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我教《故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康成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8 23:13:5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我教《故乡》

尔骏

  教学的角度,是课文分析的突破口,选得好,水到渠成,分析能直入文章的内里 学生也能生动活泼地学习,思维随之开窍;选得不好,如钝刀子割肉,讲了许多却并未切中要害,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

  《故乡》一课的教学取何种角度,我们曾作过多种尝试:从情节入手,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层次,纵向分析小说结构;从人物入手,逐个地看作者对闰土、杨二嫂、“我”等的描写,横向分析小说人物;还试着从关键句段入手,选点挖掘小说深刻的思想含义。这些尝试没有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却从侧面启发了我们,使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从形象的对照入手,在形象对照中分析人物形象,在形象对照中层层揭示作品的主题,在形象对照中把握课文的主要艺术特点,取得了举一纲而众目张的效果。

  一、在形象对照中分析人物形象

  《故乡》中,作者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用了近全文一半的篇幅写了闰土——一个勤劳、忠厚,被旧制度压得直不起腰来的农民的形象。他与祥林嫂,与阿Q,与孔乙己等面貌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思想不同,但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村的下层人民的形象,都已经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闪发着艺术光彩的典型文学形象。

  为了将这个丰富的人物形象包孕入短篇小说简短的篇幅中,也为了使人物与社会更紧地粘合在一起,在刻划闰土时,作者时时插入抒情色彩浓郁的回忆,用少年时代闰土的旧影处处与之对照——

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然、悯然)。

动作、语态对照

  少年闰土:巧于雪地罩捕鸟雀,敢于月夜叉刺狡猹;“我”短短的一问,甚至“我”没有问,闰土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将心中的话尽情倾吐(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共说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说话后的神态,“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思想、精神对照

  对“我”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所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正是用了形象对照的描写,鲁迅塑造了如此深刻的一个典型人物;也只有在形象对照的分析中,我们才能指导学生真正理解这个形象。

  二、在形象对照中揭示作品的主题

  通过闰土这个形象,作者所揭示的是劳动人民悲惨的历史命运。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残酷压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而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更在他们的精神上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使他们麻木,使他们默然地忍气吞声。

  但《故乡》的主题并不至于此。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即使是个短篇,也往往有多个层次,描画了相连着的多个形象。它的主题不泛露在故事的表面,也不包孕在单个人物身上,而是蕴藏于作品的内部,蕴藏于作品所刻划的人物的相互关系中;只有在人物的关联中,在人物形象的对照中才能全面而深刻的揭示。

  因而,在挖掘《故乡》的主题时,除了要注意闰土形象的前后对照外,还要注意另外两组形象的对照——

  一组对照是:闰土父亲、闰土、水生这三代人的形象对照。

  三十年以前,在生活重压下的闰土的父亲,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为了怕儿子死了,给他起名为闰土,更“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十年以后,在生活更沉重的压迫下的闰土,生活比父亲更惨苦了,已无力给儿子套上明晃晃的银项圈;香炉、烛台代替了银项圈,将希望寄托于神灵,连希望也比父亲更渺茫了。

  三十年以前,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天真烂漫的少年;

  三十年以后,闰土的儿子水生又长成了当年闰土的模样,所不同的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

  这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重复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故乡又是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了,因而劳苦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惨了。

  故乡,难道能继续地让他沦落下去吗?这样的命运,难道能继续地让它延伸下去吗?

  第二组对照是:闰土、“我”、杨二嫂三种生活形象的对照。

  闰土世代作奴隶,苦得已经形容不出,却没有醒悟,不但自己事事按奴隶的“规矩”办,而且要自己的后代也老老实实地做奴隶;

  “我”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已叛离了原先的阶级,但没有奋起而为社会的解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食”辗转奔波;

  杨二嫂是一个破产的小市民,她明抢暗夺,尖酸刻薄,对上层阶级既憎又慕,完全只是为着自己在生活旋涡中争斗。

  三个人,都是社会直接的或间接的奴隶,由于不觉悟,各自为着自己而辛苦,彼此隔着厚厚的墙。作者由此而将主题向前推进一步,借“我”的口否定了这三种人生:“我不愿意”水生和宏儿“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高声喊出:“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形象对照分析得好,作品的主题也就能从形象的描绘笔触里步步地透出来,层层地流出来,最后的那几句概括,不过是画龙后的轻轻的一点罢了。

  三、在形象对照中把握课文艺术特点

  人物描写是小说的核心描写,人物描写的特点决定着整个作品的构思特点,支配着小说中的其它描写,使全文的艺术描绘融合成和谐的一体。

  与人物形象对照相锲合,《故乡》的环境描写和抒情——主人公“我”的心情描述,都采用了对照的方法:记忆中故乡的“碧绿”、“深蓝”、“金黄”的色彩,与现实中故乡的“阴晦”、“苍黄”、“萧索”的景象,成鲜明的对照;“我”对记忆中故乡的无限向往、怀恋的心情,与对现实中故乡的失望、怅惘的心情,成鲜明的对照。这些对照描写,是从人物描写的主干上长出来的,反过来又以青枝绿叶装点了主干,成为刻划人物、表现主题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了人物形象对照分析作基础,只要稍作点拨,学生对这些描写的特点便能十分明白。相反,脱开形象对照去作孤立的分析,其教学目的就会是模糊的,教学效果也就一定不会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