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童趣》体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5 22:16:05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童趣》体裁

 

   《浮生六记》属明清小品一类,与李渔的《闲情偶记》、张潮的《幽梦影》、余怀的《板桥杂记》、冒襄的《影梅庵忆语》等,同被人们看重。实际上这类小品仍是散文作品,只不过情趣盎然、韵味隽永、文辞简约、篇幅短小罢了。小品一词来自佛语,含佛经节本之义,相对于先秦诸子、唐宋散文这些大品,这类文章只能叫小品。从内容看,明清之际,一些作家将视角转向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提倡创造上,值得肯定。当然它无法与先秦两汉唐宋散文在思想内涵和历史深度方面相比,但在反映时代思潮、探寻人生真谛方面,同样达到相当的高度,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等。

  这类小品文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的重要一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许多作家,不仅欣赏明清小品,大力宣传,而且亲自实践,如周作人、林语堂、俞平伯等,且一直影响至今。不仅如此,林语堂还在20世纪30年代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产生了连作者沈复本人也无法预料的深远影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