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春》的美景从何而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30 19:57:1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春》的美景从何而来?  

 

  美的文章来自美的生活,而观察则是二者之间的桥梁。提起观察,有的同学就常常与“看”等同起来,其实“看”并不等于“观察”,观察含义除了“看”外,还包括听觉、嗅觉、触觉以及人们的内心感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品评等等内容。观察的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思维活动,观察直接受人的思想倾向影响。没有对美景的仔细观察,也就没有美的文章产生。

  《春》这篇文章描绘的美景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有的美景悦人耳目,有的美景能催人奋进。作者之所以能把春天描绘的如诗如画,令人神往,只因为作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作者注意到春天的使者是那和煦的东风,所以开篇写到“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风送暖江河解冻,寒山瘦水不见了,所以作者写“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这一“润”一“涨”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已尽在不言之中了。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但是有的花是绿叶红花相衬,有的却是先见花后长叶,如果不是作者的仔细观察,写果树开花,也就不会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的连珠妙语了。

  最妙的是写春雨的那一段:我们且不说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绝妙比喻,也不说那“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的具体描述,单是那树叶小草就足以见作者观察生活且用心体会的特点了。试想,如果作者根本就没有置身春雨中的经历,也不曾在绵绵春雨之中,留连于林间草地之上,如果作者是满心惆帐,那“发亮”的“绿”,逗你眼的“青”,是绝对写不出的。正因为作者热爱春雨,即使雨下了三两天,即使雨中的景是那么静默、平凡,读者仍能看到别有情调的美景,能感受到火一样的热情。

  我们再来看看文章的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里赋予了春天三种形象,展示了春天的新鲜、美丽、有力的形象美;又捕捉了春天的三个动作“生长着”、“走着”、“上前去”,讴歌了春天的力量美,真是一字一个美的音符,一句一个美的旋律。试想,如果作者不用心去观察,没有热爱生活的情感做基础,能写出这样内涵丰富的文字吗?能有笔下的美景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