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子张之儒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21:29:5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子张之儒
战国时期以孔子弟子子张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子张是孔子门下最著名学生之一。据《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张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间困";他秉性虽孤僻偏激("师也辟"),但为人宽容大度,勤学好问,经常同孔子讨论问题,向孔子"问干禄"、"问行"、"问仁"、"问政"、"问明"、"问十世可知"、"问善人之道"、"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问何如斯可以从政"。孔子死后,便成为儒家八派之一。子张之儒在道德伦理方面,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提倡"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的理想人格。《荀子·非十二子》严厉批评子张之儒为"贱儒",但未列出其根据。近人郭沫若从子张与孔子问对的资料中得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不过从时间上看来,墨子应比子张迟,应说"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