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22 |
作者:江都一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7 13:05:55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江都市一中高一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辨析文中出现的常用词语。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及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出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臣的是否贤明,二看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板书:标题;附带简单介绍刘向及《战国策》的文字常识) 二、出示已制作好的胶片,胶片内容共两部分。 (1)为正音 (2)为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正音(幻灯片) yi zh ao gua n shu f u jia n j i 昳 朝服 衣冠 熟 弗如 间进 期年 三、学生朗读全文,纠正断句错误的地方,如“今齐地方千里”。 四、重点词语释义(幻灯片) 修八尺有余 熟视之 旦日 明日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入朝见威王 臣诚知不如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闻寡人之耳者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完成常用文言词语“质”“及”“甚”“少”“异”“为”的辨析。 六、再读全文: 七、品味赏析。学习文言文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句的理解,还要进一步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味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2、妻、妾、客是如何回答邹忌的,有何不同?为什么?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5、讽谏的结果如何?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稍加点拔即可。 附板书: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家事——类比——国事 八、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发放臧克家的《纳谏与止谤》这篇读后感,学生快速阅读之后,引发学生讨论:邹忌与齐威王的故事千载而下令人景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今天的干部对上级领导如果都像邹忌那样,委婉讽谏,我们的群众都像邹忌那样对自己的上司,对自己尊敬的长者,对自己的同事、亲朋好友提出批评意见,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这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 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 (2)请同学们思考,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的从同的角度切入可以得到不同的观点。 如:“良药爽口更利于行”“贵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接受批评”“不能由已之好恶左右作出正确的判断”“要讲真话”“讲真话难” 九、发放课后练习。 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练习 《纳谏与止谤》(藏克家) 高一语文备课组:王生怀、李方平、刘小丽、马致华、马云 执笔人:王生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