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三峡》教学设计10 | |||||||||||||||||||||||||||
作者:陈丽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7 19:59:42 文章录入:陈丽梅 责任编辑:蓝星 | |||||||||||||||||||||||||||
|
|||||||||||||||||||||||||||
一、教学思路:《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教读本文,首先要重视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熟读成诵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的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想象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三峡风光片,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三峡有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能当堂成诵。 (2)掌握“自”“至于”“则”等虚词的用法,理解“阙”“襄”“沿”“溯”“奔”“疾”“素”“绝”“属”等实词的意义,翻译重、难点句子。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说读法教学本文。 第一步,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把想象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 第三步,总结本文的写法,背诵全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欣赏三峡的独特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三、教学重点: 1、 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并能当堂成诵。 2、 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像,体味作品意境。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 课时) 五、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大意。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成诵,准确理解 (具体内容见下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具体内容见下表)
七、教学反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