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感受自然——走过四季》教与学整体设计 | ||||||||||||||||||||||||||||||||||||||||||||||||
作者:邱丽华 文章来源:安工大附中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4 8:54:4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课后反思:
鉴于本节课活动课教育的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的文字感悟能力不强,所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图像和音乐,尽快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合适的气氛,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配以教师适当的引导,达到活动目标。 在设计安排本课时,开始我只注重活动课上对学生活动的安排是否热闹、有趣,于是在“听听四季”的环节中安排了听音乐,看画面,猜四季的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的学生都动起来,但转念一想,这样能达到什么目的呢?除了表面的热闹之外,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呢?因此我认识到活动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也要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能在这堂课上学到知识。于是我把这一环节缩短了,重点放在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四季的独特感受,并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学生们对四季的感触加深了,对描绘四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学会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后面的写作练习的反馈,了解到学生基本达到我的教学目标。现举一个学生写作的片断为例: “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的中央。它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地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口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缀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象啊!” 这里描写的秋天赋予秋以人的生命力,读起来清新自然,除了语言生动形象之外,还让人领略到了秋天硕果累累的特征,在不经意之间表露着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不过,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我发现还有一些遗憾与不足。有的活动的时间过紧,没能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开来,如学生对片断的互评,因为时间的关系,课上只能让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发言,没能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也不能当堂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这一项活动能充分展开,它既能培养学生鉴赏作文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是好处多多。 总之一句话,之所以这样安排活动课的教学,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走过四季》教学片段
师:选取四首能代表四季的乐曲片断,并配以画面,让学生对四季的景象有初步的感受。 师: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同学们你们已经经历了十几个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对于季节的独特感受也一定给你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下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说出你对四季的独特感受。 生1:我喜欢冬季,因为冬季可以打雪仗。 生2:我也喜欢冬季,因为冬季到了就意味着春节的临近,一到春节,作为我们孩子们既有吃的又玩的,还有压岁钱可以拿。(全班大笑,鼓掌) 师:的确是这样,冬天一到外面的一切都是孩子们的世界,况且还有一个人人都想过的春节。还有喜欢别的季节的吗? 生3:我喜欢夏天,因为我出生在夏季,妈妈说我刚生下来时就生病,是夏天的太阳把我晒好的,所以我的名字叫夏炎,为了感谢夏天的炎炎烈日。 生4: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一个个争相斗妍,整个大地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你说的不错,春天美丽的景色是大家有目共睹,但除了春天本身的优美景色之外,你个人对春天这个季节的独特感受是什么? 生4:我喜欢春天,因为一到春天我就可以脱掉厚重的棉衣,整个人都舒展开来,同时春天还可以放风筝。 生5: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冷饮。(许多同学点头赞同) 生6: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秋天里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 生7:我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里有中秋节,可以全家团圆,还可以吃到香甜的大月饼。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都说出了对四季各自不同的感受。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四季知多少?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分钟内说出与本组代表季节相关的词语和诗句,比一比哪组说的多?(要求一组在说时,下面一组帮他们计时并计数,注意重复不算) 第一组 春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教师提示可以用词语) 百花齐放、春回大地、春暖花开、蜂飞蝶舞、飞花点翠 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组 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收时,” 骄阳似火、夏日炎炎、酷热难耐、烈日当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阀送青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同学们大叫这不 是夏季,黄梅时节是春天。) 师:对,这不属于夏季。 第三组 秋天:“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待到秋天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硕果累累、秋风瑟瑟、“天凉好个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四组 冬天 白雪皑皑、冰天雪地、鹅毛大雪、寒风凛冽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总结一下,春季组12个、夏季组8个、秋季组9个、冬季组7个。 我们的春季组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让我们一起鼓掌,对他们小组表示祝贺。(全班鼓掌) 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经典散文,语言秀雅隽永,情景交融,描绘细致生动,读后使人回味无穷。下面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写一段描绘四季的语言,不限季节,看看谁写的最能突出该季节的特征。(给5分钟写,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讨论,选一篇你们大家都认为最好的来展示) 生8:夏似一位生机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台来。夏的眼睛灼灼发亮,环视着台下的大地,大地上顿时出现一片火热的阳光。大树张开无数的臂膀,遮住了夏火热的目光,洒下一片荫蔽。夏的目光到达哪里,哪里就是一片酷热,一片骄阳。 生9:瞧,翠绿的大幕拉开了。春姑娘穿着五彩的霓裳,轻盈地走上了舞台。她把长袖一挥,大地上的草丛树木都被染上了绿色。春姑娘又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用纤巧的手从里面拿出一束束五彩缤纷的鲜花,向台下撒去。鲜花飞向绿色的大地,飞向绿色的树木。立刻,嫩绿的翠叶间缀满朵朵鲜花。鲜花在万绿丛中开放,恰似在绿色的面缎中用五色相间的丝线绣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红艳艳的面颊上,浮现出醉人的春天微笑。 生10:冬天来了!冬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儿,浑身雪白,连整个大地也由金黄而变得雪白了。冬戴着雪白的绒帽,浑身穿着白色的绒衣裤,脚上着一双白皮靴,就像一个可爱的白绒球一般。 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挥着雪花向大地飞舞,去清除那里的垃圾。雪花们恭顺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的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 生11: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的中央。秋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地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口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缀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象啊! 师:下面请同学们评评哪一位同学写的最好,最能突出该季节的特征? 生12:我认为冬写的好,它形象的描写出雪花漫天飞舞、笼罩大地的特点。 生13:我认为秋天写的好,它除了语言生动形象之外,还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特征。 生14:我也认为秋天写的好,这一段赋予秋以人的生命力读起来清新自然,让人不经意之间已经领略到了秋天的特征。 生15:我喜欢春天,这个片段描写的景色十分的美。 生16:我喜欢夏天,夏天写的很活泼。(许多同学跃试) 师:有许多的同学可能还有更好的评论,但由于时间关系,下面由我简单的总结一下。这四篇文章写的都很优美,而且也都突出了这个季节的特征。我宣布大家打了一个平手。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感受到同样的景致可以使我们有不同的心境。比如:心情愉快的人,秋天给他的感受是丰收和喜悦。而悲观失望的人,秋天给他的感受是萧瑟和伤感,景因情而变,情应景而生。每首动听的乐曲,每篇隽永的诗文都表达着作者独特的心情。没有景与情的紧密结合,就没有自己的真切感受,没有真正被外景感动了的情,就无法把景写好。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自己写作时也要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v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