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11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3 12:56:4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积累古今异义的文言词语。 3、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二、学习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三、难点:文中一些难词难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分组讨论探究法 五、学法指导:做文言知识分类积累卡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播放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清朝初期的统治者们深知“得民心”的重要性,于是演绎出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代,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就有人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孟子(出示幻灯片,简介孟子)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代的孟子,反对这些不义之战,主张统治者们对人民要“施行仁政”,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才能统一天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孟子这种思想的体现。 (二) 释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题中“道”即“王道”,就是“施行仁政“的意思。 (指名说题目完整的意思) (三) 朗读课文 1、 老师范读,学生听节奏以及气韵。 2、 学生各自试读。 3、 齐读。要求语气舒缓,气韵畅达。 (四) 结合课下注释和以前积累的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1、 组成四人学习小组,一人说大意,其它三人补充、订正,可以是一人说全文大意,也可以一人说一段,给不懂的词或不理解的句子作上标记。 2、 质颖:可以是学生自己解答,也可以是老师解答。原则是学生能回答的老师绝不代答。 3、 做文言知识分类积累卡。 4、 学生各自流畅地翻译文章。 5、 理解文意后,再次朗读全文。 (五) 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1、 教师给学生提供议论文有关知识: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有:标题即是、开门见山、中间提出、结尾归纳 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 2、 组成四人小组讨论,每组指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准备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3、 交流,评价。 4、 根据文章思路再次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六、学习小结: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自己本节课还有哪些目标没有达到,查漏补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