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设计2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7 19:37:05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15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3页。 教学目标 1.朗读全诗,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过程与方法 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丰富的想像、精妙的修辞、朴实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柚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 ◆难点 1.领会诗人情感,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2.理解“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和诗人把声音比喻成“微风”“阳光”的意义和表达效果。 ◆教学突破 本诗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整体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进而寻找哪些诗句表达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此向题具体在诗的二、三节上。丰富的想像力,能增加诗歌的生动形象性,让诗人的感情流露的更真切,因而应重点研读这两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诗歌朗读示例,阅读材料《欢乐》、《生活是多么宽广》.◆学生准备练笔本、学具。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情境导入 1.情境激趣 2.诱思导学 2.朗读感悟 3.诵读诗歌 3.背诵记忆 一、情境导入(约 分钟)
三、诵读诗歌(约 分钟)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朗诵来感受这首诗的节奏,感知这首诗的意蕴,感悟这首诗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 五、板书设计参考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纵情欢歌,振起全篇——歌唱什么~ 放飞歌声,放飞理想——怎样歌唱 极抒衷肠,极抒向往——直抒情怀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默写:(1)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 ,我歌唱 。(2)所有使我像 , 或者 。2.少男少女为什么值得歌唱?个性练习设计1.这首诗写于什么时期?你怎样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2)这首诗没有形象,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请你就诗中感受最深的诗句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探究赏析 1.品读语言2.辐射阅读 2.感悟诗情 一、探究赏析(约 分钟)
二、辐射阅读(约 分钟)
三、本课小节 本节课我们欣赏分析了这首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进一步了解了诗歌细腻而传神的意象独创。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让我们看到了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了他深情的歌喉,他是如此真诚,又是如此激动地在 歌唱。诗人把他的一片赤忱之心捧给了“少男少女”们。 四、板书设计参考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一阵微风,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本课总结 阅读何其芳的这首诗,首先要注意从诗的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j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它所要启迪读者的东西。其次,要注意诗中比喻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例如“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这些寓抽象于形象的比喻说法,都宜运用想像和联想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诗人对新世界新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最后,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品味诗歌清新优美的语言。这首诗语言朴素、清新、优美,音节自然和谐。诗人几乎不用华丽的词藻,用的都是极朴素的语言,但由于表情达意上的恰到好处,行文上的明快流畅,使这些朴素平凡的语言显示出清新和优美。阅读时要注意认真领会,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读出内涵。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课下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寻找何其芳不同时期的诗歌,进行研究欣赏,写出鉴赏评论。并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例析读。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为什么会有“成年的忧伤 2.少男少女给诗人带来了什么变化? 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个性练习设计 以“我歌唱……”为首句,写一段诗样的话语。 教学探讨与反思 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较,能更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的使命,并启示真理。但它不直接告诉读者如何如何,而是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所以学习诗歌应着意于诵读,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读出内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