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智取生辰纲》教案设计13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8 20:10:3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学习目标: 1、 继续学习控制视线等阅读方法,运用直读法、跳读法、捕捉“路标”等方法,快速阅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 2、 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中的明暗两条线索,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 了解《水浒传》中人民与统治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和勇敢。 重点难点: 1、 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精读课文,区别古今词义,理清线索,分析人物。 3、 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1、《水浒传》介绍: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结合民间戏曲、话本中的故事,经过选材、加工和再创作而成。 2、介绍《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4、 浅谈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 速读课文: 思考:1、题目上的“取”字,可改用“抢”“夺”吗?为什么? ——“取”突出智慧,轻松取走生辰纲。 2、吴用等人的“智”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用原话回答) ——第12节。 3、文中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是吴用等人智取) 4、 杨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因为他很笨吗? ——他的聪明、谨慎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较吴用略逊一筹。 三、 分段: 第一段(1—4):杨志在押送生辰纲过程中与同伙间的矛盾。 第二段(5—12):杨志与吴用等人的矛盾。(主体) 四、 分析: 1、 杨志与同伙之间矛盾演化的过程。 A、 矛盾的由来。(第1节) B、 矛盾的扩大与发展。(第2节) C、 矛盾的深化。(第3节) D、 矛盾的全面激化。(第4节) 2、 分析杨志中计的过程。 A、 杨志与好汉第一次的照面。(第5—6节) B、 酒诱——白胜与杨志斗智。(第7—8节) C、 暗中配合继续酒诱。(第9节) D、 杨志中计。(第10—11节) E、 补叙原委,点明“智取”。(第12节) 3、 课文为什么反复描写天气的炎热? ——为矛盾冲突的展开做铺垫。 五、 完成“训练题” 六、 课外阅读《水浒传》 七、 《水浒传》讲故事比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