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散步》教学设计 |
作者:罗上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8 20:12:03 文章录入:罗上旭 责任编辑:蓝星 |
|
散 步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①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反复朗读文章,理解大意,在笔记本上做好词语解释,扫清文字障碍。②查找有关写作背景资料,以便对课文有更深入了解。 教师:准备播放的音乐。 教学设想: 文章可研讨的方面很多,比如语言、写景、情节等,但一节课时间很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这节课中重点讨论人物,即人物的形象。在讨论过程中立足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尊重学生讨论结果。朗读也是这节课的重头戏,所以在课文的理解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朗读。即在朗读中分析人物,在分析人物中有感情地朗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家庭当中的一员,在成长的道路我们都沐浴着家的温暖,是家的温馨使我们快乐的生活。当我们高兴时,家是撒欢的场所;当我们遭遇不幸时,家又是避风的港湾。那你们认为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重要吗?好,既然大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如此重要,那我们都要尽力维护好它。但光靠一个人的能力够吗?每个人在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个和睦友善家庭是怎样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上节课我已经布置大家作了详细的课前预习,扫清了文字障碍,查阅了有关写作背景的资料,也让大家朗读了课文,相信你们对文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一下文章。 问:刚才我们听了这个同学的朗读,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明确: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故事。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这人世间最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下面请同学再次听读课文,希望你们能用心感受这份温情。 三、课文讲解 1、“我”的形象 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分别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板书:善良孝顺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2、母亲的形象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讨论交流后明确: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板书:慈爱、亲切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和语句。 3、儿子妻子的形象 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评述: 妻子很贤惠,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备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板书:温柔、贤惠 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板书:聪明、乖巧 教师引导:从儿子身上有没有折射出家庭因素呢?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小结) 老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和行间都表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板书:亲情) 问:通过对四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讨论后明确并板书: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 4、主题探讨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弘扬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 (板书:小事情表现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5、美点寻踪。 四、本文总结 欣赏乐曲《家》,请同学们闭好眼睛,用心去感受,让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一幕幕在脑子中呈现,感受一下自己从家庭中得到过的无尽温暖,相信你对“亲情”二字会有更深的理解的。 思考:既然说在生活中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那请同学们告诉我们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 五、作业: 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的生日。 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都能问请楚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记在本子上,最好记在心里,每逢父母的生日,都能给他们送上你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六、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小事情表现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
![]() ![]() |