谈谈你的看法。

 

黔之驴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引导他们用“三看一查”(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

  2.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读懂寓言的情节。

  3.通过对比“驴"和“虎"各自的形象特点,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步骤:

  一、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自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边讲,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1.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这里作动词用。

  三、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复述大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情节。思考:

  ①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故事发生的背景:“黔无驴”“船载以入”。这样安排一可见其是外来户,二来铺垫虎被迷惑的情节,三来暗说其形体庞大。

  ②当驴出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虎的最初反应是“以为神"。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而且“庞然大物也”,所以觉得神奇。

  ③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吗?从哪里看出?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如:“蔽”“窥之”,“近之然”,“远遁”“甚恐”,“觉无异能者”,“近出”“不敢搏”,“稍近”,“荡倚冲冒”,“跳踉大”等。虎的态度变化为:恐惧—怀疑—挑衅

  ④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结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读完寓言后,你觉得驴、虎这两个寓言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讨论、概括:

  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蠢物。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六、了解寓言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的、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我们既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又可以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七、作业。

  1.解释下列每组中加点的词。

  好事者船载以入(  ) 以为神(  ) 以君之力(  )

  以为且噬己也(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

  然往来视之(  ) 船载以入(  ) 稍出近之(  )

  驴不胜怒,蹄之(  ) 技止此耳(  ) 尽其肉,乃去(  )

  2.用“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造句。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文中塑造了“驴"和“虎"两个对比的形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对具体的语句解释、语句分析中引出对形象的理解,弄清两者在文中的关系,以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从而为多角度理解寓意做好准备。 

  教学步骤:

  抓住具体的词句来理解形象。 

  1.学习第1段,思考:

  ①“蔽"可见虎的什么心理?“蔽而不逃"又可见什么?

  明确:a畏惧心理,视之为庞然大物;b以为神;c因不识而害怕;d虽怕却不甘心,不逃而“窥”;e虎以“窥"来摸对方底细;f为下面情节发展作铺垫。

  ②“近之"怎么理解?为什么要“近之"?

  明确:a“近"作动词解;b揭示虎要认识对方的决心;c“稍"和“然"照应,说明“近"的程度,虎还在探求阶段,故而谨慎。

  ③本段写虎的心理活动扣住了哪一个字?文中表现在哪些字词上? 

  明确:这一节写虎的心理活动扣一“怕"字,但又有起伏变化。

  2.学习第2段。思考:

  ①对于虎的细心观察,驴的回应是什么?面对驴的回应,虎又如何表现?

  明确:从三个角度来看驴、虎的相互反应:a.驴“鸣",虎“骇"和“遁"b.从“以为神"到“以为且噬己也",虎对敌手的认识并无实质性进展;c.但它放弃了没有呢?引出下文。

  ②“然"的作用是什么?“益习"“近出"“终不敢搏",是对虎的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明确:“然",表转折;“往来视之",仍然坚持观察,且细心而频繁;“觉"和前面的两个“以为"一脉相成,是怀疑的开始,因而也标志着情节的转折。后面那些则是虎的心理和动作(理解“益"“习"的一字多义)。表现虎在心理上习惯、行动上更大胆,同时又不贸然行事的思想。煞费苦心只为最后一吃,虎的形象也逐渐清晰。

  ③虎是怎样取得了对驴的彻底认识并终于消除了顾虑呢? 明确:“跳踉大”,以一纵一吼震慑对方;“断其喉",击其要害,机警而精明;“尽其肉",大嚼大吃,彻底享用。这一切,对虎是多么酣畅,对驴又是多么可悲啊!

  ④对驴的正面描写有几次,分别是什么?以此表现了它的什么特点?明确:驴正面出场两次,一次是“一鸣",一次是“不胜怒,蹄之",表现了驴在别人暗算面前的麻木和乖乖进入圈套的愚蠢。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把握寓言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驴是如何丧失自己的优势,而虎是如何对驴步步进逼的,借此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多角度理解寓意,谈出自己的感受,得到生活的启示。

  教学步骤:

  1.熟读文章的情节之后,用自己的话复述驴是如何丧失自己的优势,而虎是如何对驴步步进逼的。(也可设计简要的示意图,概括此情节)

  2.你能从驴和虎的各自表现及其命运中,得出哪些道理?试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

  ①从虎的角度来思考。

  ②从驴的角度来思考。

  ③还可以从虎对待驴的过程、结局,他们彼此的关系、态度等角度来思考。(鼓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

  虎的角度: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质,认真对待,就一定能战胜它。

  驴的角度:以黔驴的可悲下场,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

  其他角度:诸如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地估计对手等。

  【资料整合平台】 

 

大 鼠

[清]蒲松龄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①。

  适②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③,阖其扉,潜窥④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⑤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⑥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⑦百次。众咸⑧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⑨。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⑩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⑾顶毛,口纥⑿首领⒀,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辄被啖食:就被(大鼠)吃掉。辄,就;啖,咬。②适:恰好。③鼠屋:大鼠经常出没为害的房间。④潜窥:偷看。⑤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⑥几:桌几。⑦啻:仅,只。⑧咸:皆,都。⑨无能为者:无所作为的,没有能力的。⑩硕腹:鼓起肚子。硕,大。⑾掬:抓住。⑿纥:咬。⒀首领:头,颈。

  本文描写了一场复杂的猫鼠搏斗。作者先写鼠之凶悍,猫之似怯而实智;再掉转笔锋,写鼠之气竭,猫之劲疾。阅读此文时,一方面要弄懂其寓意,另一方面,可与课文相比较,体会文中塑造的不同形象的特点,及其一波三折的情节。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运用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自学三首古诗。

  二、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背诵、积累。

  教学步骤:

  一、结合课文注解,运用工具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步了解三首诗的大意,然后运用基本方法即:朗读—赏析(抓字眼、名句、妙语)—积累,逐步学习诗。(鼓励质疑、解疑,营造良好的探讨氛围)

  二、全班讨论疑难问题。

  三、采用不同形式朗读诗歌:个人、小组、集体等。

  四、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学会总结背诵规律,在背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三首诗词的理解。

  五、补充自己喜欢的或收集到的其他咏物(动物)诗。

  六、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咏物(动物)诗。

  【综合性学习指导】

  写作: 

  本单元写作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因此,我们可从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一、阅读写作短文,并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谈学习收获。

  明确:

  1.各种动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要注意抓住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印象。

  2.要准确、生动地介绍动物的特点,必须对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仔细观察,深入研究。

  二、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一些课文,让学生说说:哪些文章给了你启示,让你明白了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如:布丰写松鼠时既有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静态描写,又有对松鼠的跳跃、追逐、过水、爬树、搭窝等动态描写,还将它的形态、叫声和四足兽、黄鼠狼作了比较。

  三、写作要求: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题目自拟。提示:狗、猫、鸡这些最常见的动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狗,听觉、嗅觉灵敏,齿锐利,舌长而薄,有散热功能;性机警,易接受训练。猫,性驯良,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毛色因品种而异,善捕老鼠。

  四、写提纲,然后独立完成作文,并自改作文。

  五、教师给出批改标准和要求,小组内互相批改作文,并推荐优秀的或有待探讨的作品进行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综合实践活动:

  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

  1.开展一次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

  (1)制定调查计划,预设问题,联系单位(公园、市场、农场等)。

  (2)小组合作,进行调查,采访记录。

  (3)根据自己的记录,查找资料,充实内容。

  (4)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学校所在地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报告。

  2.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小组合作写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要求:内容要具体,指出问题要有理有据,改进意见要切实可行。

  3.每个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活动。

  (可以是壁报、手抄报、电脑小报、宣传栏、广播讲演等形式。)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 本单元五篇新闻稿,有报道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和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消息,有报道去南极考察的通讯和杨利伟出征场面的特写,还有报道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录音新闻。“诵读欣赏”则回放了“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七子”吟唱的一曲曲悲歌。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仅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还能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本单元课文,文字多浅显流畅,适宜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结合课文教学,选取新近见诸报端的影响大的新闻稿件,推荐给学生阅读,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上网查资料。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了解新闻的范畴及体裁的多样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等特点。

另外,四篇课文的教学顺序,可灵活作些调整。先教《新闻两篇》,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有关资料。“综合实践活动”亦可穿插在单元教学中进行。

 

三个太阳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篇人物通讯用概括的笔墨,写了几个南极人的形象。四个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对“南极精神”的理解、概括,应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感悟。

教学步骤:

1.导入:介绍南极风光的影视资料(图片)或地理课本中相关章节(七年级第十章)。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结构:①词语积累。②概括全文内容,作为标题新闻(如:探访南极的第一位中国女画家)。③课文为什么以“三个太阳”为题?④四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主讨论过程中有不能明确的问题,暂可存疑)

3.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第一部分:①女画家为什么要去南极?(提示:从全文看,还有完成先父遗愿的情愫)补叙有什么作用?②女画家投漂流瓶的动作和瓶内字条,反映了画家怎样的心情?

第二部分:①为什么写女画家“连续七天”“一直战斗在建设工地”?②文中从女画家的视觉写几个“南极人”的形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写得更具体些?

第三部分:①重点读710小段,体味描写的象征性、生动性。②讨论、体会写“父亲”的相关内容的好处。(安排巧妙,丰富了“南极精神”的内涵,也使女画家的行为更合理可信)

第四部分:①划分层次,②重点阅读8-21小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a.画家为长城站作一幅画,为什么那么难以下笔?b.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出现过“南极精神”?c.为什么想起父亲,她会妙笔生花?d.你以为“南极精神”“三个太阳”的含义是什么?

4.熟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整体感悟:①选材独特,构思巧妙;②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及其作用;③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5.拓展练习: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女画家胜利归来的消息作报道。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歌颂“南极精神”是壁画“三个太阳”的主题,也是本文的主题。认识女画家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直接与女画家进行心灵的对话。

教学步骤:

1.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课文为什么以“三个太阳”为题?②画家创作“三个太阳”时,要表现什么主题?

2.进一步探究主题在文中的表现:①文中还有哪些句段提及“南极精神”?②写“父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③“南极人”的哪些言行像“父亲”那样“为事业……什么都可以抛弃”?④你认为“南极精神”的含义是什么?⑤女画家具有“南极精神”吗?表现在哪里?

3.品味、感悟人物描写的妙处:凝练的笔法,个性化的语言,细腻的心理,景物描写的烘托(可侧重一二点,读书、讨论)。

4.以《“南极精神”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此设计立足于教材,辅以课外阅读材料,在阅读中感悟,在比较中分辨,在讨论中广益。

推荐篇目:《抢财神》《生命的支柱》(内容见《语文读本》)。教师亦可选择报刊、网络上相关新闻印发给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建议:

1.熟读课文,掌握其主要内容。

2.进行比较阅读:①《抢财神》选材点面结合,扣“抢”字叙事,曲折有致,生动有趣。可侧重于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的比较、语言特点的比较。②《生命的支柱》标题的比喻义,心理描写的作用。可侧重于小标题的比较、选材的比较、写作顺序的比较。

【资料整合平台】

 

中国赴南极考察简介

  198411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于12265时胜利抵达南极洲。全体队员英勇奋战,只用了26天,就建起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同时,由72名科技人员对南极半岛西北部的广阔海域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察,取得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长城站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较为完善的科学实验室。长城站每年可接纳越冬考察人员40名,度夏考察人员80名。

南极中山站是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时建立的。1989226日建成并举行了落成典礼。

中国南极考察工作自1990年起由建站为主转入以科学考察和资源调查为主。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则广播稿现场录音和文字报道相结合,表达上运用口语和书面语,报道事件条理清楚。教学本篇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播音时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学步骤:

1.速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①记者们分别从什么地点报道了什么内容?在报道方法上有什么不同?②课文安排材料的顺序是什么?③将本文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④从题目及内容看,本文有哪些特点?

2.模拟播音,体验文中情感:①由录音新闻的特点,体会括号中录音的作用,并安排学生模拟。②模拟播音。③教者作适当点评,结合“探究·练习”第三题,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3.小组读书、讨论下列问题:①第2段中,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②第3段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③比喻句的运用有什么好处?(结合“探究·练习”第二题讨论)④第二部分报道了哪几点内容?⑤末段中,负责人的讲话包括几层意思?

4.自由读,感悟:①教师播放一小段录制的录音新闻,让学生感受其特点;②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边读边赏,想象描写的场景,感悟现场的气氛,体会文章的感情。

5.总结:师生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的写作特点、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的语言特点。

6.课外阅读《飞向太平洋》,比较两者的异同。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这则广播稿,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现场感强。可进行模拟播音比赛。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思维、答辩能力。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①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模拟播音,准备比赛。②理解全文内容,画出美词佳句及疑难处,设计成问题,准备提问。

2.活动安排:①将全文分为四部分(1-45-7,8-1213-16),小组抽签、准备。②活动形式:每小组播音后,其他组学生作点评,并提出问题,要求解答。(时间5分钟)(教者对提问、解答要多鼓励,对不能回答的问题,要适当引导。)③师生共同作简要点评。

3.总结:①谈谈这篇课文的特点或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②以《模拟播音》为题,写一篇报道本次活动的消息或小通讯。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通过比较阅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能力,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还可将《“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决战太空》等篇并入,一起比较学习。教师亦可鼓励学生自选篇目研读。

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向学生推荐比较阅读篇目:《飞向太平洋》(见《语文读本》)《录音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决战太空》(见上学年课本200112月版),提出如下要求:①读这四篇新闻稿件,以标题新闻的形式,概括出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②阅读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分别是什么?③注意比较几篇文章的异同点,如体裁、选材、写法等方面。

2.课堂讨论、交流:采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引导的形式,师生互动,解决预习题及学习中遇到的其他问题。(比较阅读可引导学生就某一点展开讨论)

3.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为主题,自办一期小壁报,在班级交流、展示。

【资料整合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610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19585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70130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

19704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19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7511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805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

1981920日,我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210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19844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198621日我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904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有前几篇课文的引导,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活动中,了解本文体裁的特点,了解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作用。

教学步骤:

1.导人:①放映“神舟”五号飞船相关的图片或录像:②亦可简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及其重大事件。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采取四人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完成下列作业:①自查工具书,了解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及意思。②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③课文记叙过程主要由哪几个场面构成?还插入了两段什么内容?

3.再读课文,深入讨论:①采用多种方式阅读场面描写部分的相关句段,结合“探究·练习”第三题,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及排比句的作用。②结合“探究·练习”第二题,反复朗读,讨论、体会重点词语对表达人物特征的作用。

4.熟读全文后,结合研讨“探究·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整体感悟:①报道内容的新颖性及报道角度的独特性;②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作用。

5.完成“探究·练习”第四题。

6.搜集“神舟”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文章、图片,一起读赏。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单元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新闻就有几篇。“神舟”五号遨游太空,更是举国欢腾。可鼓励学生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激发民族自豪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①由《飞向太平洋》《录音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导入。②引导学生以“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大事记”“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按时间顺序整理好。

2.课堂交流:①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主要特点。②整合课前收集的资料。③让学生作主持人(或播音员)发布消息,其他人补充。

3.谈谈这次搜集、交流资料的经过和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此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新闻媒体的特点,了解新闻的范畴及体裁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多读书看报、多思考。

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回归的喜讯,各新闻媒体都有报道。搜集相关报道的电视新闻、广播(或录音)新闻(可用有关资料转录)、图片新闻各一件,文字(或网络)报道的消息、通讯各一篇,可印发给学生。

2.活动安排:①由了解课文内容导人;②分别播放电视新闻和广播新闻,认识其特点;③展示新闻图片,认识其特点;④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新闻”的概念(视频显示或投影,内容参见《新闻两篇》的“资料整合平台”);⑤读文章,认识新闻体裁的多样性;⑥认识新闻体裁(形式)和新闻媒体的区别及关系。

3.选取身边的人或事,并作进一步的了解,写一篇消息或特写。

【资料整合平台】

 

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大事记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1120日成功地发射。这是中国第一艘试验性宇宙飞船,以测试未来载人宇宙飞船的技术。飞船在太空遨游了21个小时,环绕地球14圈后安全着陆。事后,各地媒体争相报道:中国是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发射此类飞船的国家……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110日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三号、四号亦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并首次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

“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325日成功发射。飞船进行了模拟载人的多项测试。“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运行了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在陨落分析、燃料分配、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12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2003151916分,“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

“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1015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16623分在主着陆点——内蒙古中部地区安全着陆,实际着陆点离预定地点仅偏离47公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新闻两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文气磅礴、语言简明、结构严谨的新闻,叙事详略有致,遣词褒贬鲜明,议论鞭辟入里,是新闻写作的典范。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阅读为主线,以合作探究为方法,以理解“新闻内容”“新闻结构”“新闻特点”为目的,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要点的能力。

教学步骤:

1.导入:简介渡江战役的背景和意义,或从回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入手。

2.初读课文,从把握记叙要素的角度作好圈点、批注。师生合作探究,把握具体内容。

3.显示新闻结构知识的短文,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①标题②电头③导语④主体。

主体部分怎样写三路大军分别渡江的?

4.三读课文,理解特征。

①思考:从本文来看,新闻体栽有什么特征?从表达方式、遣词造句角度看,本文有些什么特点?②小结新闻的体裁特征: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5.师生探究本文特点:

选材组材,详略有致。

表达方式,叙议结合。

遣词造句,精工传神,

言简意深,褒贬鲜明。

6.迁移阅读。

从报刊中选一篇简短而典型的消息,提出要求,印发给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单元开始可先教这一课,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体裁的特征和结构、语言特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本文同一般记叙文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赏析,以把握相关知识点。

教学步骤:

1.影视导人:播放渡江作战的影视资料,组织学生叙述自己所看的渡江战役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当年毛泽东同志是怎样报道这一历史事件的。

2.感知探究:①根据“资料整合”中消息的相关知识提示,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等部分。②结合历史地图投影,指派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标出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区域、参战人数、汤恩伯督战之处。③依据填图分析组材的时间先后顺序并探究记叙的详略,理解惜墨如金与泼墨如云的不同作用。④引导探究叙议结合的写法及其作用:叙为事实,议揭本质。分析鞭辟入里,说理透彻人微,过渡巧妙自然。

3.把握要点,小结新闻的特点:标题、导语,主要体现简明概括性;电头,主要体现迅速及时性;主体,主要体现真实可靠性。

4.语言分析:组织学生自我选例,讨论新闻作品语言的准确性。(可结合书后练习进行)

5.作业设计:①课外让学生看渡江作战影视片,然后写成生动形象具体的记叙文,再与本文比较。②选渡江作战的影视文学剧本,让学生与本文进行比较赏析。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单刀直入地用最简短的时间,使学生能通过自主活动、合作探究,具体掌握新闻的体裁特征和结构形式。

教学步骤:

1.让学生自主泛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分组阅读、交流、探讨以下问题:①用一个短语或短句概括这篇新闻的内容。②用一小段话讲清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③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陈述这篇新闻的详细内容。④新闻以事实说话,请用几句话对形成以上事实的原因作评析。

3.全班交流,小结:①前三个小问题的探究正体现了新闻中标题、导语、主体等三个部分的结构。②前三个小问题与第四个小问题的共同探究正体现了本文叙议结合的特点。③所有小问题的研究体现了“以事实说话”是新闻的生命,且又及时、简明。

4.作业:学生课外自选报刊中的消息进行阅读,互相交流,巩固课内所学知识。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篇新闻报道了香港政权交接这件举世瞩目、永载史册、激动人心的事件。此设计着眼于研读文章,让学生认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激情,并理解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特色。

教学步骤:

1.导人:由本单元后“诵读欣赏”《七子之歌》中《香港》《九龙》两章的哀伤、悲愤的朗诵而导入。(有条件者可用配乐朗诵的多媒体碟片。难点提示:香港、九龙的历史关系。)介绍香港问题的成因,使学生毋忘百年屈辱,激发热爱中华、建设祖国的感情。

2.组织学生自由、快速浏览全文,根据新闻的主体结构分析文章,并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文章结构内容可投影显示)

3.研读、探究课文:①先从导语中找出最具概括性的三个词语,体味含义(百年沧桑、举世瞩目、永载史册)。②画出体现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句子,共同朗读,激发爱国之情。③探究主体部分如何层次井然地叙写交接仪式的全过程:a.理清按时间先后顺序组材的各层内容。b.认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c.画出场面描写和深情议论的语句,分别诵读,以形成临其境、激其情的艺术效果。d.除主体内容外,让学生再从结语中找出体现“隆重举行”的一些内容,教者分析点评,照应导语中三个重点词语的理解,认识文章首尾照应、浑然一体的特色。

4.比较赏析:本文是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社记者所写的一篇书面作品,准确地再现了那个特定时刻发生的历史事件,成为不朽的文字,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文。课后组织同学观看中央电视台现场转播的录像,来比较书面文字报道与现场录像报道的异同,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让学生明白读文字作品须用形象思维,而观看录像画面具有直觉思维、自我情绪更明朗化的特点。

5.作业设计:将本文压缩为三四百字的一篇短新闻,要体现新闻结构的完整性。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这篇新闻报道的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民族盛事,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文章较长,可以从作品的主体部分入手,把握相关内容和有序组材的特色。

教学步骤:

1.以歌曲《我的中国心》作序曲导入。

2.在乐曲中,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香港成为英殖民地原因的信息。

3.投影小结香港的历史问题,调动学生阅读探究本文的情趣,激发爱国热情。

4.快速泛读,梳理脉络:根据所学新闻知识,组织学生自主梳理本文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等五部分,并与上文比较异同。

5.精读主体,合作探究:①师生共同研析,划分本部分的五个小层次。②分组活动,各自找出可以激发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的语句。③赏析这些语句,集体诵读体味。④选优秀学生模仿播音,对16-23节进行诵读表演。

6.小结、练习:①小结标题中“隆重”之含意,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②网络搜索阅读199912月澳门回归的报道,进行比较欣赏。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新闻的写作有其常见的形式和基本特征,新闻的阅读重在内容的把握和信息的筛选。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筛选信息,准确抓住要点,并引导他们把两篇课文进行综合比较,探究异同,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以指导今后学习。

教学步骤:

1.课前自学:①利用学习上篇新闻所获得的知识指导本篇自学,并比较两者的异同。②掌握文中丰富的词句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筛选信息要点。

2.课内交流:①在《东方之珠》的乐曲声中,组织学生合作探讨,交流自我筛选的信息要点。②比较两篇新闻的异同(参见课后探究练习二)。⑤讨论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重点研读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

3.课后巩固:①要求学生自选一篇典范性的新闻带到班级交流。②选择本地区、本学校最新发生的重要事情,仿写一篇新闻。

【资料整合平台】

 

几种常见的新闻体裁

 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消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结构一般有六个部分:标题,用来标明作品的内容;电头,用来交代消息的来源;导语,用来概括文章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主体,用来具体介绍要报道的事实;背景,用来指示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结语:作最后的总结或某些内容的补充。新闻结构有三者是不可缺少的,即标题、导语、主体。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作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是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教学建议和难点提示:

作为初一学生,刚接触诵读欣赏,内容且是诗歌,应以诵读为主,熟读成诵;以欣赏为辅,理清难点。诗歌具有语言精练、内容含蓄、情感充沛、意境幽远的特点。在五四白话新诗的创作实践中,闻一多更是一位勇于探索、独树一帜的诗人。他的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色,被称之为新格律诗。《七子之歌》正具有以上这些特点,让学生在诵读欣赏中初步理解这些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诗前小序既是理解全诗的钥匙,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小序交代了写作原因,揭示了写作目的,表明了坚定信念,这些是要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弄清的。难点之二:昔日香港与九龙的并列关系不同于今天九龙属于香港特区。难点之三:昔日我国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达五十年之久,不同于今天大陆、台湾尚未统一。这两个难点也必须在诵读欣赏中让学生结合历史、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地弄明白。最要把握好的是:本诗反复咏叹的呼号形式、朴素的语言、抒情的笔调,使作品有如长江大河,流淌在中国人民的心田,是那样的舒缓而沉重,是那样的汹涌而激荡,激发起人们更强烈的爱国之情。

 

写作写消息

 要点提示:

教材中写作知识短文简明扼要,分别交代了消息的定义,讲解了消息的文体特点和结构形式,既是对本单元阅读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写作要求的提示。

写作训练可选第二题:采访一个先进单位,写成一则消息。教师先和学生商量采访地点:再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注意有的放矢、把握关键、弄清问题、记好素材;最后进行具体写作。全班互相交流、点评,既要重视点评消息的结构形式,也要注意点评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句子的修改

 说明:与写作点评结合,指导学生留心结构残缺、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语句冗长等问题,学会修改病句,提高写作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建议:

教师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安排“网上读写与交流”。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网络阅读,如何去搜索为学习服务的内容,怎样参与网上写作等等。在联网的多媒体教室中教学,教师要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如下操作方法:

1.能在一些国内的主要网站上阅读同一天的国际新闻,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的消息,并作适当的记载,看完后同学相互进行口头交流。

2.利用“搜索引擎”去搜索你喜欢的一部名著的有关内容或一位作家的有关资料,并学会保存这些资料。尝试写一篇研究性文章。(学生可以到网上去查阅闻一多先生的有关介绍,以及《七子之歌》的有关资料,利用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写一篇介绍性的文章。)

3.学习到一些网站上去申请免费信箱,尝试给老师、同学、亲戚或家人发一封信,也请他们给你回一封“E-mail”,自己收看。(目前“雅虎”可以申请6M的免费邮箱。)

4.去某一聊天室或论坛,输入你要发表的意见,参与讨论。

【资料整合平台】

著名网站:

http://www.sina.com.cn新浪

http://www.sohu.com搜狐

http://www.163com网易

http://www.people.com.cn人民网

http://www.xinhuanet.com/新华网

http://cn.yahoo.com/雅虎

如何使用“搜索引擎”?

常用的搜索方法有两种(以查找“篮球”的信息为例):

方法1:按“关键词”搜索。在“关键词”栏中输入“篮球”词,然后单击“搜索”按钮。

方法2:按“主题”搜索。要想了解篮球的信息,选择主题搜索区中“体育”主题下的“篮球”。

专门的搜索引擎站点:

http://cn.yahoo.com中文雅虎

http://www.google.comgoogle搜索

http://www.sohu.com搜狐

http://wwwbaidu.com百度

 

专题——荷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专题教学有别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有一定的特殊性,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探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通过学习有关“荷”的文学作品,培养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①带领学生到荷塘边走一走,去观察、欣赏荷花。②看教材彩图第一页。欣赏荷花组图。

2.活动过程:

①赏荷

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荷的绰约风姿,并结合学生自己观察、欣赏荷花的感受,分组交流,且可以设计以下问题:a.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谈谈对荷的认识。b.你最喜欢荷的哪个部分。(可从根、茎、叶、花等部分来谈)

②咏荷

赏读咏荷的诗歌,把握好节奏和诗韵,注意感知语言,想象意境,体会情味。a.欣赏荷的配乐诗歌朗诵(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b.加强课本中五首咏荷诗的诵读,要求学生放开声音来读,对照诗歌简析,体悟诗人表达的深挚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隽永含蓄的语言(课前把“诗歌简析”印发给学生)。

③读荷、议荷

指导学生阅读几篇写荷的文章,探究以下问题:a.荷有哪些名称?几篇文章写出了荷各部分的哪些特点?b.荷有哪些价值?c.试比较《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莲有实》三篇文章关于写荷的异同。

④写荷

在充分了解荷的特点、价值等的基础上,就荷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见解。a.学习课文中几位作家的写法,从荷叶、荷花、莲蓬、莲藕中选取一两个作为记叙描写对象,写一篇咏荷的文章。b.通过你自己的观察、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以荷喻理或咏荷的抒情的文章,和同学交流。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把读写听说打通,学科间打通,课内外打通,实现综合教学。在教学中,提倡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去搜集资料充实自己,拓宽视野,培养思辨能力。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①在学生实地参观荷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有关荷的图片准备到课堂上展示交流。②到互联网上搜集有关荷的图片、视频,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

2.活动过程:利用多种手段去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①学生相互交流,欣赏所搜集到的一些图片。②欣赏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录像专题《荷花》。③指导学生到网上去搜集咏荷的诗词,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加以背诵。可举行以荷为话题的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会。④结合教材内容和所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a.你所了解的“荷”有哪些特点?b.荷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如此地喜欢吟咏它?

3.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出一期以荷为专题的手抄小报。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这个专题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扩展思路,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探究钻研的习惯和创新能力。

教学步骤:

1.分组上网,到图书馆去查阅与荷有关的内容。

2.各组相互交流搜集的内容。

3.集中从如下几个方面做探讨、研究:①荷有哪些特征?什么习性?②荷有哪些别称?③荷有哪些品种?④荷花有什么用处?⑤荷有什么营养?⑥荷的饮食?⑦古今中外有哪些吟咏荷花的诗词?⑧有关荷的文化史……

4.根据搜集、交流的资料写篇介绍荷的文章。

【资料整合平台】

1.教学配套光盘: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专题《荷》以及有关荷的图片。

2.咏荷诗词: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芙蓉》唐李世民

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船声断,水广棹歌长。

《采莲曲》唐王昌龄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拟古》唐李白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湖上口号》宋刘挚

绿荷深不见湖光,万柄清风动晚凉。莫恨细葩犹未烂,叶香原是胜花香。

【蝶恋花】宋晏殊

雨中初凉生水际,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眼看红芳犹抱蕊,丛中已结新莲子。

【竹枝词】元丁鹤年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雨后泛舟登江波楼》 清  阮元

湖里荷花百顷田,温香如雾绿如天。会须尽剪青芦叶,顿放花光到客船。

【蝶恋花】清周济

万柄风荷摇不定,照灼红装,面面凌波靓。

3.荷的别称:莲花、水芙蓉、水芝、芙蕖、君子花、玉环、菡萏、水华等。

4.荷花的品种:处州莲、别样红、满园春、西子争妍、湖北红莲、西湖红莲、笑颜开、玄武湖红莲、宣莲、飞舞、锦莲、波焰、红露、春辉、飞红、红千叶、大洒金、扬州碗莲、美人红、水影浮云、娇容、自千叶、白雪公主、青毛节等。(江苏/于利民)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本单元所选的诗词有表现一代伟人毛泽东宏伟的英雄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名作,又有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古代名篇和现代诗歌,也有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讽喻诗。诵读、欣赏这些诗词,感受诗中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生活、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大有裨益。学习本单元的诗词,通过反复诵读去品味、感悟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感受诗词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鉴赏能力。

 在写作教学中,结合过去的写作实践,通过自由命题,学习在写人、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赛诗会、诗歌朗诵会,或编写手抄报、壁报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丰富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品位。

【阅读教学设计】

 

毛泽东词二首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两首词都含有深刻的寓意,语言精练优美,但由于创作的时代不同,词的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异,教学中可采用一课一首的教法,引导学生诵读、赏析,在学习中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并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学习《沁园春·雪》

  ()导入新课

  1936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塬,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雪》。

  ()整体感知,品味全词

  1.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播放录音,学生看书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3.上阕写北方的雪景,祖国江山有哪些可赞之景呢?“望”字领起下文,望到了什么呢?作者是怎样由眼前的实景,写到想象的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出“江山如此多娇”的?

  4.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

  5.作者为什么以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为引出下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6.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否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梳理归纳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二、学习《卜算子·咏梅》

  ()由介绍词牌“卜算子”和题目“咏梅”导入。

  ()听范读,感知《咏梅》这首词。

  ()诵读、点拨、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拨分析

  ①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梅是怎样开的?通过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梅花在冬季开得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又将会怎样呢?像《春》中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吗?是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③此词用的是什么手法?词的意境美在哪里?

  ④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A.疏通全词大意。

  B.看看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C.两首词的相同点在哪里?

  (a.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b.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c.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D.两首词的不同点在哪里?

  (a.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b.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是低沉孤高的。)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运用阅读感悟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沁园春·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陆游“咏梅”词与毛泽东“咏梅”词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熟读感悟

  1.播放雪景图片,学生结合个人体验谈感受。

  2.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二、体悟交流

  1.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如写作思路、修辞方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

  2.师生讨论。教师作好点拨、总结,突出《沁园春·雪》一词的立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3.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两首诗词在取景角度上的异同。

  三、诵读两首《卜算子·咏梅》

  1.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2.介绍两位作者的生活时代和他们的个性特征。

  比较赏析《卜算子·咏梅》应注意:(1)两首词的上阕分别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形象特征?(2)下阕分别表现出梅花怎样不同的精神气质?

  四、归纳两首词中的梅花形象,词人都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精神气质。

  五、再读这两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诗词的教学要强调朗读,毛泽东这两首词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注意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诵、背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步骤:

  一、教师范读或放《沁园春·雪》的录音。

  二、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词。

  三、启发学生概括上下阕的大意,了解上阕与下阕的联系,结合历史背景,领悟词作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讨论词作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对表现思想主题的作用。

  五、结合词的主题,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含义。

  六、由感知毛泽东诗词的不同,引入另一种风格的词《卜算子·咏梅》。

  七、诵读、点拨、赏析

  1.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却表现出梅花一种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拓展想象,作者赋予了梅花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

  4.对比赏析陆游的词,从词中所刻画的梅花形象和所表现的梅花的精神品质入手。

  5.理解背诵这两首词。

  【资料整合平台】

  《沁园春·雪》创作和发表的背景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后,又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奔赴抗日救国第一线。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创作了这首《沁园春·雪》,高度概括了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迎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政治形势。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掩饰其阴谋,蒋介石一面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一面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军事摩擦。毛泽东高瞻远瞩,不计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在渝期间,著名诗人、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求词,于是毛泽东就将这首《沁园春·雪》赠与柳亚子先生。后来便发表在《新华日报》上,柳亚子也和了一首《沁园春》:“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带,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沁园春·雪》在重庆一发表,立即引起了轰动,并教育了广大革命群众和民主进步人士,使他们认清了形势,坚定了信心,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

 

古代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首先是背诵,力争当堂完成。一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要把课堂上背诵的气氛搞得浓浓的。二要讲得精当、简练。分析内容但求具体、贴切,修辞常识(如“互文”)也要讲一点,不讲可能产生误会(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三要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学习《木兰诗》

  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就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1.指导学生朗读全诗

  齐读课文两遍,第二遍分段朗读并归纳各段大意;提示记诵的方法,然后分段练习背诵;在此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诵读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作简要的解释或提示,促使学生加深领悟。

  2.结合全诗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意图

  1.“可汗大点兵”一节,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情景,其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购鞍马一节,为何将“东市”“南市”“西市”“北市”跑遍,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对表现故事情节有何作用?

  3.“旦辞”两节写出了木兰内心什么样的感情?这样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4.战场生活一节写法特殊。引导学生去理解这几句话的含义,并讨论作者为何没有详写战斗的场景,这样是否削弱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为什么?

  5.木兰凯旋,战功卓著,但她“不用尚书郎”,这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征?

  6.迎木兰一节,诗作表现得十分详细,讨论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用意。

  7.总结全课,讨论木兰的英雄形象。这首诗流传一千多年,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代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

  二、导入《观刈麦》的学习

  1.指导诵读。

  2.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把握好句子节奏的停顿,使学生能够读得琅琅上口。

  3.结合课文注释,拓展诗意,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如:“妇姑”“童稚”“荷”“蒸”“灼”“遗”等。

  4.讨论、把握全诗的中心。

  (1)诗作描写了怎样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明确:作者先写了一幅刈麦的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了农民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然后又展现了一个特写画面,读来令人心酸。原来是繁重的赋税造成了劳苦人民如此艰难的生活处境。

  (2)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联想到自己安逸的生活,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再次诵读。要求尽量读出诗中悲怜自责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

  三、导入《破阵子》的学习

  1.介绍作者。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后人把他与苏轼一起合称为“苏辛”。

  2.讲析小序,介绍作者的有关生活处境。这首词是写给作者的好友陈亮的。二人都是南宋著名词人,又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这在词中有着鲜明的表现。“赋壮词”即创作一首表达雄心壮志的词。

  3.指导诵读。

  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同时要扣住这是一首壮词,应引导学生读出一种豪壮之情。

  4.结合课文注释,拓展诗意。

  “八百里分麾下炙”即分麾下八百里炙。从“梦回”一句,可以看出下文所描写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的旧梦。

  设问:作者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面,选择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

  明确:(1)战前对将士们的犒劳;

  (2)壮观的战前准备和激烈的战斗场面。

  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现实却是如何呢?由此又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作者雄心再高,也只能跌回残酷的现实,只能以“可怜白发生”慨叹自己空怀一腔报国热情。从壮与悲、理想与现实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和爱国之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5.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再次诵读。要求尽量读出词作悲壮激愤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这首词。

  四、小结三首诗词,完成文学常识表

作品        作者           年代      体裁         出处

《木兰诗》    ……            北朝      民歌    《乐府诗集》

《观刈麦》   白居易                 古体诗   《白氏长庆集 》

《破阵子》   辛弃疾          南宋            《稼轩长短句》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诗歌教学的重点在于把握其思想内容,赏析精练的语言,体会其丰富的感情。可以《木兰诗》为重点赏析,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然后让学生自读另外两诗词。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出自什么时代?

  明确:(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这首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基本上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三、共同研习课文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1)文章开头写木兰停机叹息的作用。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什么样的精神?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表现了木兰性格的哪一个方面?

  2.诵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段。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是怎样的?

  3.问:木兰凯旋,她向可汗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品质?

  4.朗读“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这段文字,讨论这里着重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它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英雄气概和不贪图富贵,甘愿过简朴安定的农家生活的品性。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四、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五、在老师点拨的基础上,自读另外两首诗词。

  六、【布置作业】

  请你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诗》为题编一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听,看谁讲得好。

  【资料整合平台】

  1.关于乐府诗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其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到汉武帝时,进一步扩大了乐府的规模。这种风尚沿袭到南北朝时期后,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已有了《乐府》专章,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诗歌,亦即凡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2.关于“互文”

  《木兰诗》有多处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现代诗三首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里所选的三首现代诗,它们在表现手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见物起兴”,并运用了比喻、反复、象征手法来表现诗歌的主题,诗中所写的“树”“高山柏”“椰子林”,它们都不是具体的人和事物的比喻,而是有着更为深广的艺术内涵。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比较阅读和教师的点析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入:可以由上学期所学的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导入新课。

  二、分别介绍三位诗人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于诗人艾青则要求学生说出他的原名和代表作品。

  三、放录音示范朗读,学生模仿朗读,注意正音。

  四、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归纳各首诗的大意,进而概括三首诗的中心意思。

  教师归纳:《树》——树在大地的深处团结在一起,并不断积蓄着力量,它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即将觉醒。

  《信念》——诗作先用比喻的手法,赋予信念一个具体的形象,在经过严格的考验之后,这种信念变得更加坚强,而这种坚定的信念来自于对祖国深沉的爱。

  《中国的土地》——第一节,写中国的土地上因有着特别的自然景观而变得“神奇”;第二节写出了中国土地上人民的“美丽”。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五、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完成“探究·练习”第三题。

  六、综合研讨三首诗。

  1.结合“探究·练习”第一题比较这三首诗的思想内容。

  讨论:三首诗都写到了土地和它上面的生长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树》中的“泥土”和《中国的土地》中的“土地”具有相同的意思。在艾青的眼中,他不仅看到了泥土上生长的树,还联想到泥土下面的树根,并由此想象到一个民族的即将觉醒。而《信念》则通过悬崖的陡峭来显示“高山柏”坚定执著的精神。

  2.比较三首诗的表现手法。

  讨论:三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从诗中找出例子。

  明确:反复。如:《树》中“一棵树,一棵树”;《信念》中“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中国的土地》中“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或连续反复,或间隔反复。

  另外,《树》一诗还以“树”来象征一个民族,而《信念》则以高山柏来比喻信念,使之成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在《中国的土地》中,用“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象征了一个伟大的转型时期的到来。

  七、通过对三首诗的比较归纳,引导学生了解新诗的基本特点:精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感情和优美的形式。

  八、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这三首诗。

  九、布置作业:理解诗中关键句子的含义或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学习现代诗歌,主要是通过诵读来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本课时主要通过朗读、品味和感悟来实施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过去所接触的现代诗《冰心诗三首》,结合现代诗歌的特点导入。

  2.介绍作者及诗歌创作的背景。

  二、自主学习

  介绍诗歌的学习方法,结合以下要求布置学生诵读这三首诗。

  1.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初步理解诗文。

  2.画出诗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和句。

  3.找出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进行诗歌诵读比赛

  四、品味、感受诗歌的形象和语言

  学生分小组讨论:三首诗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结合诗中的语言,初步感知这些形象及其特征。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适当的点拨。如《树》中“树”的形象;《信念》中“高山柏”的形象。

  五、重点研读《中国的土地》

  1.诗作描写了“神奇的土地”上哪些事物?

  2.土地上人的形象和性格是怎样的?

  3.结合创作背景,分析诗中“欢乐”“绽开复兴的契机”的寓意。

  六、梳理巩固,小结课堂内容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诗歌的特点是精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感情和优美的形式。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的手段来表现。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诗的感情和句式整齐、语言基本押韵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从诗歌的语言特点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示范朗读第一首《树》,初步感知现代诗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朗读。

  四、介绍作家艾青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讨论诗中所描写的意象特征,从而认识作者所赋予“树”的象征意义。

  六、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歌的节奏。

  七、以同样的思路,研读《信念》和《中国的土地》。

  八、布置作业:背诵这三首诗。

 

歌词三首

 

  【阅读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这是一组以现代诗形式创作的歌词,也是很美的朗读材料。我们可以先通过听歌曲演唱的途径,把握不同的旋律,从而体会歌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歌词所创造的意境和主题。同时以听带读,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进一步感悟。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再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所产生的巨大的轰动,揭示个中原因,初步感知其所表现的爱国主义主题。

  二、介绍三首歌曲所创作的时代背景。

  三、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和《黄河颂》。

  四、要求学生把这三首歌词当作诗歌来读,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五、重点赏析《黄河颂》。

  1.这首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作者在歌颂之前,先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讨论作者着意表现黄河的什么特点。

  2.诗中反复出现“啊,黄河”,根据这一点可以把颂黄河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讨论诗人分别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黄河的。

  3.歌曲借黄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根据《黄河颂》的旋律,进行配乐诗朗诵。

  六、综合比较三首诗的表现手法,明确“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进一步表达诗中强烈的思想感情。

  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这三首歌词。

  【资料整合平台】

  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因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被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诵读欣赏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结合诵读欣赏的教学要求,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尽量少讲析。让学生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讲析代替实践。教学采用四步法:听读、译读、说读、背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创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习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古诗《黄鹤楼》和《归园田居》。

  二、听读——划分节奏,学会朗读

  1.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2.学生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黄鹤楼》属近体诗中的律诗,《归园田居》则属古体诗。而律诗有八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归园田居》这首诗的句子节奏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三、理解内容,领会意境

  1.指导学生大声读课本下面的注释,读一句诗翻译一句,允许学生进行讨论。

  2.理解内容。

  (1)《黄鹤楼》是揽胜怀古思乡的名篇。它把神话与现实、古与今、情与景熔于一炉,创造了一个苍茫开旷的诗歌境界。相传李白在黄鹤楼想题诗,见了崔颢的作品后便感慨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归园田居(其三)

  A.简介陶渊明。

  B.评点提问:“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趣。

  四、背读诗歌,再悟美文

  教师要求学生采用正确的朗读方法,分男女生再读全诗,然后合上书,当堂背诵,亦可请个人示范背读。

  五、回味小结

  通过这两首诗的朗读、感悟,让每位同学都掌握正确的读诗、赏诗的方法,并激发我们更加珍视朋友间的感情,热爱家乡,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着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查阅工具书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课前查阅工具书,上网收集相关资料。

  2.引导学生结合所查资料,利用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独立思考分析,然后与同学合作讨论,教师巡视释疑。

  3.学生自主学习后,相互交流,点评、赏析,然后作较为深刻的鉴赏。

  4.师生一起背诵。

  【资料整合平台】

  1.关于黄鹤楼

  黄鹤楼在今天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史上六次被毁,六次重建。近年新建的黄鹤楼壮丽雄伟,下临长江,是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2.关于陶诗的风格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田园隐逸诗人。他的诗质朴自然、平淡清新。在玄雾笼罩的魏晋文坛上独树一帜。钟嵘说他“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朱熹说他的诗“平淡出于自然”。

 

写 作

  【中心】自由作文

  【方法】

  一、什么是自由作文?

  它是相对于命题作文、选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情境作文而言的。自由作文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无病呻吟,其最大的自由是让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二、为什么可以自由作文?

  因为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说自己最想说的话,才会有最真切的感受,能写得绘声绘色,最大可能地进行生动的描写。

  三、怎样写好自由作文?

  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细微的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处独特的景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切入点或灵感。另外,还要有再现所见所闻的人和事的能力,描绘出他们的情状,表达清楚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还要能表现出自己的内在感受。

  四、作文训练

  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写一篇作文,或写人或记事,或描写景物,内容不限,文体不限,但要注意内容具体,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综合实践活动:赛诗会

   创意说明:通过赛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进一步激发学生朗诵诗歌、积累诗歌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活动设计: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举行赛诗会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可进行以下实践活动:

  1.小组搜集同一题材的古诗词,如以“送别”或描写四季景物为题材的,再分两个大组进行擂台赛。

  2.分小组出一期“赛诗专刊”手抄报。

  3.进行一次以“诗歌”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