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让孩子成为健康快乐的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5 22:06:3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让孩子成为健康快乐的人

 

     家庭教育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无论是童年时代父辈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还是我们自己对下一代的抚养哺育,都能从中发现许多道理。

    《三字经》一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近;养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所以,对孩子一定要教要管。只宠不教是不行的,不教的话,性情就长不好;只教不管也不行,不管的话,就像小树得不到修理,会长得歪歪扭扭。就连小孩吃东西这样的小事,也不能大意,如果听其自然,孩子会偏食,对他没有好处。我们小时候,母亲给一盘东西,各种东西都有,她要求我们不准挑吃,必须全都吃完,我们兄妹就这样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然而,除了管,也还得有所不管,管得不适当,会约束孩子的想像力。比如说,现在学校的语文教育,考试要求统一的规定答案,差一点都不行,就扣分,什么都是一个模式,结果束缚甚至损害了孩子的创造性。我认为在家里就一定不能这样,家庭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想像的空间,如果孩子忽然觉得太阳是绿的,万不可责备孩子古怪,那是童趣的感觉,很宝贵的,家长要任由他想像,什么都离不开想像,科学也如此,不然就没有发明创造。

    美育在家教中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现在很多家庭都让孩子学钢琴等乐器是好事,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考级,搞得太功利了。学习器乐演奏本是为了感受音乐,是一种艺术熏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仅仅为了掌握一种技能,对孩子来说就变成了负担,不如教会他直接欣赏音乐,更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我还要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从小背诵古典诗词的重要性。不必让他完全弄懂每句诗词的意思,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背诵得多了,熟了,化了,就成为他的精神的一部分,一生受用不尽。在成长中懂得中国文化与传统的联系,这也是熏陶。

    另外,我们都懂得孩子需要鼓励,但对孩子的表扬不能过份。因为他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过分的表扬使他误以为自己已经很好,不需要再努力了,就容易滋生自满情绪。适度的家教应当让孩子觉得自己尚有所欠缺,但又不丧失自信。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对子女都负有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但不必望子一定成龙。我们首先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快东的人,我相信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才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