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概括课文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和平的信仰,培养学生爱正义、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1、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内涵,感悟信仰的力量。     2、让学生质疑、自主说、主动说、积极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3、以"见义勇为"的事例导人,激发学生的正义感;以抗日英雄的故事进行扩展、延伸,让学生树立和平的信仰,
  感受勇气来自于信仰的力量。     4、课时的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人:     1、学生上台自我介绍(老师赞美学生的勇气)     2、老师讲述报道《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问:是什么使一个为生活奔波的下岗工人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是什么使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做出万人景仰的壮举?(学生回答)     一、理解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积累。     2、整体感知课文:以每分钟400字左右的速度默读课文。     3、学生用句式"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故事"概述故事内容。     4、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每分钟500左右。思考故事怎样开头、发展、结尾。     二、品味课文     1、学习一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挑读(有选择地读)   用"~~~~"标注描写美国伞兵的语句。   用“_________”标注描写法国妇女的语句。   用“。。。。”标注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   2、文章的标题叫做“勇气”,文中也提到两种“勇气”的含义。   3、你更欣赏哪一种“勇气”?请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回答)   4、学生质疑。   三、感悟课文   1、过渡: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生命。   2、学生谈抗战时期英雄的故事。   3、学生自拟有关“勇气”和“信仰”的格言。   4、小结:在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勇气,学习了这篇小说,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有勇
  气战胜它,使自己的人生更美丽。   5、作业:写一篇读后感一读《勇气》有感。
   一、理解   这是一个_________故事。 二、品味   挑读——有选择地读   用“”标注描写美国伞兵的语句。   用“__________” 标注描写法国妇女的语句。   用“。。。”标注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 三、感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