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作文公开课 | 
| 作者:张 勤 文章来源:新语文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30 21:02:1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作文公开课 <公式*联想*表达> 授课者:    张    勤  授课班级:三明四中初三(5)          教学目的:  1、由\"公式\"引发联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生]   按照号数轮流  《我看ABC-------》  (话题训练:就26个英文字母之一展开合理想象)  [生]   点评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打出课件:  数字笑话:  A、一天0和8在街上相遇,0不屑地看了8一眼,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裤腰带啊!\"  B、0对5说:\"你该把肚皮收收了!  C、0碰到9,(大吃一惊):\"哎,兄弟,怎么截肢了?\"\"  D、学生猜:  0碰到 (       )     ,很同情地说:\"哎,怎么拄上双拐了!\"  师:瞧,\"0\"多有意思!(创见)  这节课我们也好好表现一下,怎么样?  打出课件:  公式*联想*表达  --------作文活动课  (二)、准备阶段:  师: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练习,造一个句子  \"我由_____想起了_________\"。  下面请同学们把造好的句子念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 ]   发言  师:赞评  (二)酝酿阶段:  打出课件:             W=X+Y+Z     师:知道这是什么?  [生]:一个公式。  师:数、理、化有关这方面的公式多吗?请举例一下。  [生]:多------  师:大家思考一下,看看你能否对这个公式有个认识。  [生]:思索。  师:这个公式可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的定理公式,而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简洁明了地表述他对一个重大人生问题的感悟。你们知道他赋予这些字母怎样的新意吗?                                         W代表成功                X代表勤奋                Y代表方法                  Z代表惜时  课件显示:          成功=勤奋+方法+惜时  让我们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它深刻的内涵。  [生]:齐读。  (三)、成熟阶段:  师:一个简单的公式能够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含义,这多么有趣啊!  下面我们来试试进行公式演化的训练,并由此进行联想。  打出课件:                   1+1=1  师:这个公式从数学上讲能成立么?  [生]:不能。  师:可在现实生活中却能成立,能解释得通,而且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它到底能够表达些什么含义?  [生]:思考讨论。  提问回答:  师:评议。  备份课件打出:  A、一个南半球加上一个北半球就是我们的整个地球  B、两根筷子合力能夹起一个鸡蛋  C、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D、两个人的力量加在一起就是集体的强大力量  师归纳:这说明只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展开丰富联想,一定能赋予一个简单的公式许多生动有趣的含义。  那么就请大家展开丰富联想,列出你们感悟最深的公式来吧。  [生]:思考。  [生]:发言交流。  师: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  插入课件一:  7-1=0  中考有7门, 我语文成绩不好,若再不努力追赶,即使其他成绩再好,也是白搭,这叫 \"前功尽弃,一切趋于零。”所以我必须要加倍努力学好语文迎头赶上。  师问:这位同学的公式好不好?好在哪?  [生]评:这位同学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所列的公式赋予了很实在的内容,可谓恰如其分。  课件二:                        1>3  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启示我们要团结和作,齐心协力。  师问[生]评:的确很不错。联想十分巧妙又有意义。  师:好,我们再来听听同学们的发言。  [生]:交流。  师:评。  (四)、归纳小结:  打出课件: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                            读书是作文的向导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真令我感叹不已。本来枯燥无味的公式却能让大家赋予丰富的内涵,同学们的想法很了不起啊!  作文就是表现生活的,要表现生活,就必须要认识生活,而认识生活,靠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善于感悟的人,联想、想象力一定是很强的,那么他写作能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布置作业:  写作:以本节课的内容或你所列的公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教后记]:  *学生是课堂的真主人,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序循进地开展教学,捕捉带规律性的思维激发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注重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深刻思想内涵的赋予,既教作文又育作人。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性,自主联想自主表述、思维训练的科学性。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