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居里家的奇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9 20:35:2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居里家的奇迹

 

皮埃尔·居里身上有着大多数科学家所具有的品质:谦逊、朴实、勤奋、博学和敏锐。在幼年时期,皮埃尔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奇怪的孩子,人们觉得他智力迟钝。但他的父亲却对此不以为然,在14岁那年把他送到一位私人教师那里学数学。他在数学上的天分很快就显露出来,16岁就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在与玛丽·居里共同研究放射性以前,他主要研究晶体的对称性、压电现象和磁学。他的许多工作是奠基性的,并因此而取得了相当的声望。

玛丽·居里就是声名远播的居里夫人。她出身于波兰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娘家姓斯可罗多夫斯卡。

她与皮埃尔相识后,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迅速结合在一起。在法国人亨利·贝克勒尔发现原子核的放射性之后,玛丽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大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于是,在她的劝说之下,皮埃尔放弃了手中的工作,转而投向这个全新的领域。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夫妇俩由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钋、钍等,与贝克勒尔一同分享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妇的成就是在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后取得的。他们的实验室是一个破旧不堪的棚屋,没有人给他们提供资金,可用的实验器材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大饭锅。凭着坚毅和执著,他们用手工分离的办法,在45个月的时间里,最终从几千磅的铀沥青矿渣中提炼出了0.41克的镭。

皮埃尔在1906年意外丧生,这给玛丽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倒下,而是沿着和丈夫一同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进。紧接着在1911年,玛丽获得了她的第二个诺贝尔奖,此时她在国际上已经享有了崇高的声誉。1921年,玛丽成功地访问了美国,哈尔总统亲自将美国妇女捐赠的1克镭交给了她。

依雷娜·居里是居里夫妇的长女,她和她的丈夫约里奥·居里也是出色的科学家。他们很早就有获诺贝尔奖的机会,但却失之交臂。1932年,他们在用α粒子轰击铍时打出了中子,但在解释时却猜想是光子。詹姆斯·查德威克在听说了他们的工作后重复了他们的试验,经过反复计算,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粒子。结果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说查德威克的老师卢瑟福坚持把发现中子的诺贝尔奖单独授予查德威克。当有人说小居里夫妇为此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时,卢瑟福争辩道:“他们(指小居里夫妇)是如此的聪明,不久就会因别的项目而得奖。”果然,也是在1935年,小居里夫妇发现了人工放射性现象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一门两代,父母亲同获得诺贝尔奖,母亲再次获诺贝尔奖,女儿和女婿又同获诺贝尔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