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8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11 9:01:59 文章录入:szhp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 明确北大给作者带来的影响和感悟。 2. 品味文章语言。能了解真挚的抒情和精妙的议论的作用。 3. 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 [教学难点] 1.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2. 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 初读文章,了解写作思路,感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2. 精读文章,品味语言了解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积累美词佳句。 [预习作业] 1. 朗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不明确的字词,查正字典。 2.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3. 能提出一到两处自己认为读不懂或有问题的地方。 [第一课时] l 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 l 预习检查 1. “际遇”:机遇,时运。 2. 田晓菲在十三岁时遇到了怎样的机遇? l 通读课文 1. 为什么说能够进入北大是一种“机遇”、“时运”呢?朗读课文,在文本中圈点勾画,找出理由。 2. 明确 ① 北大的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的窗子。 “我”开始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让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 ② 北大的同学有着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犀利机智,精神状态生机勃勃。 “我”感受到了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③ 北大的老师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是真正的“师”。 “我”了解到北大这条大河上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和船工,才能摆渡有志的穿船客。 3. 齐读文章的第12小节。总结 北大委于我的是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所以,北大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机遇,时运。“我”因此而成长,成熟了。 4. 结语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在北大的怀抱中,“我”自由地成长。北大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与北大融合在了一起,可见“我”对北大的热爱和赞美。 l 研读课文 1. 文章的1-5小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着重研读文章第4小节。北大为什么是“熟悉而陌生”的。 2. 文章13-17小节。通过关键句的比较分析,明确作者在文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l 作业 ① 抄写重点字词。 ② 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作者文才斐然。通过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展现了自己对北大的深厚感情。运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 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语言最精美的片段,品读,赏析。 老师总结。 作业:模仿自己所喜欢的文中的语言方式进行仿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