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4 9:47:0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
 
 
 
 教学目的 
 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推荐书目: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 
 《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 
 推荐网站: 
 戏曲天地:http://grwy.online.ha.cn/chen 
 中国传统文化网——曲苑杂谈:http://enweiculture.com 
 咚咚锵——中国戏曲网:http://www.dongdongqiang.com 
 中华戏曲网:http://cnsearch.163.com 
 推荐电视频道: 
 CCTV—3戏曲节目 
 CCTV—3春节戏曲晚会 
 CCTV—1综艺大观 
 CCTV—1曲苑杂谈 
 二、导入新课 
 以情导入:以戏曲音乐、画面导入新课,为本次活动营造浓郁的戏曲氛围。 
 三、讨论、交流戏曲知识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先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举一两个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可提供以下主题供学生选择。 
 1.“戏曲”的含义。 
 2.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哪些艺术形式?大约成熟于什么时代? 
 3.中国戏曲与文学(语文)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搜集你认为最优美的一段唱词;说出一位你认为是最优秀的戏剧作家) 
 4.聊一聊京剧在中国戏民中的地位及京剧的脸谱知识。 
 (1)脸谱知识介绍。 
 (2)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戏曲的虚拟动作。 
 四、名段欣赏 
 现场播放戏曲名段,让学生欣赏,从中感受戏曲的魅力,激发喜爱戏曲的情感。 
 五、家乡戏大展台 
 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戏?并向大家推荐一曲。 
 六、搞“我与中国戏曲”调查 
 目的是了解同学们及其家长对中国戏曲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旨在让学生明白:发扬光大中国的戏曲艺术人人有责。 
 七、结束语 
 预期效果 
 1.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会唱的唱,会演的演,不会唱、演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体会掌握知识的乐趣; 
 2.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 
 3.欣赏戏曲片断,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戏曲的无限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