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设计9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8 19:04:3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事实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想:采用导读法指导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处理生字及介绍作者。 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或讨论。 1、不看课文回答:文章开关所提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你为什么选这一个? 2、看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可是,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种”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那它有什么害处呢?(就会止步不前) 3、为什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才会不放弃探求,才会有发明创造) 4、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寻求第二个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你认为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讨论后与书上对照) (①有渊博的知识;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新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5、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6、作者列举约翰 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以及罗兰 布歇内尔发明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的事例有什么作用?请联系生活实际补充一两个事例。 7、讨论: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请结合书上这些内容畅所欲言:“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及文章的最后一段。 三、明确文章的主要观点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种,就会止步不前;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就不会放弃探求。 3、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4、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四、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由分析几种不同答案各自的合理性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接着论述“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危害性——止步不前。强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要寻求第二个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自然引出“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紧接着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①有渊博的知识;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新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提出“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的观点,并列举两个事例加以证明。 “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这两个设问引出下面的论述。先引用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再作分析: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的人自我压制;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坚信一定能使之变成现实。 文章结尾强调“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鼓励人们要坚信自己,努力去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