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秋天》教案设计11 |
作者:叶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3 16:00:32 文章录入:yezhao 责任编辑:蓝星 |
|
秋天 何其芳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流程:课文朗读——语言品味——归纳内容——意境赏析——拓展诵读——写作练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一:导人新课: 1、猜谜:为什么这样香?(打一人名) 2、作者简介。 3、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习指导(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字词教学 根据拼音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肥shuò__ qī 息 乌jiù 梦mèi 清liè 枯hé lián 刀 xīshuài liáokuò 青biān 鱼 解释词语: 丁丁 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清冽 梦寐 幽谷 3、朗读指导,分男女生朗读比赛。 注意: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4、语言品味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5)、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完成《三级讲练》2题。(练) 二、研读赏析:(教) 出示问题: 1、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2、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逐节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背诵课文,拓展阅读。 2、模仿诗歌优美句段,仿写练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练习,仿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拓展阅读教师所作下水作文。 瀚林秋色 朱叶 清风徐来,在香樟葱茏的枝头轻舞, 落叶飘飞,诉说夏日鲜为人知的梦。 似春花绚烂,如火焰耀眼, 夕阳燃烧着操场边老梧桐。 生命的颜色五彩斑斓 在你,却如此纯粹、宁谧、自然。 小鸟啁啾,秋虫呢喃, 丹橘满枝,黄花遍野。 朝露中晨曦弥漫林园, 牧歌声声萦绕耳畔, 那温馨似乎遗忘又似乎记得, 仿佛回到田野中欢乐奔跑的童年。 白云悠悠飘过山头, 清冽的空气沁人心脾, 秋空中雁行渐远渐去。 任冷酷的时光斗转星移, 你的守望如山岩般忠贞不渝。 清清的驿源溪,留下生生世世的希冀。 1、上诗通过哪些事物表现秋色? 2、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比较阅读狄金森《秋景》。 三、仿写练习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万里.(排比)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写秋的名句积累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 白朴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板书设计:见演示文稿 教学后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